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尋找生物的家園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教材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尋找生物的家園》遼寧省 - 沈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蘇教版教材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尋找生物的家園》遼寧省 - 沈陽
教材分析:
《尋找生物的家園》是蘇教版教材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里的首課,本單元依據《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中關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這部分內容來進行構建的,本單元主要是引導學生認識植物、動物以及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本課將學生的視角引入生物與環境的研究,借助剖析每種動物必須生活在合適的環境里這一基本事實,使學生發現生物對環境的依賴關系,揭示環境對生物的意義,并突出了同一環境中生物之間的合作關系和敵對關系。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從大處著眼,從具體現象入手,把地球生態這一比較復雜的概念化為一個個具體事例來研究。它在本單元起著重要的統領作用,又可為本單元其它課的深入研究做好了鋪墊。
2學情分析:
我校六年級的學生剛剛學完了三年的科學課程,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科學課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本課內容來自于生活,掌握本課的知識對于生活經驗豐富、思維活躍、求知欲強的六年級學生來說并非難題。因此,在教學時我努力為學生營造寬松、自由、愉悅的氛圍,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尊重個體差異,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生物棲息地的涵義。
2、知道生物對環境的依賴關系。
3、了解生物的伙伴和敵對關系,意識到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的重要性。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看相關圖片,能列舉生物依賴環境生存的事例。
2、通過呈現圖片和視頻資料,能解釋生物間的伙伴關系和敵對關系。
3、通過觀察、記錄,討論身邊的生物與生存環境的關系;能夠列舉事例解釋生物間的相互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非洲大草原中動物之間的關系”的活動中使學生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神奇,珍愛并善待動植物的生命,不傷害它們;
2、通過觀察、記錄,討論身邊的生物與生存環境的關系;列舉事例解釋生物間的相互關系,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神奇,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品質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4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知道生物離不開合適的棲息地。
教學難點
同一棲息地上不同生物之間的關系。
5教學準備:
SMARTKE課件、各種動物及生存環境圖片
6教材處理:
本課共四頁,可分四部分:
1、了解生物和它的生存環境;
2、了解棲息地的涵義;
3、探究一棵樹上的生物;
4、了解同一棲息地中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由于本課需要2課時完成,這節課內容也較多,加上現在季節的原因,我認為探究一棵樹上的生物這項活動現在開展不了,所以我準備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完成一、二、四部分的教學,第二課時帶領學生到野外探究一棵樹是哪些生物的棲息地,第二課時將會在六月份進行。我本次寫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7教法:
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行探究知識的能力,本節課內容采用“活動——點撥式”教學法,學生通過看錄像、教師提問、自主學習產生學習興趣,從而開展一系列的觀察、比較等活動,加上教師的適時點撥,自行了解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以及生物間的相互關系。這樣把學生的主動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有機結合,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既掌握了知識,又獲得了掌握知識的方法。
8教學過程
8.1第一學時
8.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尋找生物的家園》
(一)聽音樂課件出示圖片, 揭示 課題
1、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美麗的圖片,請欣賞!聽著美妙的音樂,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說說教師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對“家”生存環境的語言表達。
3、揭示課題。
活動2【活動】(二)、了解生物的生存環境
1.(課件出示企鵝.獅子.小鳥和海龜的圖片)
師:這些動物的家在哪里呢?(學生答后出示這些環境的圖片)
2.師:不同的動物生活在不同的環境里,那么在這些環境中,除了我們看到的動物以外,還會有哪些生物呢?它們為什么會生活在這里?
3.學生討論后匯報交流
(此環節教學旨在充分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對動物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里非常了解,但他們可能沒有思考過它們為什么生活在這里。因此學生所敘述的理由,僅僅是基于原有的觀察或生活經驗,并不是根據觀察或思考的結果,這就為開展下面的探究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教學基礎。)
活動3【活動】(三)了解棲息地的涵義
1.(課件出示四張自然風光的圖片)
師:觀察這幅圖片美嗎?你看到了那些景色?
2.學生小組討論,寫出生物和非生物的名稱,在活動記錄單上。
教師巡視指導。
3.集體交流匯報。
4.小組探究:這些生物為什么愿意長期生活在這里?這些自然環境為這里的生物提供了哪些生存條件?
5.小結:像這樣一種生物愿意長期生活在某個環境中,是因為這個環境為它提供了生存.生長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護所等條件這樣的生活環境被稱為生物的棲息地。
(給學生創設自由選擇的機會,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圖片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通過探究,理解棲息地的涵義;通過記錄,發展收集證據的能力;通過交流,發展語言表達的能力。學生對棲息地的認識不僅僅基于觀察,還基于思考,基于經驗和推理。在這樣的探究中,學生直接觀察到的現象和已有經驗相互配合,使自己的認識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活動4【活動】(四)了解同一棲息地中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1.(出示生物間合作關系和敵對關系的圖片)
提問:這兩組圖片中,這些生物間都有著什么樣的關系?
2.(出示生物間合作關系的圖片)
提問:圖上是什么動物?它們生活在哪里?能說說圖上的這些生物之間是怎樣合作生存的嗎?還能舉出一些其它生物相互合作生存的例子嗎?說說他們是怎么合作的?
2.小組合作學習
(這一部分內容緊承對棲息地的認識,要讓學生知道任何一種生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與別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從而體會到生物之間存在各種關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另外,能夠使學生知道在科學探究中,要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等整理加工,然后在此基礎上形成“生物間是怎么合作”的解釋。)
3.談話:大自然中的生物們都是這種合作的伙伴關系嗎?你知道還可能有什么樣的關系?
(出示生物之間敵對關系的圖片)
4.提問:它們之間為什么成為了敵對關系?你還能舉出其它敵對關系的例子嗎?老師也收集了一些圖片。
(從大處著眼,讓學生通過看錄像概括出同一棲息地里的生物存在著合作關系和敵對關系,然后,再依次從對具體生物之間的合作關系和敵對關系入手,通過教師點撥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認識怎樣合作和怎樣敵對,使學生加深生物和環境關系的理解。)
活動5【活動】(五)拓展與延伸
1.觀察書圖(非洲大草原)
出示思考題:(1)圖上有哪些生物?它們之間有哪些敵對關系?在這些敵對關系中,它們之間僅僅是吃與被吃的關系嗎?
(2)既然自然界中有這么多兇猛的動物,它們是弱小動物的敵人,那么我們是否應該消滅這些猛獸,而保護那些弱者?
(3)小組討論探究。
(這道鞏固練習是為了啟發學生關注真實的自然環境中敵對關系的復雜性,又為本單元后幾課學習食物鏈做好鋪墊。另外,還可以教育學生要珍愛并善待動植物的生命,不傷害它們。)
2.提問:學習了本課,你有什么收獲?
3.布置作業:課后搜集有關生物與環境的相關資料辦一份手抄報。
(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使學生加深對本課的理解,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也能體現各學科之間的整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