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情系江淮,拔根蘆柴花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少課標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 情系江淮唱拔根蘆柴花 -江蘇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蘇少課標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 情系江淮唱拔根蘆柴花 -江蘇
教學內容:蘇少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 唱歌《拔根蘆柴花》 教學目標:
1.學習《拔根蘆柴花》,了解江蘇民歌特點。
2.通過演唱,激發學生對民歌的喜愛,并能有感情的演唱《拔根蘆柴花》。 3.認識裝飾音:下波音記號、倚音記號,并學會其唱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啟發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激發學生熱愛中國民歌的思想感情。 難點:各種裝飾音的演唱,一字多音的演唱。
教學準備:多媒體、PPT、鋼琴(電子琴)、分好學習小組(小組長)、響板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的音樂之旅我想用詩句來開啟。
PPT出示: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 。生齊回答:揚州!(師點擊PPT出示“揚州”。)揚州景色優美,讓我們跟著孟浩然一起到揚州去游覽吧。(PPT播放課件,背景音樂為《拔根蘆柴花》伴奏)
師:怎么樣,陶醉了吧!告訴你們,揚州不僅風景優美,那里的民歌也很有名呢!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一首非常經典、好聽的揚州民歌《拔根蘆柴花》。(PPT出示歌譜)
三、學唱歌曲
1.播放歌曲,學生聽賞,感受情緒。
師:讓我們先來閉眼欣賞《拔根蘆柴花》,感受一下這首歌曲的情緒(PPT)是怎樣的?(學生聽后回答,師總結出示:優美抒情)
2.師范唱,學生聽賞,熟悉旋律。
師:同學們感受很正確。那么歌曲的曲調是婉轉多變的呢還是平鋪直敘的?請你再來欣賞?(師范唱,生回答:婉轉多變)
3.學唱歌曲。
同學們真棒!接下來我們就來學唱這首曲調婉轉多變的《拔根蘆柴花》。 (1)學唱歌譜
①師:請同學們先觀察曲譜,尋找“歌曲中用了哪幾個音?”(12356)這就是中國民樂的創作特點,沒有4和7,使歌曲聽上去婉轉、優美,富有中國味兒。
②教師逐句教唱(不帶下波音記號的)一遍——隨琴劃拍齊唱一遍。 師:同學們唱的真好!請同學們再觀察曲譜,找一找歌譜中又多了一些什么?(引導學生觀察加入了裝飾音)
師出示PPT(框出裝飾音):同學們分析的真好。江南小曲如同江南的山水一樣柔美、婉轉,人們給音樂加上不同的裝飾音來表達他們細膩的情感。在這首秧田歌里,下波音的運用增添了樂曲歡快的情緒,更好地表達了勞動的歡樂。也正是這些裝飾音的加入才使歌曲變得富有民歌韻味兒。
③學習下波音記號:請看這個裝飾音,它叫“下波音記號”(PPT出示):它的演唱方式是(生齊讀):由本音開始,很快進入下方相鄰的音,然后再很快回到本音上。(舉例3范唱,學生舉一反三唱2)
師:很好!(指著倚音)這些裝飾音叫:(PPT生齊讀:倚音)。顧名思義,倚音就是依靠在主音上的音,它的演唱是從倚音開唱,快速滑向主音。(指著一個范唱,其余生唱)
④師彈琴,生加入裝飾音再演唱曲譜一遍(出現問題及時糾正)。 (2)學讀歌詞
師:同學們真棒!請看歌詞(PPT出示),這首秧田歌表面上看歌詞分為三段,實際上只有哪個樂句具有實在意義,是“實詞”?(生答)請大家按節拍朗讀歌詞(用響板擊拍)。這三句話告訴了我們所有的幸福生活都是要靠勞動得來的,所以說,民歌是產生于勞動中的藝術。(出示PPT)其余兩個樂句全都由固定的襯詞構成,使歌曲的演唱變得更豐富。同學們,看看這首歌的襯詞里面有許多花——蘆柴花、玫瑰、玉蘭花、芙蓉、牡丹。你們知道嗎?在中國民歌中,“花”是一個普遍的演唱主題,有以花喻人,借花表達情愛;有歌頌大自然,傳授自然知識的;還有的是借花起興,以花為歌唱的媒介,而花本身無特定的含義。今天我們學唱的《把根蘆柴花》就是這一類的。接下來,就讓我們帶著襯詞來完整地朗讀一遍(用響板擊拍,適時地糾正節奏)。
(3)學唱歌詞
師:旋律我們會唱了,歌詞會讀了,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跟著琴聲演唱吧!(師彈琴,生唱歌)請別忘了我們剛才練習的下波音和倚音的演唱哦!
(如果再出現唱的不準的地方提出來,在請學生幫助糾正) (3)加入方言
師:同學們唱得不錯!既然是揚州民歌,那么加入揚州方言演唱,肯定會更好聽。請你聽聽老師的演唱,那幾個字的讀音發生了變化?(聽一遍后,生回答)(PPT出示)請看看這幾個字的發音,你會讀嗎?(師指,生讀,必要時師教讀
這:讀作ze 柴:讀作cai 虐:讀作nia; 拔:讀作bia; 玉:讀作yo
吃:讀作che )→再隨琴用方言演唱。
四、拓展欣賞
剛才我們試著用方言演唱,確實有了揚州民歌的味道,讓我們再來欣賞歌唱家毛阿敏老師的《拔根蘆柴花》,聽這揚州話是不是說的挺有味兒?!
你想聽聽原汁原味的揚州民歌《拔根蘆柴花》嗎?老師聯系到了一位揚州的老師來為我們演唱,請認真聆聽(點擊PPT播放)。
隨音樂加入更多的方言演唱(一組一段) 五、處理歌曲
這首歌,除了用方言演唱,我們還可以采用什么方式室歌曲變得更豐富?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說出幾種方式:
★一領眾和:好,那你就帶領你們這一組討論“誰領,領哪一句,和的時候,大家該怎么和才更體現了秧田勞動的快樂。”
★表演唱:出示PPT圖示:這是首秧田歌,所以更多的是在稻田插秧時演唱,那我們就可以多采用與插秧相關的勞動動作來表示,比如:拔秧、裝秧、挑秧、拋秧、插秧等,可以全用,也可以隨便選用。你們這一小組就來討論用動作展示吧。
還有呢?學生不論是否能說出,教師都要引到“聲勢動作” ★聲勢動作:咱們這一組就來討論用哪些聲勢動作,如何表現?
在各組組長的帶領下,分小組討論、練習。(背景音樂播放《拔根蘆柴花》伴奏)
分小組展示(一組一段歌詞,播放伴奏帶)。 六、總結下課
同學們,今天咱們在揚州欣賞了美景,學唱了民歌,還學會了用方言來演唱。其實《拔根蘆柴花》所傳遞的不僅僅是一首歌曲,它還蘊含著很多豐富的內容,還有待于同學們課后繼續探索!(唱歌走出教室)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