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電動勢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物理人教版選修3-1第二章恒定電流 2電動勢-江蘇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物理人教版選修3-1第二章恒定電流 2電動勢-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新設計
《電動勢》教學設計
本課所用教材為人教版物理(選修3-1)
一、教材內容的地位與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在本章“第一節 導體中的電場和電流”中,已作了鋪墊:電源是搬運電荷提供持續電流的裝置;
2.本章“第七節 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將進一步深化電動勢概念;教材的安排充分體現新課程注重知識建構過程的精神,符合中學生認知規律;
3.電動勢是本章的重要概念,也是本節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正確理解這個概念,既可使學生認識電源的屬性,又為學生理解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通過前期高中物理的學習,學生已初步掌握物理研究的一般方法,具備正確理解電動勢概念的基礎,如:
1.學生已掌握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已懂得從能量角度,根據能量規律分析物理過程;
2.學生通過上一章《靜電場》的學習,已掌握電場力的性質,能根據牛頓運動規律和能量規律分析電荷在電場中的運動過程;
3.定義電動勢概念的比值法已在前面學習過程中多次涉及,學生雖然還不能靈活運用,但正確理解應該不會有太大難度。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源的作用;
(2)知道電動勢是描述電源能量轉化本領的物理量,理解電動勢的物理意義。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類比的方法使學生加深對電源及電動勢概念的理解;
(2)經歷電動勢概念的形成過程,體驗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
(3)培養學生實驗、觀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生動手實驗,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
(2)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與協作探究,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3)了解生活中常用的電池;感受現代科技進步給人類生活提供的便利。
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電源內部的能量轉化,對電動勢概念的理解
難點:電動勢概念的構建
分析:電動勢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理解難度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難以體會“做功本領大小”,容易將它和“做功多少”相混淆;
(2)學生還不能靈活應用比值法來描述事物的屬性特征;
四.教學設計思想
1.從實際生活入手,采取啟發式教學,啟發新知,層層深入,自然地將新知很好融入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
2.巧妙設計實驗,加強學生體驗,讓抽象概念的建構過程形象化;
3.采用類比法加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同時提煉比值法,讓學生在探究新知識、形成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中掌握技能和方法;
4.緊扣重、難點,激發學生探究熱情,將探究從課堂引向生活,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體驗方法、培養能力。
五.教學器材:
自制電路板,數字電表,手搖發電機,自制“吹氣舉重”實驗裝置,銅、鐵、鎂、鋅電極材料,水果兩種,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等。
六.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目的
引
入
階
段
播放視頻《生活科技大解密》,設問電從何而來?思考電源又是如何實現能的轉化的?
觀看視頻,聯系實際,體會電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激發學生興趣,引入課題。
實
驗
探
究
(一)
:
電源的作用
為了研究外電路相關特征,巧妙的運用自制電路板及數字電表,分析外電路沿電流方向電勢變化情況,為研究內電路作準備。
根據實驗要求進行操作,測量并用圖象法處理數據,通過實驗了解沿電流方向電勢變化情況。
通過實驗操作,增強感性認識,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和運用圖線法處理數據的能力。借助對圖象巧妙地處理,為運用類比法分析電源作用作準備。
為了研究內電路相關特點,先采用FLASH動畫引導學生分析內電路,從力的角度提出非靜電力的作用。并以干電池和手搖發電機為例交代不同的電源非靜電力不同。
學生觀察電源內部,思考正電荷移動的方向和所受靜電力方向的特點,理解非靜電力在電源中所起的功效。
利用FLASH動畫模擬,清晰地呈現,在電源的內部,正電荷所受的靜電力阻礙它向正極移動這一事實,從而闡明非靜電力在電源內部所起的作用。
巧妙地運用學生在第一個實驗中得到的圖像,通過類比的方法,從能量轉換的角度引導學生分析,進而歸納出電源作用。
從能量的角度分析升降機的作用,運用類比法進一步討論,歸納,總結電源在電路當中的作用。
恰當地運用升降機來類比電源,幫助學生理解電源的作用。
實
驗
探
究
(二)
:
如何描述電 源做功的本領?
列舉兩個不同的電源,通過直觀思維,讓學生比較非靜電力做功本領的大小。學生在感性和理性認識發生沖突時,巧妙地應用“吹氣舉重”實驗裝置,引導學生理解如何比較做功本領大小,自然而然地引入比值定義的方法來定義電源做功本領大小,順利引入電動勢,并對其物理意義充分理解。
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挑選班里的“大力士”和女生各一名參與實驗,猜想實驗結果,通過觀察、討論和思維的碰撞,從而確定判斷兩位同學做功本領大小的方法。為順利地引入如何確定電源內部非靜電力做功的本領大小奠定基礎。并嘗試用比值法定義電動勢,進一步分析電動勢的物理意義,表達式,單位等。
本節課,電源電動勢概念的構建是重點也是難點。體現做功本領的大小本身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概念,學生難以理解其,而且會和做功多少混淆起來,所以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巧妙的利用“吹氣做功”的實驗,恰當地運用類比法,引導學生理解非靜電力做功本領。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而且讓學生更深層次地認識到比值定義法定義物理量的意義,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知識遷移能力。
實
驗
探
究
(三)
:
電動勢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引導學生觀察幾種不同類型的電池,在觀察的基礎上猜想可能影響電動勢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運用水果電池對提出的猜想進行驗證,從而去偽存真。了解影響電動勢的因素,加深認識電動勢是反映電源特性這一本質特征。
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猜想,并通過動手實驗,去認識事物的本質。
用水果電池進行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既讓學生有了動手機會,又讓學生有了感性認識,深化對電動勢的理解。
觀察、思考電源的參數
引導學生在單獨和接入電路兩種不同情況下測電源兩端電壓有何異同,從而分析出電源中存在內阻,另外通過觀察手機電池,引導學生思考表征電源的其它參數。
通過學生實驗測量兩種不同情況下電源兩端電壓,從而認識電源內部電阻的存在,{}認識表征電源的其它參數。
認識表征電源的其它參數
小結,設疑
課堂小結,預留思考問題
課后思考
讓學生感受到物理來源與生活,又可以指導生活。
七.板書設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