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古詩三首,元日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教材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古詩三首》《元日》河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教材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古詩三首》《元日》河北省優課
《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第九課是部編版教材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課文圍繞傳統文化展開,為的是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培養學生感受和傳承傳統文化。本課共安排三首古詩,《元日》是第一首,春節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學生有深刻的體會,能夠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這首詩的內容。
學情分析:大部分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熟練地借助漢語拼音認識生字詞,學會借助注釋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口頭表達欠缺,語言組織方便有待進一步提高。 教學目標:
1、認識“屠蘇”會寫“符”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會《元日》。
3、了解新春習俗,體會詩人通過對熱鬧,歡樂的,充滿希望的新春佳節的描寫,表達對美好明天充滿希望。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詩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復習第一課的三首古詩。
2、文中講了哪三首詩?從詩的題目中你知道寫的是哪些傳統節日嗎? 二、讀正確、流利
1、借助拼音讀古詩,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認識屠蘇這個詞,知道這是一種酒古代風俗常在元日飲用,以避瘟疫。拓展詩句“一年一度屠蘇酒 痛飲屠蘇 ”。 三、讀出韻味理,解詩句的意思
1、根據停頓符號讀古詩,讀出古詩的節奏。 2、指導朗讀。
3、可以結合書上的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先自己想想,再同桌之間交流。
4、小組匯報。為了讓詩句的意思更通順可以適當顛倒詞句的順序。 5了解關于桃符的知識。 6、書寫“符”字。 四、讀明白
1、其實,一首詩就是一幅畫!那這首詩為我們描繪了怎樣一幅畫面? (1)結合詩句理解。 (2)結合王安石變法理解。
2、王安石、百姓、新時代的孩子讀古詩。 五、背誦古詩
1、誰能試著背誦古詩。 2、出示提示性詞語背誦。 六、吟詩
(1)教師示范吟誦古詩,講解平聲仄聲。 (2)學生練習。
(3)師生合作,小組合作展示。
七、拓展
1、一首《元日》讓我們感受到新春佳節的熱鬧、歡快,古人春節還有哪些習俗?
兒童強(qiǎng)不睡,相守夜歡嘩。
----《守歲(節選)》(宋)蘇軾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陸游的《除夜雪》
2、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除了喝屠蘇酒,放鞭炮換桃符這些習俗想想你還知道哪些春節的習俗。 八、清明節
1、總是是歡樂祥和的景象,當時光的腳步來到細雨蒙蒙的清明時節有是怎么樣的情景呢?打開書看《清明》這首詩,請大家多讀幾遍,做到:讀正確、讀流利。
2、從這首詩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1)體會傷心,指導朗讀欲斷魂,雨紛紛。 (2)節日的無奈惟有借酒消愁。 (3)指導朗讀 九:積累運用
1、春節的熱鬧、清明節的悲傷,都讓我們難忘。(出示)春節來臨,當我們看到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門口貼著大紅春聯,不禁想到王安石: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明時節,細雨紛紛,看到路上祭奠的行人,我會想到: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十、總結:同學們我國還有很多的傳統節日,(幻燈片)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它背后的故事,也都承載著豐富的節日內涵和情感。古詩詞這些中華民族的瑰寶,作為華夏子孫我們應該多多背誦,讓這些傳統文化繼承好發揚光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