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隔離與物種的形成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遺傳與進化《隔離與物種的形成》遼寧省 - 葫蘆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遺傳與進化《隔離與物種的形成》遼寧省 - 葫蘆島
必修二第七章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隔離與物種的形成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理解物種的概念;
2、理解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 3、分析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 4、總結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
能力目標:以地雀新物種的形成為例分析新物種形成的大致過程并寫出流程分析圖。 情感態度目標:認識物種多樣性的由來,關注物種多樣性銳減的現狀。 二、教學重點
1. 理解物種的概念;
2. 分析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
三、教學難點
分析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展示人類從猿開始進化到現代人的圖片, 師提問:生物進化的基本環節?
生回答:突變和基因重組(可遺傳變異)自然選擇 師提問:生物進化的實質? 生回答: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師:如果生物就這樣一直進化下去,地球上的物種會增加嗎?
事實上,在生物進化的長河中,是不斷地有新的物種出現的。當然也會有一些物種因為不適應環境而遭到滅絕,但是物種的數量整體上還是表現出逐漸增多的趨勢。那么是什么讓這棵進化大樹變得枝繁葉茂呢?!
引發學生對隔離這個形成新物種的重要環節的學習興趣。 2、新授課:
(1)明確物種的概念并舉例子
把能夠在自然狀態下相互交配并且產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稱為一個物種 (2)那么不同物種之間是什么情況呢?
自然狀態下: 不能交配;
交配但不能產生后代; 交配后產生的后代是不育的
以上幾種情況屬于什么現象? 生殖隔離 強調生殖隔離對新物種形成的重要性。 (3)除了生殖隔離還有那些隔離類型?
除了生殖隔離,還有地理隔離。
(4)隔離在物種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觀看動畫視頻:達爾文地雀新物種的形成,討論分析物種形成的大致過程,找同學寫出流程圖。并總結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節。 過程:大種群經地理隔離形成多個小種群,各自經歷變異和自然選擇,進行進化,由于彼此間沒有基因交流,自然選擇的方向又不同,基因頻率改變不同,基因庫的差別越來越大,大到彼此出現了生殖隔離,就成了多個不同的物種。即長期的地理隔離導致生殖隔離。
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 突變和基因重組 自然選擇 隔離 (5)、那么大家再想一想,新物種的產生一定需要經歷地理隔離嗎? 不一定 舉個例子:
無籽西瓜的培育
其中的四倍體西瓜已經和二倍體西瓜形成了生殖隔離,成為了新物種,但是并未經過地理隔離。注意:三倍體西瓜不是新物種,因為它不可育。 五、小結:
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 突變和基因重組 自然選擇
隔離(生殖隔離) 六、課堂練習:
1、馬達加斯加島與非洲大陸只相隔狹窄的海面,但兩地生物種類卻有許多不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他們的祖先不同 B.自然選擇的方向不同 C.變異的方向不同 D.島上的生物未進化
2、某小島上的部分昆蟲原種,通過變異、自然選擇和隔離三個基本環節,演化成昆蟲新種。 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昆蟲原種發生進化的過程中,自然選擇是定向的,而變異是不定向的 B.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該島上昆蟲進化過程中基因頻率一定發生變化 C.隔離是昆蟲新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昆蟲原種和昆蟲新種之間存在生殖隔離 D.自然選擇通過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狀的基因從而保留有利性狀
3、“虎獅獸”是由雄虎和母獅雜交產生的后代。下列對此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虎獅獸屬于動物中的一個新物種
B.虎獅獸再與虎或獅雜交,均能生出雜種后代
C.雄虎與母獅能雜交且能產生后代,所以不屬于生殖隔離 D.虎獅獸無繁殖能力,因為其細胞核中無同源染色體
4、下圖中的A、B、C表示三個自然條件有差異的地區,地區間的黑線表示存在一定的地
理隔離。A地區某些個體由于某種機會開始分布到B、C地區,并逐漸形成兩個新物種,③中的甲、乙、丙分別表示三個種群。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上述過程說明進化總是由突變引起的,地理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
B.甲、乙兩個種群在進化過程中基因頻率總是變化的,其基因庫存在較大的差異,不能進行基因交流
C.乙、丙兩個種群存在地理隔離,但兩種群的基因頻率相同
D.甲、丙種群存在生殖隔離,兩個種群基因庫組成完全不同,進化改變的是個體而不是群體的
