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尋找生物的家園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教材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尋找生物的家園》遼寧省 - 葫蘆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蘇教版教材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尋找生物的家園》遼寧省 - 葫蘆島
《尋找生物的家園》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尋找生物的家園》是蘇教版教材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里的首課,本單元依據《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中關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這部分內容來進行構建的,本單元主要是引導學生認識植物、動物以及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本課將學生的視角引入生物與環境的研究,借助剖析每種動物必須生活在合適的環境里這一基本事實,使學生發現生物對環境的依賴關系,揭示環境對生物的意義,并突出了同一環境中生物之間的合作關系和敵對關系。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從大處著眼,從具體現象入手,把地球生態這一比較復雜的概念化為一個個具體事例來研究。它在本單元起著重要的統領作用,又可為本單元其它課的深入研究做好了鋪墊。 二、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知道生物依賴環境生存;理解生物棲息地的涵義;了解生物間存在著的敵對關系與合作關系。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記錄,討論身邊的生物與生存環境的關系;能夠列舉事例解釋生物間的相互關系。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活動中使學生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神奇,珍愛并善待動植物的生命,不傷害它們;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品質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重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發現生物離不開合適的棲息地,揭示環境對生物的
意義。
2.難點:突出同一環境中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四、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對于科學課程的學習,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習科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本課內容來自于生活,掌握本課的知識對于生活經驗豐富、思維活躍、求知欲強的六年級學生來說并非難題。因此,在教學時我努力為學生營造寬松、自由、愉悅的氛圍,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尊重個體差異,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看一幅藍色的地球的圖片,提問:在地球的表面生活著許許多多的生物,這些生物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你知道嗎? 2、(播放一段視頻)了解生物家園的情況。
3、藍色的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園,每一種生物的家園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這節課,我們共同來探索它們的奧秘,去尋找生物的家園。(揭示課題,板書)
(二)了解生物和它們的棲息地,了解它們的生存環境。 1、你知道哪些生物,能說出它們的家園在哪里嗎?
學生自由發言
2、生物的家園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出示幾種生物生存環境的圖片,在這幾種環境中,生存著哪些生物,你知道嗎?
學生獨立完成記錄單中的列舉1、匯報。
3、不同的環境里生活著不同種類的生物,同一環境里,又生活著這么多同類和不同類的生物。
提出思考問題:它們為什么選擇這樣的環境作為自己的家園,并愿意長期生活在這里呢?
學生討論,匯報,找出環境為生物提供的生存條件。
4、引導學生總結,生物愿意長期生活在一種環境中,是因為這種環境為它們的生存提供了必需的條件。 (播放生物與環境的視頻)
6、小結:一種生物愿意長期生活在某個環境里,是因為這個環境為它提供了生存、生長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護所等條件,這樣的環境被稱為生物的棲息地。生物的生活離不開合適的棲息地。 (板書:棲息地)
(三)、了解同一棲息地生物之間的關系。
1、提出問題:同一棲息地上不同種類的生物可以生活在一起,它們會以什么樣的關系存在呢?
學生舉例說明所知道的生物間的伙伴合作關系和敵對關系。 2、出示圖片,學生自由解釋,詳細了解生物間存在的關系。 3、生物伙伴之間的相互合作關系和敵對關系是普遍存在的。 4、在倚強凌弱的敵對關系中,我們是不是應該去幫助弱小的一方呢?(不是)生物的生存有它們的自然規律,人類要尊重自然規律。 (四):拓展延伸:
1、了解生物會隨著條件的變化選擇合適的棲息地。 (播放動物大遷徙的視頻)
2、介紹瀕臨滅絕的和已經滅絕的生物。(切換PPT,播放課件) 通過這些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五):課后活動:
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片大海會成為眾多生物的棲息地,那么,一棵大樹呢?它會不會也是許多生物的棲息地?我們該怎樣去觀察呢? 課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找一棵大樹觀察一下,了解一棵樹上大約生活了多少種生物,分析它們喜歡生活在樹上的原因,以及各種生物間存在的相互關系。作好記錄。做溫馨提示:不要傷害小動物。
板書設計:
1、尋找生物的家園
棲息地: 合適的環境
生物關系: 合作、敵對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