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家庭的記憶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教材三年級上冊家是最溫暖的地方12《家庭的記憶》福建省 - 南平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教材三年級上冊家是最溫暖的地方12《家庭的記憶》福建省 - 南平
部編教材三年級上冊 “家是最溫暖的地方”
12 《家庭的記憶》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家庭的記憶》是部編《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家是最溫暖的地方”中的第三課,也是本冊最后一課。主要引導學生了解家庭這一基本的社會單位,了解自己家庭的歷史、變遷,進而體會中國人重視家庭的文化傳統。本課為第一課時,由“家庭稱呼搶答賽”、“‘家史’小調查”這二個板塊的話題組成,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稱呼,家庭的變遷,家庭的歷史以及家庭帶來的美好記憶。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小學生對家庭的理解更多地體現在與身邊家人的關系中,他們對“家庭”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單位的認識以及對中國家庭傳統文化的了解很少。現代社會中家庭形式以“核心家庭”為主,學生對于大家庭內部各種關系和稱呼的感知與理解變得較為困難,對家庭歷史及家庭在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還需更進一步的了解。課前了解班級同學大多數都是學校附近小區的孩子,對親人的稱呼大致相同。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員間的關系及相應的稱呼。 2.通過采訪、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過去。 3.深化愛的情感和對家的歸屬感。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較為復雜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并能用書面語進行稱呼。
2.初步學習和掌握訪談、調查等研究方法。 教學準備 1.希沃課件。
2.學生完成“家史”小調查、“童年不同樣“問卷 教學過程
活動一、鏈接生活,憶美好
師:上節課我們明白了愛父母,在行動,你們行動起來了嗎?
生:我幫爸爸洗腳。 生:我幫媽媽洗碗。 生:我幫媽媽掃地 ……
師:這些美好的生活片段都屬于我們家庭的記憶。今天,
我們一起走進每個同學的家中,重溫這些美好的記憶。(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鏈接生活,回憶“愛父母,在行動”的生活片段。引出本課的話題“家庭的記憶。”
活動二、 創設情境,憶關系
(一)結合生活經驗,熟悉親人間的關系及相應的稱呼。 1、全家福中的家庭稱呼。
師:家庭的記憶就從這一張張幸福的全家福說起吧。(請學生隨機打開鏈接)
(三位同學介紹照片中的家人,以及家人之間的稱呼。) 2.現場完成“家庭關系示意圖”
師:請大家結合生活經驗,把這幅不完整的家庭關系示意圖補充完整嗎?
(兩名學生分別補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兩個家庭關系) 師:大家對家庭成員的稱呼與圖中相同嗎?
(班上一位媽媽是貴州的孩子,介紹貴州弟弟的稱呼) 師:是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稱呼就不同,但親人的關系是一樣的。
師:這兩個家庭是由誰連接在一起的? 生:爸爸媽媽。
師:我們的爸爸和媽媽是什么關系? 師:圖中還有哪些人是這種關系?
生:姑姑姑夫,叔叔嬸嬸,伯伯伯母,舅舅舅媽,阿姨姨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看圖表回答)
教師小結:這樣擁有夫妻關系的兩個人和自己的孩子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家庭形式。
師:媽媽和外婆是什么關系? 生:母女
師:圖中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為一代,爸爸媽媽為第二代,我是第三代。這樣三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家庭,請舉手?(點數)
師:還有四代人生活在一起,四世同堂的嗎?(師點人數)
師:通過這兩組數字,你發現了什么?
生:三代人一起生活很少了,四代人生活在一起就更少了。
師:真是一位善于發現、總結的孩子!是的,社會生活的變化,帶動家庭規模的變化。
師:圖中除了夫妻關系、母女關系,你還知道哪些家庭關系呢?
生:堂兄妹、表兄妹關系。 生:我和舅舅是外甥和舅舅關系。 師:舅甥關系。
……
3、情境角色扮演
師:在大家的合作下,同學們了解家庭里親人之間的稱呼和關系,我們一起參加學習小伙伴小美的十歲生日宴會。
師:呦,還有一個小插曲呢。
(生觀看視頻,明白小美的困惑“生日宴會上,這么多親人怎么打招呼呀?”)
