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滑輪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一章機械與功《滑輪》河北省 - 唐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滑輪》教學設計
基本信息
名稱
《滑輪》
課時 1節
所屬教材目錄
教科版八年級第十一章第2節
教材分析
本節是建立在學生學習了杠桿知識之后,對簡單機械的引申擴展,是對杠桿原理的延伸,又是對后面學習“功的原理、機械效率”做準備,所以本節課是是簡單機械的重要內容。這節教材充分體現了新的課程標準“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一發展的理念。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簡單機械杠桿,滑輪是對杠桿的進一步變形應用,學生也有了一些生活經驗,初步掌握了探究實驗的方法和技能,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識定滑輪、動滑輪。
2.了解滑輪組.
3.知道簡單機械的一些應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通過探究,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和應用。 2. 學習處理數據和信息的方法,有初步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了解簡單機械的應用,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
教學重點 難點
重點:探究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特點。 難點::對滑輪是變形杠桿的理解;滑輪組省力情況判斷。
教法學法
教法:
采用多媒體展示、直觀教學法、實驗探究法、歸納法,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以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法:
教師引導、小組合作、實驗探究以及自主學習的方法。
教學資源:
多媒體:PPT,圖片,Flash動畫,交互式電子白板,視頻等
學生分組器材:滑輪兩個,鐵架臺,細繩,彈簧測力計,鉤碼,木板一
塊(實驗改進裝置,能固定滑輪且帶有刻度)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及媒體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功能
引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圖片:
多媒體播放動畫:
播放視頻
多媒體展示 圖片 教師板書 新課教學
情境引入:
我們的古代勞動人民非常有智慧,很早就開始使用簡單機械,這是桔槔,是我們前面所學的杠桿,古代勞動人民用它汲水。用杠桿提水的話,雖然能提離井口,但由于它的轉動范圍有限,所以不一定能達到我們需要的高度。
杠桿的弊端
問題:同學們想一想,有沒有其它的方法能夠讓我們直接拉著繩子把重物不斷的提到我們所需要的高度?
問:每周一升國旗時,國旗是如何被升上旗桿的?旗桿的頂端有什么裝置?
下面我們就再回到升國旗的現場(播放升國旗視頻) 出示旗桿頂端的滑輪.
這樣激動人心的時刻,應用了我們的物理知識:滑輪
同學們了解到的還有哪些應用?
多媒體出示滑輪應用的圖片 滑輪在實際應用中應用的這樣廣泛,同學們想不想更深入的學習滑輪?
滑輪
1. 滑輪的構造:
同學們觀察桌上的滑輪,觀察它的構造。 問題:誰來告訴大家滑輪的構造?
學生觀看圖片
學生:升國旗,上面有一個小輪子就可以實現。
觀看周一的升旗視頻
學生:起重機、塔吊,晾衣架 電梯、索道觀光車等。
學生觀察圖片
學生觀察滑輪 使學生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增強民族自豪感。
利用圖片、動畫,視頻引入滑輪,激發學生興趣,帶領學生進入情境
充分體現了“由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
圖片展示
歸納總結:
提出問題
設計實驗
進行實驗
多媒體展示
總結:滑輪是一個周邊有槽并可以
繞軸轉動的輪子, 2.滑輪的種類
問:我們想用滑輪把貨物運到四樓,你可以設計出哪些方法?
(1).在使用的過程中位置不改變的滑輪叫定滑輪.
(2).在使用的過程中位置隨被提升物體一起改變的滑輪叫動滑輪.
定滑輪和動滑輪在使用中有什么特點呢?
3.實驗探究定滑輪的特點 問:1.如何判斷使用定滑輪是否省力?
2.如何判斷使用定滑輪是否省距離? 實驗要求:
各小組組裝一個定滑輪并同時思考以下問題:
(1)用力方向和鉤碼上升方向的關系
(2)鉤碼重力與拉力大小的關系 (3)物體上升高度h和自由端移動距離s的關系.
