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面對經濟,全球化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2016年武漢市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大賽《面對經濟全球化》高中思想政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2016年武漢市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大賽《面對經濟全球化》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武漢市江夏區實驗高級中學
教學目標評論
知識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識記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和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形式;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實質、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影響以及發展中國家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
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要求著重培養學生辯證地、全面地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分析經濟全球化趨勢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帶來的挑戰,讓學生認識到,要應對這些挑戰,關鍵在于我們自身的努力,從而使學生樹立起努力學習、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努力奮斗的偉大志向,激發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2學情分析評論
本校為市級示范學校,所授課班級為高一文科重點班,班級總體學習情況較好.由于學生對經濟全球化已有很多感受,因此學生比較容易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含義、表現等知識。所以教師授課時作一班講解即可。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及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屬于重點知識,教師要做重點講解。
3重點難點評論
一、重點問題分析
1.如何準確理解經濟全球化
準確理解經濟全球化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教師在理解經濟全球化時,應該把握好四個方面的內容。
(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據說最早是由特·萊維于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教材采用了目前比較被公認的描述性定義: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2)經濟全球化的推動力。
為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教材沒有分析經濟全球化的動力。教師把握這個問題時,可以分別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角度入手。在生產關系方面,主要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擴張、資本的全球奔走以及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在生產力方面,主要是生產社會化與國際分工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以及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一方面,科技進步、勞動生產率提高,使商品的銷售客觀上需要拓展國際市場。科技進步為商品、勞務和資本的跨國界流動提供了物質技術條件,從而使這些經濟資源的流動由需要變為現實。尤其是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和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使國與國之間的聯系變得更為便捷,使資本能在幾分鐘內通過投資者在計算機上敲幾個鍵就完成跨國界的流動。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使發達國家率先完成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高新技術產業、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在西方國家占據了主導地位,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了發展中國家,使得以跨國組織生產為核心的新型國際分工、全球經濟結構調整得以完成。
(3)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如技術與信息全球化、消費全球化、規則全球化等,但教材只要求學生了解經濟全球化最主要的三個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
(4)經濟全球化的載體。
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查閱世界上一些大的跨國公司的發展情況,然后思考這些大公司為什么要在世界各地設立子公司。通過閱讀教材,不難看出:它們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國公司為了這一目的就要尋找“最有利的商品銷售市場”、“最有利的生產條件”。跨國公司的這種生產經營方式客觀上促進了資本、技術、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推動著國際分工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是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
2.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及我們的應對態度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及我們的應對策略,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在講授這一內容時,應該講清以下四個方面。
(1)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經濟運動。對這一觀點的理解,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發達國家具有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二是現代信息技術基本上由發達國家掌握,三是發達國家在世界市場上占主導地位,四是發達國家左右著國際經濟交往中的游戲規則。對這四個方面,教師可利用各種事例、數據加以佐證。
(2)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
教材在這一部分從三個方面說明經濟全球化具有推動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生產力發展的作用。一是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二是促進了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三是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這就是經濟全球化給我們提供的機遇。
(3)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教材對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它使世界貧富分化更加嚴重;二是它使世界經濟更加不穩定,尤其是威脅到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
(4)發展中國家的應對態度。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因為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者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以它對發達國家是利大于弊。對發展中國家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是把“雙刃劍”。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正確的態度不是反對經濟全球化,而是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迎接挑戰。
二、難點問題分析
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動力和因素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有其內在動力,同時也有一系列因素(包括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對其進程有這樣或那樣的影響。
對經濟全球化起根本作用的力量是生產力。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推動經濟走向全球化,最明顯地表現在生產工具的變革、能源的轉換以及交通運輸工具和基礎設施的現代化。特別是信息網絡拓展和催生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經濟全球化——感受篇評論
學生解讀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一名普通中國人手拿可口可樂,面帶微笑;談談自己所感受到的經濟全球化。教師簡單點評學生回答并導入新課。
活動2【講授】經濟全球化——知識篇評論
經濟全球化的含義、載體、表現和影響。此內容學生在課前已做過預習,通過小組搶答方式完成。
活動3【活動】經濟全球化——運用篇評論
教學活動滲透在教學各個環節。有連線活動,砸金蛋活動以及本節課的亮點環節:辯論賽。辯論賽是本節課的亮點也是本節課的升華,針對本框題教學重點“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展開,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對該知識點理解深刻,同時鍛煉學生資料查找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辨證思維能力等等。
活動4【練習】隨堂練習評論
隨堂練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面對經濟,全球化”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2016年武漢市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大賽《面對經濟全球化》高中思想政”,所屬分類為“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2016年武漢市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大賽《面對經濟全球化》高中思想政”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