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福建省高中生物優質課比賽《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第1課時)福高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福建省高中生物優質課比賽《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第1課時)(福高 趙豐)
《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第1課時)教學設計
一.教學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本節課可安排2個課時,第1課時講授內環境動態變化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第2課時講授穩態失調和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意義。之前學生已系統學習了“細胞生活的環境”,了解內環境的概念、組成成分、理化性質和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教材通過化驗單分析、體溫調查及生物材料pH變化的實驗探討內環境的動態變化特點,內環境中各物質的來源去路以及具體事例分析內環境穩態的機制。正確理解穩態的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可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說明內環境穩態的概念。
2.簡述穩態的調節機制。
過程與方法
1.運用資料、調查和實驗,探討內環境的動態變化特點。
2.嘗試解釋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
3.運用生活實例,說明穩態的生理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參加調查和實驗,形成科學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認同內環境穩態的基本觀點。
3.關注維持內環境穩態與健康的關系。關注自身健康,關愛他人。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內環境穩態及其生理意義。
四.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完成體溫調查、實驗材料與器具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義 |
復習舊知識 |
設置問題: 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有哪些?內環境中有哪些主要成分?其主要理化性質有哪些? |
學生回答問題,學會構建內環境相關概念模型。 | 回顧舊知識,引導構建相關概念模型。 |
新課教學 1.內環境動態變化 |
活動1.展示血液生化六項檢查的化驗單,設置如下問題: (1)對于化驗單,我們關注點是什么? (2)怎么判斷正常與否? (3)各種成分的參考范圍都有一個變化范圍,這說明什么? (4)同一個體在同一天不同時刻測定結果一樣嗎? |
學生閱讀教材或多媒體課件中的化驗單,思考并回答問題。 |
一方面通過培養學生閱讀、獲取、分析、綜合、歸納、應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能力,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關注自身健康,珍愛生命。 |
活動2:調查日體溫變化規律 根據體溫調查設計表格,要求學生完成如下任務: (1)在坐標紙上繪出時間與溫度變化圖。 (2)從圖中,我們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 (3)收集班級同學體溫調查的數據,我們還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根據學生匯報中存在的問題做點評和分析,并點撥和指導學生開展課后研究。 提問 結合日常生活說出pH和滲透壓動態變化的實例。 總結:以上2個活動說明了什么問題? |
學生代表展示并匯報體溫調查的結果。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探討,得出結論并進行相關評價。 回答: 內環境動態變化 |
引導學生學會參與調查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溝通合作和質疑批判的能力。 根據調查結果構建數學模型,發展學生理性思維。 發展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 發展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
|
2.對內環境調節機制的認識 |
那么生物體如何維持內環境在一定范圍內動態變化呢?接下來同學們來完成一個實驗。 活動3:生物材料pH變化實驗。 1.結合多媒體媒體課件解讀實驗原理、目的、材料和用具,重點解釋緩沖劑。 2.設置如下問題指導學生實驗和分析實驗結果。 (1)就加入HCl和NaOH后pH的變化來說,生物材料是更像自來水還是緩沖液? (2)實驗結果說明什么? (3)結合血漿的化學組成,試分析哪些成分具有緩沖作用? (4)嘗試使用圖解闡述血漿如何維持pH的穩定? 教師講述攝入堿性物質后如何調節pH 基于上述圖設問: 1.哪些器官、系統參與協調活動? 2.機體哪些系統參與維持穩定? |
學生完成相關實驗,收集整理數據并在坐標紙上繪圖。 學生根據實驗結果思考、分析并回答問題。 學生借鑒教師的方法構建攝入酸性食物后pH的調節。 學生回答 |
培養學生跨學科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能力,養成學生良好實驗習慣。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發展學生理性思維(如類比、推理和演繹等方面思維)。 引導學生學會構建物理模型。 |
課堂總結 |
提問 什么是內環境穩態? |
學生基于上述基本事實歸納總結出內環境穩態的概念。 | 培養學生獲取并理解概念的的能力 |
布置作業 |
1.思考內環境穩態是否會被破壞?若能,請舉例說明。破壞后對機體又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2.完成實驗報告。 3.完成課后1-3和拓展題。 |
完成相關作業,鞏固學習內容。 | 為下節課學習打基礎做鋪墊。 |
板書設計 |
正板書 第2節 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 一.內環境的動態變化 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 副板書 緩沖劑原理的解釋 血漿如何維持pH的穩定物理模型圖。 |
6:00 | 9:00 | 12:00 | 15:00 | 18:00 | 21:00 | 睡前 | 平均溫度 | ||
當日氣溫 | |||||||||
母親 | |||||||||
父親 | |||||||||
安靜 | 自己 | ||||||||
運動后 |
加入0.1mol/L HCl | 加入0.1mol/L NaOH | |||||||||||
加入不同數量液滴后的pH值 | 加入不同數量液滴后的pH值 | |||||||||||
0 | 5 | 10 | 15 | 20 | 25 | 0 | 5 | 10 | 15 | 20 | 25 | |
自來水 |
||||||||||||
緩沖液 |
||||||||||||
生物材料 |
||||||||||||
生物材料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