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觀察一種動物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教科版一年級下冊《觀察一種動物》重慶市江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科版一年級下冊《觀察一種動物》重慶市江北區蜀都小學校
觀察蝸牛教學設計
科學概念:
1、知道蝸牛的身體由兩對觸角、口、殼、腹足、眼睛等組成。 2、明白蝸牛會運動及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等生物特征。 科學探究:
學會運用多種感官及借助工具對蝸牛進行細致的觀察。 科學態度:
培養對蝸牛等動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通過對蝸牛的觀察培養起小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懷。 教學重點:能運用多種感官及工具對蝸牛進行觀察。 教學難點:對蝸牛進行持久細致的觀察。 教學準備:
小組:蝸牛1只(餓)、蔬菜葉(胡蘿卜、黃瓜、白蘿卜、紫甘藍、萵筍葉、 莧菜葉“做成片狀”)、食物盤1個、大蒜顆粒、放大鏡1個、記錄單、鐵圈1個。 教師:課件、蝸牛、蝸牛視頻 一、
游戲引入,呈現前認知: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特殊的朋友,想知道它是誰嗎? 他呀有點害羞,還很膽小,不愿意輕易和大家見面。現在老師來描述它,猜猜他是誰?
它的行動很緩慢(做動作,眼睛目視學生),還背著一個重重的殼, (若答烏龜:是烏龜嗎?繼續聽,它沒有腳。)
它到底是烏龜還是蝸牛呢,一起來看看?
是蝸牛嗎?(展臺)真的是蝸牛也(關展臺)。。。。。。。。。。。。
2、觀察過蝸牛的小朋友請舉手,還記得蝸牛是什么樣子的嗎?快速地把你知道的蝸牛的樣子畫在記錄單上。
完成的小朋友用坐端正的方式告訴老師。1組完成了。。。。。2組。。。。 3、我們一起來看一位小朋友畫的蝸牛,仔細觀察和你畫的有什么不一樣? 生1: 你給大家說說你畫的蝸牛。(若學生不說,師指到圖,看,你畫的蝸牛這么漂亮,我們這樣介紹,這是我畫的蝸牛的。。。。。。)
(學生回答前語調強化:他畫的蝸牛有身體、殼、一對觸角。。。。。)
生2:你的蝸牛和他有什么不一樣的呢? 2個回答 也就是你們的區別是一個有。。。。一個沒有。。。。。
(當學生提到殼的形狀、大小、漂亮程度等,。。。。看來你很善于觀察。) (當提到粘液,你從它的圖中能看到粘液嗎?) 從蝸牛身體的組成來看,他們還有什么不一樣?)
(全班意見統一:蝸牛的身體真的是這樣子,還有沒有其他部分呢?
不統一:從你們的回答中老師發現同樣是蝸牛怎么有這么多的不一樣呢?那蝸牛的身體到底有沒有。。。。。呢?怎樣做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生說。。。。。。。。。,也就是你們想觀察真實蝸牛對嗎?坐端正的孩子是想觀察的。 二、觀察實驗
待會安靜觀察的孩子,老師會給他提供一些工具,請看(課件展示放大鏡、鐵圈),你打算怎樣用這些工具去觀察蝸牛呢?
(放大鏡:可以用它去觀察蝸牛很細小但我們又不容易發現的地方;)1個回答
那鐵圈呢? 1個回答 (鋼絲圈:能干的小朋友可以挑戰下,看蝸牛能否在鐵圈上行走) 如果都完成得很好的孩子,后面老師還會有驚喜哦!
蝸牛很膽小,我們在觀察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安靜、離蝸牛遠一點)明白了嗎?
