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樹之歌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樹之歌》鄭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樹之歌》鄭州麗水外國語學校
《樹之歌》基于標準的教學設計
教材來源: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 內容來源: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二組 主 題:識字 課 時:第一課時
授課對象:二年級學生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
(1)基于識字寫字: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2)基于閱讀: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誦讀兒歌,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3)基于口語交際(或寫話):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 2.學情分析
(1)基于識字寫字:學生能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量的漢字,多數孩子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字形。書寫習慣正在養成,生字的間架結構和關鍵筆畫需要引導和強調。教學重點是識字和了解樹木特征,教學難點是書寫生字。
(2)基于閱讀:學生喜歡閱讀,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并能根據兒歌內容回答簡單的問題。能正確流利地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展開想象,但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還需加強。
(3)基于口語交際(或寫話):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3.教材分析
《樹之歌》這篇課文是部編版二年上冊識字單元第二篇課文。本課是一首介紹樹木特征的歸類識字兒歌,描寫了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樹、柏樹、木棉、樺樹、銀杏、水杉和桂花樹等11種樹木,表現了大自然樹木種類的豐富。 教學重點:認識“梧”“掌”等15個認讀字,指導“化”字的書寫。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樹木特點。
教學目標
1.會認“梧、桐、掌、楓、松、柏、裝、樺、耐、守、疆、銀、杉、化、桂”15個生字;會寫“化”字。
2.能初步了解樹木的一些特征、生長習性;會仿照什么像什么來說句子。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評價任務
1.通過自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開火車認讀、齊讀等形式評價學生生字認讀及課文朗讀情況。
2.能找出文中的樹名并了解相應的一些特征,說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會仿照什么像什么來說句子。
3.通過一看二寫三對照,評價學生正確、規范、美觀地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2
附:板書設計
樹 之 歌
種類多
有特點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評價要點
環節一 創設情境
引入課題 (4分鐘)
活動一(1分鐘)
引出學習小伙伴——圖片出示“文文”。 能根據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激起識字欲望。
(評價任務一)
活動二(2分鐘)
出示識字轉盤進行生字檢測,并引出帶“木”的字。由
形聲字構字規律導入課題,板書課題。 活動三(1分鐘)
強調“歌”字的寫法。齊讀課題。
環節二
初讀課文
認識生字
(12分鐘) 活動一(4分鐘)
老師范讀;學生根據讀書要求自讀課文兩遍。
能讀準生字新詞,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評價任務一)
活動二(6分鐘)
出示詞語,多種形式檢測字詞認讀情況。
活動三(2分鐘)
指名分行讀課文,檢測讀文是否正確流利。 (完成目標一) 環節三 圖文對應 理解兒歌 (18分鐘)
活動一(3分鐘)
學生默讀課文圈出文中出現的樹名;拿出樹名卡在詞盤上按課文先后順序進行排列。 能找出文中的樹名并在詞盤上按順序排列出來 (評價任務二)
活動二(8分鐘)
出示圖片,了解楊樹、榕樹、梧桐樹的特征;學習“楊”的筆順;認識“壯”字;完成學習單并指名同學在黑板
上貼出樹木特征;會仿照什么像什么的句式來說話;了解銀杏、水杉為什么被稱為活化石? 能說出對樹木特征的理解和看法。
能運用自己的方法記住生字。 (評價任務一、二)
活動三(5分鐘)
向大家介紹自己最了解的一種樹木。
能展開想象說話。 (評價任務二) 活動四(2分鐘)
基于對樹木的了解再次齊讀課文(完成目標二)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評價任務一)
環節四 書寫生字 課堂總結 (6分鐘) 活動一(2分鐘)
依據字理講解會意字“化”,給“化”字組詞,書空生字筆順,指名說書寫要領。 能了解字的關鍵筆畫和間架結構,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生字。
(評價任務三)
活動二(3分鐘)
1“化”的關鍵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范寫,學生描紅仿寫,教師巡視。 2寫字評價反饋,總結。 活動三(1分鐘)
1.課堂總結:識寫了生字,讀通了課文,了解了樹木的特征。
2.布置作業:把了解到的樹木知識介紹給爸爸媽媽或身邊的小伙伴。(完成目標三)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