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用集合圖表示問題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冀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用集合圖表示問題》建設兵團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冀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用集合圖表示問題》建設兵團
《重疊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重疊問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正確解答重疊現象中的相關數量。
2、經歷活動過程,在猜想、驗證、思考、交流等探究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探究意識與探究能力;
3、在探究生活中的重疊問題過程中,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悟到數學價值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并掌握利用直觀圖解決問題的策略。 難點:體會集合的數學思想。 【教學過程】
一、 排隊問題引入重疊問題
師:同學們,每天做課間操,放學回家的時候,大家都要干什么呢? 生:排隊
師:沒錯,就以排隊來開始我們今天的學習。任意指一名學生,在一列隊伍中,**從前往后數排第4,從后往前數還排第4,這一列一共有多少人?
生:7個。生:8個。生:9個。
師:誰來說一說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生:計算。生:畫圖。生:數一數(板書:計算法,畫圖法) 師:這些都是好方法,選擇你喜歡的一種方法在作業紙上試著解決這個問題。
生:○○○△○○○ 師:△指的是什么?能用一個圈圈出從前往后數的4人嗎?從后往前數的4人呢?符合題目要求嗎?(符合)
師:一塊數一數多少人?(7人)。8、9人還正確嗎?(不正確) 師:算式:(1)4+4-1=7(人)
4指的是什么?4指的是什么?為什么減1? (2)3+1+3=7(人)
3指的是什么?1指的是什么?3指的是什么? 結合圖說。 小結:孩子們在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許多類似于這樣的重疊現象,今天我們就來初步學習和嘗試解決這類問題。(板書課題:重疊問題)
二、 重疊問題深入探究 1、初步探究重疊問題
師:據老師了解,咱們三(7)班的孩子有許多參加了學校的少年宮活動。
出示:三(7)班參加繪畫小組的有5人,參加舞蹈小組的有7人,參加兩個小組的一共多少人? 生:5+7=12(人)
師:沒錯,是不是感覺特別小兒科,一年級的孩子都會。現在我們長大了,不應這么簡單了。會不會發生其他情況? 生:(重復,有同學一個人參加了兩項活動) 師:了不起的想法,出示表格
繪畫組 吳嵩
楹 許潤錦 張子浩 羅萌 洪碩
舞蹈組 田雨萱 李薈溪 龔思雨 王婉悅 王紫菡 羅萌
洪
碩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現?
生:羅萌和洪碩既參加了繪畫組又參加了舞蹈組。
師:同學們,現在還是12嗎?帶著這個思考,我們來對號入座。(教師在黑板上貼上繪畫組和舞蹈組)。 要求:
請兩位學生黑板前對號入座。把相應的學號貼在各組的下方,男生完成繪畫組,女生完成舞蹈組。 (此時,就會出現一組擺不全,學生就會出現爭搶羅萌和洪碩這兩位學生的情況)
師:現在該怎么辦呢?
生:1、平均分 2、創造兩人 3、擺在中間
師:引導當把重復的學生擺在中間時,讓孩子動手圈一圈。 生把繪畫組用一個圈圈起來。 師:舞蹈組怎么辦?
生有用圈把數學組圈在一起。
師:同學們,這樣一圈,就和英國偉大的數學家維恩做了同一件事。早在1881年,英國數學家維恩在解決重疊問題時,也畫出了同樣的圈,后來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維恩圖”,現在人們也叫做“集合圈”。
孩子們,你們的想法與偉大的數學家不謀而合,老師覺得此處需要掌聲。
師:手指黑板,這就叫“集合圖”,我們用它能解決許多重疊問題。現在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集合圖的各部分。 繪畫組 舞蹈組
師:紅色的圈表示什么?
生:參加繪畫組的有5人(4-5人重復) 是:藍色的圈表示什么?
生:參加舞蹈組的有7人(4-5人重復) 師:中間的部分指什么?
生:既參加繪畫組又參加舞蹈組的有2人(4-5人重復) 師:參加這兩個小組的一共有多少人呢?現在你能結合圖自己列出算式了嗎?將你的算式寫在練習本上。 反饋:(結合圖)
預設1:5+7-2=12(人) 預設2:5+7+2=12(人) 預設3:3+5+2=10(人) 1和2可結合處理。
3:這里有不一樣的算法,你能說一說你的算式各部分的意義嗎? 師:手指繪畫組的圈,提問:這個圈里表示的是什么?(只參加繪畫組的,強調“只”)接而強調“只”參加舞蹈組,中間的部分指的是“既。。。又”。
三、引申生活中的重疊問題
師:既參加繪畫組又參加舞蹈組的同學可以是1人,2人,還有可能是幾人重復參加。(3、4、5、6、。。。)
教具由學生演繹集合各種情況:集合圖一般分三種情況:
1.不重復。這是兩個集合。如果兩個集合不重復。你是你,我是我。一共有多少人?
2.如果重復了,你中有點我,我中有點你。一共有多少人?你的+我的-重疊的=實際的數量。
3.如果全重復了,被吃掉了。一共有多少人?人數多的人。 師:看來是那個圈的數量決定了重復的數量?(圈里數少的) 歸納小結三種情況。
孩子們我們回到這里,手指繪畫組,舞蹈組,在繪畫組,舞蹈組會出現重疊問題,老師把它換成語文組,數學組,可以嗎?你能試著換一換嗎?
換成足球,籃球呢?蘋果,香蕉呢? 師:數學來源于哪里?
總結全課: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做生活中的留心人,人人都能學會數學,人人都能學好數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