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動能和勢能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一章第3節《動能和勢能》寧夏 - 吳忠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一章第3節《動能和勢能》寧夏 - 吳忠
《動能和勢能》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動能和勢能》是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十一章第3節內容。本節的內容包括動能和勢能的概念,影響動能和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本節是在學生學過的功的知識的基礎上,直接從功和能的關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是前面知識的延伸,又為后面的《機械能及其轉化》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教材用生活實例引出動能、勢能的概念。通過探究動能的大小跟速度、質量的關系,讓學生明白其決定因素,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能夠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注重科學探究的新課程理念。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上節課已經學習了功的知識,對于力對物體做功能夠進行判斷,所以可以通過做功引入能量的概念。本節課與實際生活聯系較大,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把生活中的現象與物理知識的學習進行聯系,所以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比較容易。同時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分析、歸納、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功能關系。
②知道動能和勢能的概念。
③用在探究中理解影響動能、勢能的因素。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觀察認識動能的存在。 ②通過歸納概括得到動能的概念
③在討論探究實驗中總結影響動能的因素 。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實驗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敢于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團隊意識。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觀察歸納得出動能及勢能的概念。
2、通過實驗探究得出影響動能和勢能大小的因素。 難點:在實驗探究中控制變量法的運用 五、教學準備:
斜面、小車、鉤碼、木塊、小桌、沙子、紙盒等 六、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視頻展示引入 播放視頻,“憤怒的小鳥”(小鳥撞飛機) 觀看視頻
通過視頻激發學生興趣,引發思考 二、新課教學 (一)能量
1、展示幾組圖片(洪水、臺風、子彈)引導分析它們都能做功 2、能量單位:
3、講解“不同的物體做功的本領不同。” 分別分析洪水對房子做功、臺風對樹木做功、子彈對瓶子做功,從而得出他們具有能量。
結合前面事例認識到“一個物體能夠做的功越多,表示這個物體的能量越大”
從學生熟悉的現象出發,運用做功的知識進行分析,為學生建立功和能之間的聯系。 為后面實驗設計作鋪墊。 (二)動能
1、展示圖片(運動的的汽車、飛機、跑步的人等),讓學生觀察說出他們是否具有能量,有什么共同
特點?
思考飛馳的汽車、正在跑
步的運動員等這些事例所具有
能量(能夠對外做功)
。并分析、比較、找出的共同特征:“運動”。
概括出“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
動能。” 將生活中實例的以動態的圖片直觀的展示,讓學生感知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從而認識動能的概念。
2、引導學生廣泛地列舉有動能的
物體事例
學生列舉出生活中有動能的物體 鞏固概念,學以致用,從物理走向生活,培養學生觀察能
力。
3、提出問題: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猜想影響動能的大小因素(并說出猜想的依據) 從生活經驗出發,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培養敢于探索創新的
科學精神
4、設計并進行實驗
讓學生分組并結合以下問題進行實驗:
(1) 實驗器材? (2) 實驗方法?
(3) 你將用什么方法控制和改變變
結合給出的問題組內討論設計實驗,并作好實驗的記錄。 運用“控制變量法” 操作實驗,探
究多因素問題,培養學生科學探究及歸納總結的能力。
量?
(4) 你將如何比較動能的大小? 5、小組展示交流
讓兩組學生代表分別上臺展示實驗的過程及結果
結合探究問題邊做邊說自己的實驗的方法及過程,并展示出探究的結果。 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培養合作意識
6、思考:
(1)饅頭將人砸暈為什么? (2)為什么要對機地車進行限速?
學生結合動能知識思考、回答。 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體
現物理知識與社會生活密切聯系,同時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三)重力勢能
1、重力勢能概念的引入:蓬松的白雪給人以恬靜美麗的感覺,然
而,雪崩爆發時,摧毀沿途的一切為什么? 同時用圖片展示落石、打夯、打樁機,提出問題:它們為什么具有能量?
在老師的引導下分別分析得出高處的物體具有做功的本領,從而認識重力勢能。
同樣是以能做功的物體具有能量
的思想為基礎,通過
列舉事例讓學生認
識重力勢能
2、探究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
重力勢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
關?
猜想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 學生按上述實驗探究過程,用教師準備好的實驗器材進行探究活動(如砂子)探究學生描述現象。 再次鞏固運用“控制變量法” 設計實驗,探究多因素問
題。 進一步培養學
生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處理信息、歸納
總結的能力。
3、展示交流
運用pad展示學生實驗過程及結果 兩組學生分別結合探究的問題邊說邊演示實驗的過程,并展示出探究的結果。 用pad將學生實驗投屏到大屏上,
放大實驗效果 4、想一想:
(1)不戴安全帽不準進入工地,為什么?
(2)放在樓邊高處的花,危險為什么?
學生思考后兩名學生分別就兩個問題進行解答(高處的物體具有重力勢能)
學以致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身邊
的問題
(四)彈性勢能
展示兩圖片,引導學生分析得出彈性勢能產生原因,及影響因素。 通過看圖并結合生活體驗,認識彈性勢能及影響因素 課堂練習 出示3個小題
思考完成3道練習
對本節所學知識檢測反饋
三、課堂小結
以表格的形式給了本節重點知識點
填寫完成并展現 構建知識網絡,形成知識體系
七、板書設計: 11.3動能和勢能
能量
動能
勢能
重力勢能
彈性勢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