必修二第七章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隔離與物種的形成練習題
1、馬達加斯加島與非洲大陸只相隔狹窄的海面,但兩地生物種類卻有許多不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他們的祖先不同
B.自然選擇的方向不同
C.變異的方向不同
D.島上的生物未進化
2、某小島上的部分昆蟲原種,通過變異、自然選擇和隔離三個基本環節,演化成昆蟲新種。
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昆蟲原種發生進化的過程中,自然選擇是定向的,而變異是不定向的
B.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該島上昆蟲進化過程中基因頻率一定發生變化
C.隔離是昆蟲新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昆蟲原種和昆蟲新種之間存在生殖隔離
D.自然選擇通過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狀的基因從而保留有利性狀
3、“虎獅獸”是由雄虎和母獅雜交產生的后代。下列對此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虎獅獸屬于動物中的一個新物種
B.虎獅獸再與虎或獅雜交,均能生出雜種后代
C.雄虎與母獅能雜交且能產生后代,所以不屬于生殖隔離
D.虎獅獸無繁殖能力,因為其細胞核中無同源染色體
4、下圖中的A、B、C表示三個自然條件有差異的地區,地區間的黑線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離。A地區某些個體由于某種機會開始分布到B、C地區,并逐漸形成兩個新物種,③中的甲、乙、丙分別表示三個種群。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上述過程說明進化總是由突變引起的,地理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
B.甲、乙兩個種群在進化過程中基因頻率總是變化的,其基因庫存在較大的差異,不能進行基因交流
C.乙、丙兩個種群存在地理隔離,但兩種群的基因頻率相同
D.甲、丙種群存在生殖隔離,兩個種群基因庫組成完全不同,進化改變的是個體而不是群體的
5、下列關于隔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新物種的形成往往要有隔離存在
B.地理隔離是指由于地理障礙,使不同區域種群彼此無法交配
C.生殖隔離專指種群間的個體不能自由
D.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而達到生殖隔離是常見的物種形成方式
6、下圖表示某種小鼠的進化過程,X、Y、Z表示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小鼠原種與小鼠新種可組成一個種群
B.X表示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為進化提供原材料
C.Y使該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決定了進化的方向
D.Z表示地理隔離,能阻斷種群間基因的交流,導致新物種產生
7、下述關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B.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C.物種形成包括突變、選擇、隔離三個環節
D.種群中每個個體含有種群基因庫的全部基因
8、某小島上生活著兩種棕櫚科植物,研究認為:200萬年前,它們的共同祖先遷移到該島時,一部分生活在pH較高的石灰巖上,開花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較低的火山灰上,開花較晚。由于花期不同,經過長期演變,最終形成兩個不同的物種。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分析,正確的是( )
A.土壤酸堿度的選擇作用誘發個體產生不同的變異
B.兩個種群的基因庫形成明顯差異,最終形成了生殖隔離
C.基因突變產生新的等位基因,導致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
D.若將這兩種植物種植在相同環境中,它們能雜交產生可育后代
9、達爾文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島的不同島嶼上發現分別生活著15種陸龜類,它們的形態各異,食性和棲息場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經過研發發現它們都保留著南美洲西海岸大陸龜類的痕跡,是由大陸龜進化而來的。請用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分析說明大陸龜的進化過程及原因:
(1)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 ),在大陸龜的后代中具有多種可遺傳的變異,為大陸龜進化提供了( )。
(2)剛開始進化時不同島嶼之間的龜類因為有 ( ) 隔離而不能進行基因交流。
(3)不同島嶼上的地理環境條件不同,使得不同島嶼上的龜的形態結構向不同方向發生改變,當這種改變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 ) ,導致眾多新物種的形成。
(4)若某龜的種群中基因型AA、Aa、aa的個體分別占30%、60%、10%,那么這個種群中基因A的頻率是( )。若該種群中aa個體不適應新環境遭到淘汰,其他基因型個體連續隨機交配一代,沒有自然選擇,則該種群性狀分離比是( )、其后代中雜合子占的比例為( ) ,該種群是否進化(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