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銀杯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銀杯》初中音樂人音版(簡譜)宜昌市第八中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銀杯》初中音樂人音版(簡譜)宜昌市第八中學
教學目標評論
1、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夠對本單元的蒙古族民歌產生學習興趣,主動參與了解蒙古族音樂及相關文化的藝術特點
2、過程與方法
①學習演唱《銀杯》,體驗歌曲歡快、熱烈的情緒,體驗襯詞在歌曲中的作用,在演唱過程中初步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
②對比鑒賞法,關注長短調歌曲音樂要素的不同呈現,了解各自特點。
③學習簡單的蒙古舞蹈動作,參與“敖包歡宴”體驗活動。
3、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一段體、長短調的知識。
②了解民歌的特點,體驗蒙古民歌的韻味。
2學情分析評論
七年級的學生,對于少數民族音樂和蒙古民歌,往往是憑興趣而學習。那么學習《銀杯》不能只是孤立的演唱,而應該從蒙古的音樂文化出發,創設意境把學生帶入蒙古族,體驗蒙古族的風俗習慣。對于一段體、短調、前倚音、下滑音這些知識點,要通過感受、演唱、體驗等方式理解,而不是概念性的講解。
3重點難點評論
重點:學習演唱《銀杯》,在演唱中體驗襯詞的作用,感受前倚音、下滑音的韻味。并用歡快熱烈的情緒表演《銀杯》。
難點:一段體、長調、短調的理解。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創設情境、質疑導入:評論
1、教師演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感受歌曲描繪的是我國的哪個地方?
2、學生說說自己了解的蒙古族。
活動2【講授】二、蒙古民歌——《銀杯》評論
(一)、初聽《銀杯》,了解酒歌。
1、蒙古包里真熱鬧,人們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發現的?
2、蒙古人歡聚一堂、喝酒吃肉、載歌載舞、心情是怎樣的?
3、介紹酒歌。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蒙古族關于酒的禮儀。
4、情景體驗
師生體驗托哈達敬酒,學生用動作表示敬天敬地敬祖先的禮儀。
(二)、學唱《銀杯》,感受蒙古民歌特點。
1、復聽《銀杯》,找出體現蒙古特色和獨特韻味的地方。
①在演唱“賽勒日外咚賽 ”的過程中,體驗襯詞的作用: 表達呼喚,烘托氣氛,增強民族韻味。
②演唱前倚音、下滑音,感受裝飾音對增強民族韻味起的作用。
2、演唱兩樂句,理解一段體。
單獨演唱兩個樂句,感受樂曲結構的工整。同時通過唱第一句停下來,感受情感表達的不完整和不可分割的特點,理解“一段體”。
3、畫旋律線演唱,感受歌曲的旋律特點。
用右手畫旋律線演唱,有沒有哪些地方高低起伏很大的,怎樣把這些地方唱得更有感染力?(力度處理)
4、用歡快熱烈的情緒演唱歌曲,用聲音把強弱和旋律起伏表達出來。
5、總結短調:我們把像《銀杯》這類旋律起伏大而且優美,節奏整齊,結構工整,多表現人們宴會、習俗性的一類歌曲稱為蒙古短調。
(三)、對比欣賞《牧歌》,了解長調短調。
1、對比欣賞《牧歌》,找出歌曲與《銀杯》不同之處:
2、從節奏、旋律、歌曲內容、音樂情緒等角度對比長短調的不同。
活動3【活動】三、文化體驗——走進蒙古包評論
1、觀看視頻《喜宴茶》,找出感興趣的地方。
2、體驗蒙古舞
①、學生跟隨老師模仿蒙古族的舞蹈動作:
②、在《銀杯》的音樂中隨意的做舞蹈動作
活動4【練習】四、草原盛會——蒙古包歡宴評論
學生分組準備蒙古包宴會,并編排表演。
活動5【導入】五、總結評論
關注蒙古音樂,弘揚民族文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銀杯”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銀杯》初中音樂人音版(簡譜)宜昌市第八中學”,所屬分類為“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銀杯》初中音樂人音版(簡譜)宜昌市第八中學”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