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水和空氣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科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3認識水和空氣-安徽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科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3認識水和空氣-安徽省優課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了解水的形成,并知道水的特性。
2、讓學生懂得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
3、通過活動激發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求知欲。
2新設計
水是學生經常可見的,在他們現有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教學,對有關水的知識進行分類和梳理,并以此認識水的三種形態,并且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活動,使他們進一步用感官來認識水,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3學情分析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對認識事物的方法往往比較單一,他們還不懂得用多種感官去發現事物的特點,因此這堂課讓學生對觀察方法的運用意識的教育是關鍵,還要鍛煉動手操作能力,能夠讓學生養成合理的探究習慣。
4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水的基本特性
難點: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各種感官認識事物的能力。
5教學過程
5.1第一學時
5.1.1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了解水的形成,并知道水的特性。
2、讓學生懂得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
3、通過活動激發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求知欲。
5.1.2學時重點
知道水的基本特性
5.1.3學時難點
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各種感官認識事物的能力
5.1.4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神奇的水
1、播放打雷和下雨的聲音。提問:你們剛剛聽到了什么聲音?你們以前聽到的雨聲是什么樣的?(噼里啪啦、滴答滴答。。。) 你們知道雨水是怎么來的嗎?想知道嗎?
2、觀看課件(雨水形成循環圖) 教師:請小朋友一起安靜的、認真的觀察這幅圖,答案就在里面。 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 教師小結:雨水是這樣形成的---太陽熱烈的照射,地上的水受熱變成了水蒸氣,飄到了高空中遇到冷的空氣變成了很多小水滴,水滴聚集在一起變成我們看見的云朵,當云朵里的小水滴越積越多,承受不了重量,就從天空中掉落下來,這就是我們看見的雨。你們看,就像這樣。。。
(1)實驗:把海綿當做云朵,當云朵里的水分不多時,還很輕(讓幼兒感受海綿的重量)太陽(手電筒)照射下的空氣中充滿水分
(2)給海綿注入水分,當云朵中的水分聚集的太多時,就會太重,于是從天上落下來,這就是雨了。
(3)請個別小朋友體驗
(4)認識水的特性:通過比較水和牛奶,了解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 3、水的形態---冰
(1)教師:孩子們,水除了有液體、氣體的形態,還有其他形態,是什么呢?(播放課件)
(2)你們摸過冰嗎?有什么樣的感覺? 教師:水一經冷凍,就變成了冰。 (3)提問:冰又怎么變成水?
4、水的作用 提問:水這么奇妙,它有什么作用?(利用課件引導) 小朋友們,如果沒有了水會怎么樣呢?
小結:沒有水,生物都不能生存了,水非常重要,我們要珍惜水資源,不浪費水(循環利用的方法)
5、游戲部分
(1)游戲:把小朋友平均分成三組,在規定的時間內(音樂控制)讓每組幼兒輪流以接力的方式,用海綿吸水灌進水瓶里,看哪組收集的水最多,乒乓球浮起最高為勝(教師示范一次)
(2)小結:水可真神奇啊,有那么多不同的樣子,而且對我們的用處也很大,不僅可以喝,還可以清潔,現在還可以玩游戲,請小朋友們回家后再探索一下水還可以用來做什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