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力的分解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物理人教課標版必修1-3.5力的分解-廣東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物理人教課標版必修1-5力的分解-廣東省優課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 相互作用
§3.5力的分解
一、教材分析與課標要求
“力的分解”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前幾節力的基礎知識及“力的合成”之后而編排的。由于力的分解是處理力的運算的一種手段和方法。它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及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對以后學習動力學知識頗為重要,并且它對矢量運算普遍遵從的規律“平行四邊形定則”作了更加深入的應用,所以說本節內容具有基礎性、預備性和重要性。
課標要求:通過實驗,理解力的分解,用力的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二、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本章第四節知識的學習,已掌握了合力與分力的等效替代的方法,并通過力的圖示法認識了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基本掌握力的合成方法,為本節課的探究學習奠定基礎。本節重點是如何分解力,難點是如何判斷力的作用效果的方向。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力的分解同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可以有無數組解。
2、知道力按作用效果分解,并能根據具體情況運用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根據幾何關系求解分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在過程中理解力的分解,會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通過具體的實例,了解力的分解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培養學生尊重事實、獨立思考的科學研究態度與通過現象看本質的習慣。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力的分解方法和求解分力大小。
教學難點: 如何去分析力的作用效果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
五、教學方法
針對本節課的特點與教學的重點難點,采用實驗體驗、問題討論解決式教學法。其指導思想是讓“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在教學中得以體現,從理論深入到實際。
六、教學用具
電子臺秤,重物,小車,橡皮筋,彈簧秤,鉛筆,細線,鉤碼,多媒體課件等。
七、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個力的作用效果跟2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那么這1個力叫做那2個力的合力,那2個力叫做這1個力的分力。(1個力跟多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時„„)
【設問】:求幾個力的合理的過程,叫做?【學生回答】:力的合成。 【設問】:那力的合成遵循什么定則?【學生回答】:平行四邊形定則。 (二)新課教學
⑵新課引入,創設情景:
斧頭為什么可以輕易地劈開木頭?在捆綁于樹與車之間的繩子中央用力,為什么可以輕松地將陷入泥坑的汽車拉出泥坑?下面我們來觀察一個現象:(斷鐵絲)
要想解釋這三個現象,我們需要認真學好本節課內容——力的分解。 【引導學生】已知物體的合力求分力的過程,我們把它叫做力的分解。 【引導學生】那么,力的分解應該遵循什么定則? 【學生思考并回答】:應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過渡】將一個力進行分解,不加限制條件,一個對角線 可以做出無數組平行四邊形,即一個力可分解為無數組不同的分力,如右圖。
【引導】在物理學中,由于研究問題的需要,我們常常關注一個力會產生怎樣的作用效果,所以,力的分解常常按照力的作用效果來進行分解。 (3)實例分析:
類型1:手拉拖箱、馬拉雪橇等現象中拉力產生了哪些作用效果呢?
【演示實驗】鉤碼拉小車 → 物理模型 → 練習 → 應用提升(例題)
演示實驗:【引導學生】直接放在臺秤上,讀數為?
【引導學生】用鉤碼拉小車時,小車怎么運動? 【引導學生】用鉤碼拉小車,同時另一邊用彈簧秤拉它,此時臺秤讀數為?
物理模型: 效果1:使物體沿水平方向前進 cos1FF 效果2:使物體在豎直方向被提起的效果 sin2FF
練習: 效果1:使物體沿水平方向前進 cos1FF
效果2:使物體在豎直方向緊壓水平面的效果 sin2FF
【引導學生】力的分解的一般步驟:
1.確定力的作用效果;2.確定分力的方向; 3.作出平行四邊形;4.求出分力的大小。
應用提升(例題): 效果1:使物體沿斜面下滑 sin1GF 效果2:使物體緊壓斜面cos2GF
類型2:三角架懸掛重物時,物體的重力產生了哪些作用效果呢? 【提出問題】 → 【學生體驗】 → 【分析模型】
【提出問題】三腳架上懸掛重物,此時重物的重力產生了哪些作用效果呢? 【學生討論】(說出討論看法)
【引導學生】大家的討論情況比較豐富,那我們來親身感受一下這個重力的作用效果吧
鉤碼掛上去后,手指和掌心分別有什么感受?
【學生思考并回答】:手指感受到拉力,掌心感受到壓力。
【引導學生】那么我們將這個現象簡化為物理模型,可通過重力的作用效果來求分力的大小。
效果1:使物體沿輕桿方向緊壓輕桿 tan/1GF
效果2:使物體沿著輕繩方向拉伸輕繩 sin/2GF
(4)【探究】:合力一定,兩分力(等大)隨它們之間的夾角變化而如何變化?
【提出問題】 → 【學生體驗】 → 【分析模型】 →【得出結論】
【引導學生】橡皮筋懸掛重物時,隨著兩條等長等高橡皮筋夾角的逐漸增大時,橡 皮筋會越來越伸長。
【得出結論】合力一定時,兩等大的分力隨它們之間的夾角增大而增大。
【引導學生】剛才課堂引入時的斧頭可以輕易地劈開木頭;在捆綁于樹與車之間的 繩子中央用力可以輕松地將陷入泥坑的汽車拉出泥坑;手摁斷鐵絲等現象,利用這個結 論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釋啦。 (5)小結
1、理解什么是力的分解
2、為什么要分解:由于研究問題的需要。
3、怎樣進行分解:通常按照力的作用效果進行力的分解 4、分解規則: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5、實際生活的應用
(6)布置作業:課本P66 第2題、第3題 (7)板書設計:
§3.5 力的分解
①定義:已知一個力求它的分力的過程。 ②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③根據力的作用效果進行力的分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