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杵歌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勞動的歌演唱《杵歌》-浙江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第五單元勞動的歌演唱杵歌-浙江省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學唱歌曲,對勞動號子這一體裁的作品產生興趣,能精神飽滿的表現勞動號子的歌曲,并愿意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
二、通過聆聽、實踐、演唱、合作等音樂實踐活動,學會歌曲,體驗勞動號子的特點。
三、能用明亮的聲音、準確的節奏、飽滿的情緒合作完成歌曲。了解勞動號子。、
2學情分析
學生基礎比較弱,從淺而入,用輕松的導入方式讓學生產生興趣,并通過多項活動了解勞動號子。
3重點難點
通過合作表現勞動號子,完整的演唱歌曲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教學過程
一、1.導入,欣賞。(半分鐘)
仔細聆聽音樂片斷,思考:1)你認為這段音樂是在哪里演奏的?
2)你認為這段音樂是什么人演奏的?
3)你認為這段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4)這段音樂給你帶來什么感受?
請學生回答
播放音樂視頻欣賞(1分鐘)
2.課題:勞動的歌
“勞動和音樂往往是相連的,許多音樂作品都是從生產勞動中找到靈感發現美。藝術家們用這些奇妙的聲音做為音樂元素,通過整理后演奏出不同尋常的美妙音樂。”
二、杵歌
1.展示圖片
這是在做什么勞動?打麻糬
如果我們是藝術家,能不能用這些聲音設計出音樂作品?討論1分鐘
練習:(5分鐘)書本卷起來當作杵。
1、X 0 |X 0 | X 0 | X 0 ||
2、X 0 |0 0 | X 0 | 0 0 ||
0 0 |X 0 | 0 0 |X 0 ||
3、X 0 |0 0 | X 0 | 0 0 ||
0那努 灣那 0那努 灣那
0 0 |X 0 | 0 0 |X 0 ||
0那努 灣那 0那努 灣那
2.在臺灣原住民區,有一種勞動形式和我們本地打麻糬非常像,舂米(圖)。他們熱愛音樂,從這項工作中尋找、嘗試,創作出了《杵歌》。而且,杵這件工具已經演化發展成為她們舞蹈和演唱時的一件樂器。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歌曲吧!
完整欣賞全曲。
“歌詞有什么意義?歌詞學唱有一定的難度,能找一下規律嗎?”
3.跟隨音樂哼唱歌詞。
尋找發現歌詞的規律性
第一句: 那路彎那伊那那呀噢嗨呀
第二句: 那路彎那伊那那呀噢嗨呀
第三句: 哎那路彎那伊那那呀噢
第四句: 那路彎那伊那那呀噢嗨呀
第五句: 那路彎那伊那那呀噢嗨呀
第六句: 哎那路彎那伊那那呀噢
重復同樣的內容。
4.學唱歌詞
認真朗讀一遍歌詞,隨音樂輕唱歌詞,找一找難度句,并解決。
要求精神飽滿的再次演唱歌詞。
“想像一下人們在唱這首歌的時候,正在做什么?(舂米,勞動)我們能模仿一下嗎?”
5.配合音樂擊打節奏(練習2)
分配演唱組和演奏組,跟隨音樂表演一遍
6.這首歌在中國的民歌類別中,屬于哪一類音樂?(勞動號子)
從哪里聽出來的?(規律的節奏``````)
勞動號子簡稱“號子”,
北方常稱“吆號子”,南方常稱“喊號子”。
號子是直接伴隨體力勞動,并和勞動節奏密切配合的民歌
南北方的語言等文化的差別,也影響到勞動號子的特點
7.號子類別的劃分,主要依據是不同的 工種和傳唱環境。從歷年已經采錄到 的音樂資料來看,大體上可以分為:
1.搬運號子。2.工程號子。3.農事號子。 4.船漁號子。
剛才學唱的《杵歌》屬于農事號子。下一首歌曲是屬于哪一類勞動號子?
三、哈腰掛
1.完整欣賞歌曲
屬于搬運號子。
2.演唱方式特點?一領眾合
跟隨音樂“合”一下,感受勞動號子的演唱特點
3.有了“嘿!”的吆喊,歌曲更有勞動號子的濃郁特色,把這個吆喊加入到《杵歌》的表演中,請演奏組擔任。
X 0 | X 0 |X 0 | X 0 ||
嘿! 嘿! 嘿! 嘿!
跟隨音樂表演一遍。
解決表演中出現的問題
跟隨伴奏音樂完整表演歌曲
四、總結勞動號子特點。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