視頻標簽:辛棄疾詞兩首,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必修四第六課辛棄疾詞兩首《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海南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高中必修四第六課辛棄疾詞兩首《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海南省級優課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教案
教學目標:
1、體會詞人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之情和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意; 2、鑒賞學習詞人表達登臨之意的寫作技巧。 教學重難點:
體會詞人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之情和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意; 教學方法:
誦讀法、講授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完成導學案“預習案”部分 一、導入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賦”,因此在古詩詞中有一類詩詞比較特別,它就是登臨詩(詞),此類詩詞很多,例如: 陳子昂登過,有了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
杜甫登過,有了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從中可以看出,這類詩詞重在寫登臨之“意”,即重在表達登臨某處時的思想或者情感。陳子昂是這樣,杜甫是這樣,辛棄疾《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從題目入手也是一首表達登臨之意的詞,讓我們一起來讀讀。 二、學習目標展示
1、體會詞人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之情和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意; 2、鑒賞學習詞人表達登臨之意的寫作技巧。 三、跟讀錄音
讀準字音和節奏
這首詞的詞眼落在“登臨意” 三字之上,那么本詞的登臨之意的“意”是什么?作者又是如何表達她的登臨之“意”的呢?讓我們來共同探究。 四、品讀:合作探究一
縱觀全詞,如同一般登臨詩詞一樣,本詞要通過一系列的意象來表達詞人的登臨之意。
1、上片寫到了哪些物的意象,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寄寓了作者哪些登臨之意(情感)?
楚天 遼闊
秋水 悠長 江山美好
遠山 多姿 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意”
(情感)
落日 悲涼 朝廷衰敗的悲憤 斷鴻 孤寂 自身飄零的孤獨
2、上片中除了通過物的意象來表達登臨之意外,詞人還用了四個傳神的動詞來塑造詞人之“意”。
注:這兩個問題由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典型的動作是:看 、拍、會、登 形象特點是:苦悶悲憤
表達的情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苦悶,雄心壯志無處施展的急切悲憤 “吳鉤”本來是在戰場殺敵的,但現在卻閑置身旁,只作賞玩,無處用武,寄寓了有沙場立功的雄心壯志,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苦悶之情;
“欄桿拍遍”是胸中有說不出來的抑郁苦悶之氣,借打拍欄桿來發泄。寄寓雄心壯志無處施展的急切悲憤之情。
“無人會、登臨意”是“感嘆自己空有恢復中原的抱負,而南宋統治集團中卻沒有知音。“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3、下片用了哪些典故來表達詞人登臨之“意”?突出了形象什么特點?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歷史人物 歷史真相 作者之意 張翰 鱸魚西風,樂于歸隱 “休說”: 辛棄疾是借張
翰來自比,但反用其意。
既表明自己很難忘懷時事、棄官還鄉, 又寫了有家難歸的鄉思,并抒發了對金人、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圖恢復的激憤之情。
許汜 求田問舍,貪求私利 “羞見”:對朝廷中一味
貪圖享樂、一心謀求私利的小人的鄙棄。
桓溫 樹猶如此,感嘆流年 “可惜”:表達了空有一腔熱血,卻請纓無路、報
國無門的悲憤,對北伐無期、年華虛擲的悲哀。
4、師生共同總結:
所以本詞的“意”中,有 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有對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的憂慮, 有對私利小人的鄙棄,有對時光流逝、
年華虛度的感慨,有請纓無路、報國無門的悲憤, 有不被理解的孤獨寂寞„„
五、細讀:合作探究二
詞人是怎樣來表達自己的登臨之意的?(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 1、意象與意境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詞人通過對秋天里的青天、流水、遠山、落日、斷鴻意象的描寫來烘托登臨意。 2、通過傳神的動作描寫
通過看吳鉤、拍欄桿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登臨意。 3、運用典故
用張翰、劉備、恒溫歷史人物的典故來烘托自我形象闡發自己的登臨意。 總結
上片寫景,是作者登臨時即目所見,從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報國,而無用武之地的幽憤之意。
下片述懷言志,三個典故疊用,表達了豐富而復雜的情感內涵,體現了稼軒詞擅長用典的特色。
通過上述三種表達技巧,抒發了作者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雄心壯志和功業未成的苦悶心情,表現對南宋統治者茍且偷安的批判,表達深沉的愛國情懷等多重登臨之意 六、練習
根據本科所學鑒賞辛棄疾的另一首登臨詞《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 人言頭上發?傁虺钪邪。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七、興趣延伸:詩詞之間的轉寫
將本詞改寫為一首七言律詩: 巍巍楚天千里秋,水隨天際江水流。 遙目青山愁供恨,靜觀落日賞心樓。 劉郎才氣應見羞,吳鉤挎身無人瞅。 西風吹得鱸魚膾,一世英雄淚橫流。 八、板書:
借景抒情:楚天、江水、遠山、落日、斷鴻
傳神動詞:看、拍、會、登 張翰:樂于歸隱 登臨意 許汜:謀取私利 典故: 劉備:雄才大略 桓溫:感嘆流年
教學反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