請組長上來領取材料,領到材料的組就可以開始觀察了。比比看那個組最安靜。 (黑板貼課題)
(一)肉眼觀察(2分鐘)
(中途提醒:提醒安靜,1組在靜靜的觀察很好;)
下組提醒:你觀察到蝸牛和你剛才畫的是一樣的嗎,有什么新的發現沒有? (二)放大鏡觀察(3分鐘)
老師掌握好時間,適時發放放大鏡和塑料片及鋼絲圈。(課前給學生講放大鏡的使用)
下組問: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三)觀察蝸牛進食排便(10分鐘)
(展臺擺放好食物盤)拍手或口令調控課堂,前面小朋友表現都很好,現在驚喜來了,請看大屏幕,這里有一個裝有食物的盤子,猜猜看,它可以干什么呢?(等1、2個學生講后,老師示范)
生說……,你是想看蝸牛怎么進食的對吧,你們也想?我們提高一點難度, (把蝸牛放在小白點出,靜靜的,不要驚擾它喲,猜猜看,蝸牛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想不想試試?請1、4組材料員到兩邊領取材料,2、3組材料員到后面領取材料靜靜得觀察。)
中間老師在黑板上畫出蝸牛的殼、身體、觸角并貼出來
(老師提前喂養蝸牛,分析蝸牛對食物的喜歡程度和排便時間。) 三、交流討論 (一)分享發現
師:(拍手停止實驗)請材料員將所有材料放回剛才的位置。1組最先完成,表揚1組,表揚2組。。。。。。。。。。
我們觀察了那么久的蝸牛,你們有哪些發現呢,我們一起來分享下好不好? ( 發言的小朋友聲音要響亮,其他小朋友要仔細傾聽看你的發現和他的是一樣的嗎?)
他說到了蝸牛的。。。。。。。。,(小結學生回答的要點,如果學生答得比較散亂) (1、當學生提到蝸牛有粘液,師:你怎么知道的?你們也觀察到了?你知道他為什么要分泌粘液呢?蝸牛運動時分泌粘液的部位也就是他的運動器官,我們叫他腹足。(黑板貼出)除了粘液,你還有其他發現嗎?)
(2、當學生提到:蝸牛喜歡吃什么食物、不喜歡吃什么食物,你怎么知道的?其他組,你們也是這樣的發現?說說你的發現是。。。)
A、當學生對同一種食物出現歧義時,現在對。。。。這種食物現在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我們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
(有時間,全班再次現場觀察,沒有就只討論解決的方法)
B、當大家意見都統一了,現在我們來統計下,蝸牛不喜歡吃的食物有。。。。。,喜歡吃的有。。。。。。,這么多食物都是他喜歡的,誰能描述下它吃食物時的樣子? 從他的描述中老師發現,蝸牛還有一個進食的器官,我們把他叫做蝸牛的口(黑板貼出口字來)蝸牛的口正如你們講的的確非常特別,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樣一段有趣的視頻
(播放蝸牛進食的視頻,同時介紹,這是科學家借助工具微距放大后的觀察效果,可見工具的作用之大。) 3、關于排便
A、沒有學生提到,問:蝸牛把這些食物吃下去,經過一段時間消化后會怎么樣? B、當學生提到觀察到蝸牛的糞便,他們組觀察到了蝸牛排出的糞便,看來你們組很幸運哦,觀察到了這么難得的發現。真了不起。這么多組都沒看到,能給大家說說蝸牛的糞便從哪里排出的?觀察得真細致。說明這里是蝸牛。。。。。肛門。) (3、生:蝸牛走一段會停下來。。。。。。你們覺得他為什么會停下來,看來蝸牛還很聰明哦,還有別的發現嗎?)
(4、生:蝸牛的殼能幫助它轉彎,你的觀察很獨特,能給大家詳細描述下嗎?。。。。。。善于思考的孩子。
(5、生:蝸?梢栽阼F圈上運動,哪些組成功的這樣嘗試過?說說看你們有什么感想?
還有新的發現嗎?
(有就繼續講,沒有就進行小結)
回應前面學生間產生的問題(再看我們剛才沒有確定的問題,現在能回答了嗎?) 你們剛才畫的蝸牛有需要補充的嗎。
總結: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每個小朋友學會了借助一定的工具運用多種感官對蝸牛進行深入的觀察,你們這種觀察的習慣,真像一位小科學家。很棒!現在老師有點犯難,我們今天觀察的這些蝸牛應該把他們放在什么樣的環境,他們才能快樂的生活呢? 課后同學們去繼續進行探究吧! (有時間就在課堂上交流,沒有時間就結束)
下課! 板書設計:
觀察蝸牛
殼 觸角
口
腹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