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馬說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23課《馬說》安徽省 - 阜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馬說》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來表述自己觀點的寫法。 3.引導學生遇事保持良好的心態,尋求自我被賞識的途徑。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來表述自己觀點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最近有張照片在網上很火,請同學們欣賞一下。照片上的女孩前幾日參加北京電影學院考試,在表演復試中落榜,一時情緒失控,在現場大喊大叫,被網友稱作“咆哮姐”。同學們,你知道她咆哮什么?(學生七嘴八舌說)她喊的是“為什么啊”,言外之意就是我的表演已經很好了,為什么就沒人賞識我呢?那么你們也有這樣不被人賞識的時候嗎?(學生談自己不被賞識的經歷)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古文,看它是否說出了你的心聲。(板書課題——馬說)
二、三讀文本
學習任務:一、讀準字音;二、讀熟文本;三、讀通文意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三、整體感知
1.千里馬的特征?(可原話,可自己說) 明確:日行千里 一食或盡粟一石 2.千里馬的遭遇?
(用文中的話來回答,指導朗讀,突出“也”字的不同語氣)
明確:“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這里的“也”有惋惜意味。“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這里的“也”有不平的語氣。“策之……食之……鳴之……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這里的“也”有憤慨的語氣。
3.你最痛恨誰?痛恨他什么?
(學生用自己的話回答,疏通文意。然后指導朗讀第三段,讀出憎恨、鄙視的語氣)
第一遍讀: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第二遍讀:(你)策之不以其道,(你)食之不能盡其材,(我)鳴之而(你)不能通其意,(你)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第二遍讀時注意添加字和最后的感嘆號所起的作用。)
過渡:隔著遙遠的時空,我分明聽到了一聲嘆息。可這嘆息和不平真的僅僅是為了千里馬嗎?
四、寫法探究
1.《馬說》說誰呢?屏顯資料:韓愈資料(一):
韓愈資料(二): ①25歲中進士。
②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③有大量詩文作品:《馬說》《師說》《進學解》《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④是一代語言巨匠,其語句形成成語的有:一視同仁、異曲同工、垂頭喪氣、袖手旁觀、弱肉強食、落井下石、牢不可破、雜亂無章、名存實亡、再接再厲…… ⑤留下大量名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明確:看了資料二,同學們你們覺得韓愈是千里馬嗎?(是)那為什么會有和千里馬相似的遭遇呢?因為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得力之人的推薦。馬說說誰呢?其實說的就是韓愈自己。讀到這里,我們可以達到的一個共識是這篇文章名義上是在寫馬,其實是寫人。
馬中的精品是千里馬(板書:馬──千里馬) 人中的精英是人才 (板書:人──人才)
作者在其中寄寓了很豐富的情感和意圖。(板書:托物寓意)
所以,韓愈借馬的遭遇發的不平之音也就激起了古今許多有才之士的共鳴,同學們不是也從此文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嗎?
2.韓愈,我想對你說……
那么,既然都是同病相憐的人啊,彼此溫暖一下吧。韓愈寫出了大家的心聲,
大家也拿起筆給懷才不遇的韓愈寫幾句安慰的話。(下發紙條,學生寫安慰的話,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五、一鳴驚人
如果你是千里馬,你想怎樣獲得他人的賞識? 學生討論交流后,出示太極圖。
教師分析:我找伯樂,是主動;伯樂找我是被動。兩種方案皆可,但是無論如何選擇,要記住的是主動里會有等待,被動里其實暗藏著蠢蠢欲動的心。而兩者都有成功的案例。
六、布置作業
必做題: 仿“陳歐體”,為自己寫一段代言詞。
選做題:推薦閱讀,如果你想知道韓愈最后怎樣當上了朝廷的命官,請讀《康震評說唐宋八大家——韓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