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爬天都峰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組3爬天都峰-廣東省 - 廣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組3 爬天都峰-廣東省 - 廣州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課
《爬天都峰》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課文題目在“天都峰”前冠于一個“爬”的動詞,就有了兩個表達內容,一是“天都峰”形態內容,二是誰,怎樣“爬”內容。教學時要根據這個明顯特點,抓住兩大板塊,因勢利導,分層推進。豐富對天都峰“險”的感性認識;角色體驗,來自對方的鼓勵;設身感受,攀爬的艱難和奮力。在這個過程中積累和內化語言,同時放飛想象,發散思維,陶冶情操。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正確認讀“顫、攀、鯽”等6個生字;了解、會寫“爬、峰”字。 2. 流利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情 3.學習第一、二自然段,感知自然段的寫作方式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種形式來理解詞語的意思
2.結合看圖、閱讀課外資料的方式來學習描寫天都峰的句子,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險
3.通過抓住關鍵信息,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教師搜集有關天都峰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學習生字,理解課題 1.學習生字
(1)我們今天學習第3課,大家一起來讀課題
(2)課題中有兩個要學寫的生字,是哪兩個?(爬、峰) (課件出示)觀察這兩個生字,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老師示范寫——完成課題 學生也書寫課題 2.理解“爬”的意思
題目當中的關鍵詞是哪個?(爬)
(1)爬——是什么意思?(學生講自己的理解)
(2)昨天預習的時候有沒有印象有講小作者爬天都峰的動作?請大家打開課本,找出課文中所在的句子
匯報:我奮力向峰頂爬去,一會兒攀著鐵鏈上,一會兒手腳并用向上爬,
像小猴子一樣
(3)具體講爬這個動作的詞? 攀著,手腳并用
(4)通過字源認識“攀”字
(5)了解了爬的具體動作,那在這一課中的爬是什么意思? 3.談讀題目中的感受
課題選用這個“爬”字,你能從中知道什么? (天都峰很難爬) 二、感受天都峰
1.爬過天都峰的請舉手?(到過黃山的請舉手)簡單講講(天都峰)黃山是怎樣的
2.我們二年級的時候 也在課文中見過黃山,引出《黃山奇石》中的金雞叫天都,金雞石面對的山峰就是天都峰(師出圖片)
老師指導看圖(山峰怎樣----高),(除了山以外,還有什么?高聳入云,)(山勢如何?(險)上山的路在哪?角度怎樣)
3.通過看圖,你們能感受到天都峰的高和險,胡老師這里有一段資料,大家默讀,從中你又有什么發現
4.剛才我們通過圖片和資料感受了天都峰,下面,我們要走進課文,看看
課文中對天都峰又是怎樣描寫的。
(1)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找找課文中對天都峰的描寫有哪些句子。 (2)找到句子了嗎?用“∽“畫出來,并自己再讀一讀,想和我們之前所說的有什么相似之處
(3)匯報相似之處 (1)都寫高,哪句? 讀,分析 (2)險句 A認識生字:
陡——筆陡(看圖來感受)、 鏈——鐵鏈(看實物)
B理解“掛”,——掛條鏈子,感受角度,讓學生爬上去 讀句子感受天都峰 三、整體感知全文
1.輕聲讀課文,感受課文講了什么。
通過讀句子,我們就已經感受到天都峰這么高,這么險,那小作者爬天都峰,很順利嗎?(不)同桌一起來把課文讀一遍,想想他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2.老師問:
這篇課文講了什么時間? 誰? 去哪里? 干什么?
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爬上去了嗎?
3.如果把這些內容信息都連在一起,我們就能知道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相信嗎?趕快來試試,看看是不是
學生自己講——個別匯報講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前面四個內容信息,其實在課文啊,都集中在一個地方? (第一自然段) 1.個別讀
2.課文開頭第一段講了什么?(介紹了時間地點人物干什么)
這段雖然很短,但是很重要,點明了事情的四要素,在平時你們寫一件事的時候,就可以像它這樣寫
3.仿說
講你周末的課余生活,你就可以按照這個開頭,比如媽媽帶你去看電影,請你仿照課文的開頭講一講。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小作者交代了事情的開頭之后,馬上就開始爬天都峰了嗎?(不是)那他在干嘛?(望天都峰)——在哪望?(山腳)——怎么望?(抬頭望)——你是從哪知道的?(第二自然段)
1.生齊讀
同桌一起讀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遍想:作者望到了什么? 2.同桌討論一下:作者先望什么,再望什么? 3.匯報:先望峰頂,——從哪里知道?(讀句子)
再望石級——從哪里知道?(讀句子)
4.自己默讀這段,只寫了作者看到的嗎? 5.匯報:還寫了作者想的
6.哪里是作者想的,請用橫線畫下來,并在旁邊做批注,寫一個字:想 7.匯報:
(1) 當作者看到峰頂如云時,想:我能爬上去嗎? 你感受到什么?(作者不自信) 讀出作者不自信
(2)當作者看到石級筆陡時,想:心里開始發顫 A認識“顫”
這里有個生字“顫”,通過字源理解“顫“的意思
顫:亶,既是聲旁也是形旁,“癝”的省略,表示生病。顫,金文
(即
“癝”,生病)(頁,頭),造字本義:因驚恐頭部發抖。
心里發顫就是說——作者心里害怕了 讀出他心里害怕了
8.小結寫法:作者描寫天都峰,先寫看到峰頂高聳入云,心里不自信了,再寫看到石級筆陡危險,心里開始害怕了。這樣把看到的和心里想到的連起來寫的方法,也是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學習閱讀,不僅要知道它寫什么,還要知道它是怎樣寫的,并且學習用這種方法來進行習作。
9.師生合作讀
我們再來讀這一段,感受作者描寫天都峰的方法 10.抄寫本段
這段的描寫這么精彩,很值得我們摘抄下來,把它記住。拿出筆記本,把這段話從課文中摘抄下來。
六、小結
(指著板書說)作者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先看見峰頂高聳入云,心里有點不自信了,再看見筆陡危險的石級,不由自主地開始害怕了,接著他要開始爬天都峰了,他是怎樣在老爺爺的鼓勵下終于爬上了天都峰呢,我們下午的語文再接著進行學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