(4)將實驗結果填到學案中的表格中。
問:定滑輪雖然不能省力,但是有什么優點?
問:定滑輪為什么不能省力
呢?
多媒體出示圖片師生共同分
學生觀察回答:有個小輪能繞著中心點轉動;邊沿有凹槽,
學生討論設計方案,使用實驗器材進行模擬實驗 學生到講臺交流展示:
學生:討論回答 學生分組實驗:
1.討論、設計實驗 2.學生進行實驗 學生交流展示:
學生:可以改變拉力的方向。
學生利用電子白板畫出力臂
力。
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和動手實驗能力。
用PPT動畫
展示將定滑輪演變成杠桿模型,突破難點。 利用電子白板實現交互性歸納并板書
多媒體展示 歸納總結 并板書
播放動畫
析。
定滑輪實質是一個等臂杠桿,使用時既不省力,也不省距離,但可以改變力的作用方向.
4.實驗探究動滑輪的特點: 實驗要求:(同定滑輪)
教師與學生共同分析動滑輪省一半力的原因 多媒體出示圖片分析
拉力改變方向之后為什么更費力?
教師多媒體出示圖片分析
總結:動滑輪實質是一個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不能改變動力方向,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要多移動一倍的距離.S=2h 不考慮動滑輪重F=G/2 研究了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 點,下面我們先休息一下,一起看動畫(播放動畫flash)
播放完定滑輪后,問:為什么出現這種現象?
播放完動滑輪問: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同學們想到的方法是否適用?請同學們繼續看動畫(fiash) 5.滑輪組的特點:
給同學們兩個滑輪,一個鐵架臺,重物(鉤碼),細繩,利用這些器材,提升重物有哪些組合方法? 滑輪組的連接方法:
①繩子的起點只可能在定滑
1.學生討論,設計實驗 2.進行實驗 3.交流展示:
電子白板畫力臂分析
學生觀看動畫
學生根據定滑輪的特點回答。
學生: 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使用
學生分組討論設計方法并在實驗板上進行組裝。
用PPT動畫將動滑輪演變成杠桿模型,突破難點。 。
播放動畫(flash)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小結: 反饋練習 布置作業
輪下方的掛鉤或動滑輪上 方的掛鉤;
②起點連接完畢后,本著從上而下、從下而上的原則,按
照固定的方向依次繞過每個滑輪; ③每個滑輪只能使用一次。 問:那種方法最省力?
分析滑輪的省力多少與繩子段數的關系。(利用電子白板的聚光燈功能)
分析滑輪組的省力情況。
出示圖片:雖然其它兩種方法不是最省力的,但是它們有什么好處?
我們先初步的了解滑輪組的特點,下次課我們繼續研究滑輪組。
對照板書進行小結 多媒體展示練習 1.課后練習1、2、3題 2.走向社會:調查滑輪的應用。
學生交流展示:
每組邊展示邊將繞線方法畫在電子白板上
學生的設計主要有4種:
學生討論回答
利用電子白板(物理學科工具)實現交互性
利用電子白板的聚光燈功能,進行滑輪組省力方法分析
板書 設計
第二節 滑輪
一、 定滑輪 二、 動滑輪
1. 滑輪的位置固定不變。 1. 滑輪的位置跟被拉動的物體一起運動。
2. 不省力 , 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2. 可以省一半力 , 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三、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教學 反思
1.利用開頭圖片和播放的動畫及視頻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很快進入本節課的情境。
2.關于定滑輪和動滑輪,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動手實驗,親身經歷了實驗探究的整個過程,并通過課件模擬使學生對動滑輪和定滑輪特點有了深入的理解,印象更深刻。
3. 《胖子和瘦子》動畫引入滑輪組,激起學生強烈的興趣;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交互性,展現了學生風采,又整合了難點。
4..不足之處: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和從實驗中總結物理規律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