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減數分裂模型的構建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生物學科優質錄像課評比《減數分裂模型的構建》教學設計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生物學科優質錄像課評比《減數分裂模型的構建》教學設計
《減數分裂模型的構建》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分為兩小節:《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在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染色體行為和數目的變化,其中精子的形成過程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它是學生構建減數分裂模型的核心內容。由于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微觀、動態、連續的變化,給準確認知帶來困難,因此成為教學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有了有絲分裂的基礎,所以可以進行適當講解,先讓學生構建模型,然后針對模型中的缺陷進行改進、完善。學生通過模型制作對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交叉互換、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等難點有更直觀的印象。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1)通過活動進一步理解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和數目的規律性變化,能識別并繪制模式圖。
(2)通過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遺傳規律、染色體變異的橫向聯系,更好地掌握減數分裂的核心概念。
2、能力方面:
(1)通過模型建構活動,理解模型方法的重要作用,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應用這一重要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
(2)提高學生的比較、分析、歸納能力。
四、重難點分析
1、學生能正確理解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和數目的規律性變化,讓學生在建構物理模型和數學模型的過程中逐漸建構起減數分裂的概念模型。
2、應用模型解釋減數分裂中一些難點問題,如減數分裂與遺傳規律的聯系、減數分裂異常引起的遺傳效應等。
3、如何控制課堂氣氛,使之活躍又不失控。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精子的形成過程
1、教師播放精子的形成過程的動畫視頻。
2、學生回憶減數分裂、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的概念。
3、教師引導學生區分有絲分裂前期、中期、后期與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的特點。
(二)建立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
1、活動準備:
取撲克牌中的紅桃A、黑桃A、紅桃K、黑桃K,共4張牌,縱向豎直對半剪開,得到8張對半分開的撲克牌,每一張牌代表一條染色單體,強磁片代表著絲粒。
2、活動任務:
請在打印紙中模擬精原細胞的染色體組成。
3、活動記錄:
精原細胞的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細胞中的DNA分子數、同源染色體對數。
(三)模擬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過程
1、活動準備:
上面活動中8張對半分開的撲克牌、4個強磁片代表4個著絲粒。
2、活動任務:
擺放撲克牌位置模擬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的聯會和四分體、擺放撲克牌位置模擬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擺放撲克牌位置模擬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并在黑板上展示。
3、活動記錄:
各個時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細胞中的DNA分子數、同源染色體對數。
(四)模擬減數第二次分裂的過程
1、活動準備:
上面活動中8張對半分開的撲克牌、4個強磁片代表4個著絲粒。
2、活動任務:
選取一種組合方式的兩個次級精母細胞,擺放撲克牌模擬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并在黑板上展示。
3、活動記錄:
各個時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細胞中的DNA分子數、同源染色體對數。
(五)模擬模擬基因定位在染色上,體驗基因自由組合
1、活動準備:
上面活動中8張對半分開的撲克牌、4個強磁片代表4個著絲粒。
2、活動任務:
在上述減數分裂過程中,如將撲克牌中的字母表示基因,即紅桃A、黑桃A代表一對等位基因,紅桃K、黑桃K代表位于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模擬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并在黑板上展示。
3、思考與討論:
YyRr的一個精原細胞能產生幾種精細胞?YyRr的一個雄性個體能產生幾種精細胞?
(六)自制模型模擬四分體交叉互換
1、活動準備:
上面活動中8張對半分開的撲克牌、4個強磁片代表4個著絲粒、標簽紙、記號筆。
2、活動任務
用標簽紙寫上Y、y、R 、r粘在撲克牌上,模擬四分體時期的交叉互換,并在黑板上展示。
3、思考與討論:
YyRr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如果發生交叉互換,能產生幾種精細胞?
六、課后作業
自制模型模擬兩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思考: 如果Yy、R r 兩對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則YyRr的一個雄性個體(不考慮基因突變和交叉互換),能產生幾種精細胞?
七、板書設計
減數分裂
1、減數分裂的概念
2. 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
A. 同源染色體:指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態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
B.聯會:是指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
D. 四分體:每對同源染色體中含有4條姐妹染色單體。四分體中的同源染色體中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纏繞,并交換部分片段。
3、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特點
4、構建減數分裂模型
八、教學反思
1、改變教材上用橡皮泥在黑板上固定和移動不方便的缺點。
2、用紅桃A、黑桃A、紅桃K、黑桃K可以做到模擬同源染色體大小一致、紅色和黑色可以模擬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效果,而橡皮泥如果沒有磨具,大小偏差較大。
3、利用撲克牌的還能模擬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過程之外,還能模擬基因定位在染色上,體
驗基因自由組合、四分體交叉互換等活動也得到充分的利用。
4、磁鐵除了表示著絲粒,還可以在黑板上移動外,將學生一直困惑的由于自由組合而形成不
同類型的配子清楚的展現。
5、通過縱向豎直對半剪開撲克牌可以體現姐妹染色單體,還可以將后期的V字形染色體形
態表現出來。
6、材料成本低,制作工藝簡單。材料可以使用廢棄的撲克牌,可以讓學生廢物利用,體現了綠色環保理念。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