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共筑生命家園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園》山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晉城十一中有效課堂自主學習導學設計
年 月 日
年級 九
學科
道德與法治 教師
導學課題
共筑生命家園
課型
講授課
導學目標
知識目標
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知道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怎樣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什么堅持綠色發展道路,怎樣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
能力目標
通過分析案例理解建設生態文明和走綠色發展道路的必要性,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及可持續發展意識,將綠色、低碳理念滲透到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自覺行動。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共筑生命家園 教學難點:堅持綠色發展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導學流程
二度設計
一、回顧舊知識,導入新課。
1. 我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哪些嚴峻挑戰? ——人口、資源、環境問題。
2. 面對人口問題,我們怎么解決呢?
——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積極調整人口政策。 3.面對資源環境問題,我們又應該怎樣做呢?
——堅持綠色發展道路,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具體學習我們怎樣堅持綠色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從而共筑生命家園。 二、出示學習目標,齊讀。 三、整體把握本節框架內容。(兩框,按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的步驟開展學習。) 四、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 自主學習。
(1)交流兩個問題: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怎樣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交流探討課本82頁案例。
2. 課堂展示。
(1) 教師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兩個問題,在書上勾畫,做筆記。 (2) 分享82頁案例。教師根據學生分享總結:面對嚴重的霧霾和空氣污染我們應: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能源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國家相關部門要將重污染天氣的“區域性應急聯動提上日程”,并采取具體措施控制空氣污染。 五、堅持綠色發展。
1.自主學習。
(1)交流兩個問題:為什么要堅持綠色發展道路?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
(2)交流探討課本84頁、85頁案例。 2.課堂展示。
(1)教師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兩個問題,找出每點的關鍵詞,在書上勾畫,做筆記。
(2)交流84頁探究與分享,完成討論題:
①余村走過兩條不同的致富道路。比較一下,這兩條道路有什么不同?
——一條路是為了發展經濟,毀山毀林,犧牲環境,破壞資源,結果嘗到了苦頭;另一條路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環境保護,走綠色發展道路,結果生活越來越好。
②余村是如何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建設生態文明理念的?
——材料中找出歸納即可。 (3)分享85頁“探究與分享”:你怎么看待這件事,談談理由。
3.師:伴隨著綠色發展理念的逐步滲透,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許多和節能環保有關的新名詞,如:海綿城市、碳交易、太陽能能光伏發電、湖長制、城市森林等,下面就請同學們分享自己搜集的新名詞。
學生分享,教師出示圖片,補充講解。 4.你說我說:綠色發展理念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作為一名消費者,你打算如何行動去踐行低碳理念?
5.針對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第四點(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播放微課,介紹目前我國已經形成的以憲法為基礎,以環境保護法為主體的環保法律體系。 六、拓展延伸:
1.觀看視頻《美麗中國說》,了解我國在建設美麗中國進程中的舉措。
2.齊讀最后一自然段,堅定2035年我們國家一定能實現建設美麗中國目標的信心。 四、小結和檢測。
1.借助板書對本節知識點進行梳理,強調重點,突破難點。
(師生共同回顧,多媒體呈現。)
3. 課堂檢測。
作業布
置
書面作業 導學相關練習題
實踐活動 起草一份環保倡議書,傳播你的環保理念。 預習內容 下一節——中華一家親,完成“自主學習”內容
板書設計
共筑生命家園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
教學反思
針對難點“堅持綠色發展道路”,主要障礙是課本涉及十八大十九大以來國家方針政策理念,一些新名詞、新理念學生不知道,不了解,給學習帶來難度。
解決策略:1.提前布置學生課下搜集設計綠色、低碳、環保的資料,了解一些新名詞的含義。如:新能源、碳交易、海綿城市、湖長制、城市森林等。課堂上讓學生展示,既節省老師解釋時間,又鍛煉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課堂上選取典型案例讓學生分析思考,教師引導,對難點知識加深理解,也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視頻播放《美麗中國說》,讓學生直觀感受黨和國家在建設美麗中國的進程中所做的努力,提升情感價值觀。
4.你說我說。讓學生暢所欲言,說說自己準備怎樣低碳環保小衛士,懂得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踐行環保理念,達到了知行合一的目的。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