師:現在我們都是小美的親人,向小美介紹自己,幫助小美認識親人間的關系和稱呼。
(生小組內拿角色卡輪流練習介紹。) 師:小組推薦一位,表演介紹。
6位學生在臺前現場向小美(學生扮演)祝賀生日,以“小美,我是(稱呼)?你是我的(稱呼)?……”方式介紹。
師:傾聽的同學們,小美的親人,你們最喜歡誰的表演? 生:喜歡**的表演,有送生日禮物給小美。 ……
師:你們聽小美是怎么說的?(音頻:謝謝大家的幫助,我明白了家庭成員的稱呼和關系了。我要去和親人打招呼了。)
(二)家庭稱呼搶答賽
師:那你們明白家庭成員的稱呼和關系了嗎?我要現場
考考大家,我宣布三年級2班家庭稱呼搶答賽正式開始。有請主持人上場。
小主持人:第一組請聽題:爸爸的爸爸,我稱呼他( )……
師:第二輪大顯身手,每一組一名選手,其他的同學為親友團,可求助場外親友團。
(男女生分別完成男女生互動版的選擇題。) 師:第三輪,出問題考考同學?請把握最后的3次機會,你想考考誰?
生:爸爸的姐姐? 生:姑姑。 生:外婆的媽媽? 生:太婆。 生:媽媽的哥哥? 生:舅舅。
師:現在我宣布三2班家庭稱呼搶答賽優勝者是第1組。掌聲祝賀。
師:活動到這,我相信大家以后參加家庭聚會,一定能響響亮亮大大方方稱呼親人了,不會發生小美的小插曲了。
【設計意圖】:通過“全家福中的親人稱呼”“現場合作完成家庭關系示意圖”“情境角色扮演”“家庭稱呼搶答賽”四個小活動,搭建知識與學生生活經驗之間的橋梁,讓學生
在活動中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員間的關系及相應的稱呼。
活動三、調查家庭大事,憶家史 (一)“家史”小調查。
師:家庭的記憶除了生活,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還有我們的家史,如家庭的變遷、發展、家庭大事件。(板書)請大家拿出課前布置的 “家史”小調查,請誰給大家朗讀大屏幕上的分享要求?(生朗讀要求)
生同桌分享后,全班分享。
師:同學們都完成了簡單的調查,這是張老師拍下的幾張調查表。(利用希沃小助手進行分享。)
生分享家史小調查。
師:我們在成長,家庭也在變化,這些信息怎么收集到的?
生:出生證、身份證。
師:證件里確實有很多信息。你認為你家最自豪的美德是?
生:勤勞肯干。
師:優良的家風,我們要傳承下去。 (共3位學生分享家史調查)
師:大家一起分享你家最自豪的美德? (生自由發言)
師:同學們通過采訪、查閱資料調查學習,真是太有學
習方法了。從大家的分享中,老師發現每個家庭重視良好的家風建設,也給我們晚輩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記得以后要多和父母長輩們交流哦,關心家庭變化,因為,我們也是家庭里重要的一員。
(二)童年不同樣
師:下面,我們一起聽聽,大家和父母比童年的調查,請同學們分享一項。
(生自由發言)
師: 諾兮同學的爸爸還給我們錄制了視頻,教我們玩他童年的游戲紙風車呢?大家認真聽,看看誰學會了。(學生觀看家長錄制教小朋友玩他童年游戲的視頻)
三位同學現場玩轉紙風車。
師:感謝諾兮爸爸的分享。童年不同樣,但是那份童年的快樂都是一樣的。這是家庭中父輩帶給我們的快樂的回憶。
【設計意圖】:對學生小調查活動的反饋,教師通過追問“你是怎么知道這些大事的”,把學生的思考點聚焦到了調查途徑和方法上,通過同學的分享,知道更多的調查途徑和方法。
活動四:深化愛家情感,憶歸屬。
教師總結:家是我們成長的搖籃,家是幸福的港灣,今天和大家一起回憶生活片段,學習家庭成員間的稱呼關系,也調查“家史”,重溫家庭的記憶。(結合板書總結)
師:記憶中有一個個小家,(板畫)也有幸福的大家庭。讓愛住進我們的家!我們一邊唱著歌一邊欣賞同學們的幸福家庭合影。(班級同學親子照集) (學生齊唱歌曲欣賞同學照片。) 師: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