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湖南省,中國當代樂器,發展之路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湖南省中學音樂高中音樂賽課教學競賽暨觀摩課(06)中國當代樂器發展之路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2017年湖南省中學音樂高中音樂賽課教學競賽暨觀摩課(06)中國當代樂器發展之路—薛蓮
《中國當代器樂發展之路》教學設計
執教教師:株洲市第一中學 薛蓮
教學年級: 高一、高二
教學內容:中國當代器樂音樂
教材分析:
了解當代器樂音樂,梳理器樂音樂的發展脈絡,了解它各個時期呈現的音樂特點,以及我國當代器樂音樂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今天日趨成熟和繁榮的景象的。
設計意圖:
本課旨在充分體現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新意識的課程新理念,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促進學生理解當代音樂文化。為了理清思路和順序,我引導學生以中國當代歷史的發展為主線,把中國當代劃分為四個時期,1949—1966年,1966—1976年,1976—1989年,1989年以后。這四個時期的器樂音樂作品非常多,民族樂器獨奏曲、民族管弦樂曲、西洋樂器獨奏曲、西洋管弦樂曲,這四個時期都有不同的器樂作品創作風格,我以倒敘的方式,介紹每個時期的器樂作品特點和時代背景,感受每個時期的器樂作品的美以及時代對音樂的影響,感受六十多年的器樂音樂的發展變化。
教學設計亮點:
以倒敘的方式,介紹每個時期的器樂作品特點和時代背景。大量的視頻資料,讓學生更真切的感受音樂的時代感。深入淺出地讓學生了解“音樂是時代的產物,音樂是時代的印記”。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聆聽我國當代器樂音樂作品,并初步知曉這些作品的時代背景。
2.梳理中國當代器樂音樂發展脈絡,初步領略中國當代器樂音樂的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欣賞1949—1966年器樂音樂作品
2.了解這個時期的音樂特點
3.分析1949—1966年產生這些音樂特點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1989年以后
1.欣賞視頻《自由》《水樂》《拉德斯基進行曲》
2.引導學生回答:三段視頻留給你們什么深刻的印象?(學生討論并回答)
3.師小結:不論從表演形式的多樣化、伴奏的多元化,還是題材的廣泛性來看,我國當今的器樂音樂的創作已經非常的豐富多彩,而且還走出了國門,享譽海內外!
二、1949年—1966年
1.定義:什么是中國當代音樂?1949年以后的音樂是中國當代音樂。
2.了解中國當代音樂發展的幾個時期:
1949—1966;1966—1976;1976——1989;1989——現在。
3.感受本時期經驗器樂作品。
“聽音樂猜曲名”活動:播放音樂,學生回答曲名;《梁祝》小提琴協奏曲;《賽馬》二胡獨奏;《百鳥朝鳳》嗩吶獨奏;《喜洋洋》民族管弦樂合奏;《春節序曲》管弦樂合奏;《瑤族舞曲》管弦樂合奏。
4.展示其他更多的本時期的作品。
5.總結本時期音樂的時代特點:
①題材都是節日、歡舞、春天這些歌頌性的題材,情緒是明朗、歡快的。
②旋律都具有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③對民族樂器進行改良。
6.分析產生原因:
①建國初期,人們都沉浸在喜悅之中。
②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漲。
7.了解這個時期的音樂家及代表作品。(播放視頻)
三、1966年—1976年
1.了解“樣板戲”,引用江青的話,引出西洋樂器為“樣板戲”伴奏。
2.欣賞鋼琴伴唱《紅燈記》——《都有一顆紅亮的心》
3.欣賞《黃河》——《保衛黃河》,郎朗演奏版。提問:作品名稱?演奏形式?
4.簡介《黃河》,并欣賞殷承宗演奏的《黃河》——《保衛黃河》
5.小結文革時期的器樂音樂特點。
四、1976年——1989年
1.1976年文革結束之后,創作出一首具有典型時代印記的作品《北京喜訊到邊寨》,并欣賞片段。
2.1978年改革開放之后,器樂作品的創作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的創作空間。
3.欣賞“新潮音樂”代表作品《Mong Dong》
五、課堂小結
1.展示中國當代器樂發展軌跡圖,學生為三個時期填寫關鍵詞:發展期、逆轉期、崛起期。
2.音樂是時代的產物,音樂是時代的印記,希望同學們今后欣賞作品時結合作品的時代背景去欣賞,會有不同的收獲!
教學反思: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幾點反思:
一、明確教學目的
作為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堅決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的美,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通過音樂教學以及對音樂作品的欣賞,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通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
二、采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節課學生要結合一定的歷史知識來欣賞作品、理解作品,深入淺出的讓學生把握學習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高中生更多的課堂活動就是思維的活動,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問題設置由淺入深,引導為主讓學生積極思考;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設備,向學生介紹一些名曲,并欣賞。
這節課主要是教給學生一個學習方法,欣賞音樂作品的方法,如何使教學內容能夠深入淺出地教授給學生,以及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今后還須做更進一步的研究與探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