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情系江淮,拔根蘆柴花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少課標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 情系江淮唱拔根蘆柴花 -南京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蘇少課標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 情系江淮唱拔根蘆柴花 -南京
拔根蘆柴花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感情的演唱拔根蘆柴花,并嘗試用方言演唱,用自信、大膽的演唱體悟和表現民歌的特色。
2、過程和方法:通過演唱,激發學生對家鄉民歌的興趣及愛好,對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產生贊美之情。
3、知識與技能:學會準確表達出下波音的唱法。
教學重點:啟發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激發學生熱愛中國民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各種裝飾音的演唱。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今天我們要進入第六單元的學習。第六單元的主題是《情系江淮》,哪一位同學能告訴我們大家,江淮指的哪里?(學生回答問題)老師總結:江淮是指長江、淮河一帶,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經濟文化最發達地區的代名詞,古人曰“天下賦稅仰仗江淮”,“江淮自古為天下富庶之區也”。江淮地區包括哪些城市呢?有:南通,揚州,鹽城等。江淮地區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許多好聽的民歌流行在江蘇的大部分地區,與江南音樂互生互補,相得益彰。今天我們學習的歌曲就來自于江淮地區。下面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這個美麗的地方。ppt展示揚州風景
2、師:揚州。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
前486年,地處江蘇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 二:了解民歌
師:提到揚州的民歌,其實我們并不陌生。在四年級時學過一首揚州民歌《楊柳青》 ,讓我們一起唱一唱如何?PPT出示歌詞,學生跟著音樂唱一唱。 三:學唱歌曲
1.師:今天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一首流行于揚州地區的民歌《拔根蘆柴花》,讓我們欣賞民歌《拔根蘆柴花》,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緒和速度。 (聽一遍)1(完整)
2.學生思考后回答。師:歌曲是中速的,情緒是優美的。那么就請大家有優美的聲音輕聲來學習這首歌吧。
3. 首先跟著老師的琴聲,我們來把歌譜熟悉一下。要求:聲音不要超過老師的聲音,以聽為主。師彈琴唱譜,學生輕聲跟唱。(唱遍譜子) 4. 再跟琴唱一遍,要求注意音準,輕聲,不喊唱。(3) 5. 輕聲帶入歌詞 (4)
6. 師:有沒有同學覺得雖然我們會唱了,但是少了點兒什么。(老師范唱兩句,學生說出裝飾音)江淮的小曲如同當地的山水一樣柔美婉轉,人們給音樂加上了不同的裝飾音來表達他們細膩的情感,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新的朋友——下波音記號。出示下波音的演唱的樂譜。
7. 練習下波音,完成演唱(5)
師:下面我們把帶有裝飾音的樂譜輕聲再唱一遍。(樂譜唱一遍,歌詞帶兩段)
8.師:同學們唱的真好。那么這首歌有什么特別之處嗎?在樂句上。有同學發現嗎?(只有一句是不一樣的,其他的句子都是反復的唱的。)
師:這首歌曲表面上看歌詞分為三段,實際上每段只有第一句是“實詞”,其后便是固定襯詞“拔根蘆柴花”和以虛代實的“清香玫瑰玉蘭花兒開”。《拔根蘆柴花》原是當地在水田勞動中唱的歌,稻農為了解除疲勞、自我調節,便以歌寄興,他們所唱的內容有很大的即興性,而曲調和襯詞襯腔則是相對穩定的。由嗓子和口才最好的栽秧能手唱“打頭號子”,接著眾人“吆號子”。下面我們就來試著模仿當地的勞動人民一邊勞作一邊唱的情景怎么樣?分組唱。(678) 四:表現新歌
(1)師:同學們唱得不錯,因為民歌產生于民間,許多民歌都是用當地方言傳唱出來的,我想這首《拔根蘆柴花》如果用方言來唱的話一定更有趣!
(2)聽一聽!用方言唱的有什么特點?你能學其中的幾句嗎? (師總結:揚州方言鼻音比較多,發音位置較前,zhi,chi shi,都變成z,c s)
(3)跟師用方言讀一讀第一段歌詞
(4)師,有句話叫說的比唱的還好聽,我覺得我們可以向這句話挑戰,唱的比說的好聽!
(5)生,用揚州方言唱。 五:拓展
(1)聽,黑鴨子組合演唱的《拔根蘆柴花》,它還是電視連續劇《家常菜》的片尾曲呢! (2)星光大道周冠軍演唱的《拔根蘆柴花》 問:演唱形式?情緒?和今天學唱的相比有什么新鮮的地方?你喜歡哪種?為什么? 六:總結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唱民歌《拔根蘆柴花》,課上你還了解了哪些東西,能告訴我嗎? 師:民歌反應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傳承著華夏五千多年的旋律,希望以后有機會能和同學們一起傳唱中國更多的民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