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電勢差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物理人教版選修3-1第一章靜電場《1.5電勢差》江蘇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物理人教版選修3-1第一章靜電場《1.5 電勢差》江蘇省優課
訓練1:
如圖所示,A點的電勢為-2V, B點的電勢為3V, C點的電勢為6V, 則:
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
B、A兩點間的電勢差UBA?
A、C兩點間的電勢差UAC?
C、B兩點間的電勢差UCB?
計算結果:
=-2-3=-5V
=3-(-2)=5V
=-2-6=-8V
=6-3=3V
對計算結果的分析討論:
證明如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理解電勢差的概念,知道電勢差與零電勢點選擇無關。
(2) 掌握兩點間電勢差的表達公式,知道兩點之間電勢差的正負號與這兩點電勢高低之間的關系。
(3) 知道在電場中移動電荷時靜電力做功與兩點間電勢差的關系,能計算電場力做的功。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抽象思維的能力,綜合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原有知識的加工,對新舊知識的類比、概括,培養學生知識自我更新的能力。
2學情分析
這節課通過練習讓學生不斷地自主發現問題,思考與討論得出規律和結論,而且教學中采用類比的方法,電場力做功類比于力學中重力做功,電勢差類比于重力場中的高度差,從而增強知識的可感知性,使學生在已有知識中逐步理解,幫助學生準確理解電勢差的概念,理解電勢差與電場力做功的關系。在學習電勢差的定義式和表達式時,應該注意下標的使用規則和正負號表示的物理意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從一個更高的全面的基準點對已學知識進行綜合,加強學生自身知識的再更新能力。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電勢差的概念;
靜電力做功公式 的推導和該公式的具體應用。
教學難點:靜電力做功公式 中正負號的應用與正負號的物理意義。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復習舊知
1、電場力做功具有什么特點?
2、電場力做功和電勢能變化的關系如何描述?
3、電勢能和電勢的關系如何用表達式表示?
活動2【導入】播放視頻
播放網絡實拍視頻《高壓放電現象-驚人瞬間》
活動3【活動】電勢差概念
1.電勢差的定義:
電場中兩點間電勢的差值。
2.表達式:
3.單位:V(伏)
活動4【練習】訓練1
如圖所示,A點的電勢為-2V, B點的電勢為3V, C點的電勢為6V, 則:
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
B、A兩點間的電勢差UBA?
A、C兩點間的電勢差UAC?
C、B兩點間的電勢差UCB?
活動5【活動】電勢差概念的注意事項
(1)電勢差有正負之分,正負表示兩點電勢的高低;
(2)下標符號順序不能顛倒;
(3)應用代數相加法進行求和;
活動6【活動】推導電勢差與電場力做功的關系
已知電場中有A、B兩點,將一點電荷q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為WAB,你能根據所學知識找出A、B兩點之間的電勢差UAB與電場力做功WAB 的關系式嗎?
活動7【練習】訓練2
有一個帶電量q=−3.0×10−6 C的點電荷,從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時,克服電場力做功6.0×10−4J,從B點移到C點時,電場力做功9.0×10−4 J。試問:
電勢差UAB 、UBC和UAC各是多少?
A、 B、C三點中哪點的電勢最高?哪點的電勢最低?
活動8【講授】課堂小結
(1)采用直接代入符號運算的方法,會更加便捷,但要注意正負號的運用。
(2)電場中各點間的電勢差可依次用代數方法相加,但要注意下標的排序,如:
UAD=UAB+UBC+UCD
UAB=-UBA
(3)公式 或 適用于任何電場。
(4)公式中物理量符號的下標順序不能顛倒。
活動9【練習】訓練3
如圖所示,三條實線是某電場中的三個等勢面,q=-2×10-9C的電荷,
(1)從A點運動到C點,靜電力做的功是多少?電勢能是增加還是減少?變化了多少?
(2)從B點運動到C點,靜電力做的功是多少?
活動10【講授】計算電場力做功的方法
電勢差概念的引入,提供了一種更簡便的計算電場力做功的方法,不必考慮靜電力和電荷移動的路徑。
活動11【活動】電勢差與電勢零點的選取無關
電勢和高度一樣,都具有相對性,都與零參考點的選擇無關,請問電勢差與電勢零點的選擇有關嗎?
活動12【活動】課堂總結
我們主要學習電勢差這個概念,理解和掌握計算電勢差的兩種方法。而且,電勢差這個概念的引入,為計算電場力做功提供了一種更簡單的方法。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在運用公式進行計算時,要特別注意物理量的符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