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雨巷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一第2課《雨巷》吳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一第2課《雨巷》吳曉霞
雨巷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經由誦讀,感受詩歌的幾個特定意象,體悟其特殊意境。
過程與方法:用誦讀、想象、比較的方法,獲取獨特的感受。 情感態度價值觀:能體會詩人情感,有良好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1、感受理解諸多意象間的關聯。 2、詩歌意象的多元解讀。
教學方法:誦讀體悟法、聯想和想象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圖片展示江南、雨巷朦朧的景象,使學生對江南雨巷有初步的認識與體會,引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注意字音
彷徨(páng huáng)寂寥(jì liáo) 彳。╟hì chù)惆悵(chóu chàng) 頹圮(tuí pǐ) 2、學生談談自己的初讀體驗,整體感受詩歌。
師引導:你讀了這首詩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試著根據你的感受讀一下詩中的某一小節或某一句。) 請學生評價,并比較朗讀。 3、聽朗誦,再次試讀本詩。(配樂) 三、再讀本詩 :理意象、悟感情。
1、自由讀。是什么觸動你產生了這種感覺?
詩歌是依靠形象來傳達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組成了這一情境呢?你能否展開想象勾勒一幅“雨巷”中的圖景?
同桌交流,找出本詩的意象。
明確:雨巷、丁香姑娘、油紙傘……
(1)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意象雨巷(板書:雨巷)。作者小時候住在杭州大塔兒巷,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
準確來說,“雨巷”由兩個意象構成,一個是“雨”,一個是“巷”。
請同學們想象:①雨是什么樣的雨?(細雨,是春雨。)宋人秦觀在詞中這樣描繪春雨“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看來,春雨也是個惹人愁的意象,②而詩歌中的小巷又是什么樣的呢?(狹窄破舊的,有著“頹圮的城墻”,幽深、寂靜)③那么雨巷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冷漠、凄清、惆悵之感。)
(2)姑娘:你認為“我”希望遇上怎樣一個姑娘?她的頭發,她的眼神,她的身材,她的裝扮,她的腳步,她的氣質是怎樣的?
明確:其實我們是無從知道的,只知道姑娘是"丁香一樣的姑娘"。那么,丁香是那樣的。浚ò咨┒∠阈螤钕窠Y,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開在暮春時節,文人墨客常把它做為哀怨、愁怨的象征來反復吟詠。(幻燈片展示)唐代李商隱曾這樣描繪過丁香:“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唐中主李璟也說過:“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幻燈片展示)可見,丁香在古典文學中是個“愁品”,是柔弱的象征。那現在你們覺得丁香一樣的姑娘會是個什么樣的姑娘?
明確:美麗,高潔,結著愁怨,彷徨……
(3)這樣一位美麗動人的姑娘,我們都忍不住想看看她俏麗的臉龐,看一看她到底長什么樣?但是,我們能看得到嗎?
不能,因為這位姑娘肩上還撐了把--油紙傘。(板書:油紙傘)大家最早聽說過油紙傘是在哪個愛情故事里?
明確:許仙與白娘子的故事。
“西湖美景三月天 ,春雨如酒柳如煙”,許仙的一把紙傘承載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千年之戀。詩人是否也期待能邂逅一段情緣呢?
不知不覺中,油紙傘擁有了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已經定格為美的背景、美的點綴。
請同學們用優美的語言把 “丁香”姑娘、雨巷、油紙傘等意象組成一幅畫面。(配樂)
示例:象一幅微微泛黃的舊水墨畫,自在飛花、無邊絲雨之中,一個長發披肩的女子,從雨巷中裊裊走來,攜著一縷丁香花的幽香,載著一懷嫣然極致的心事,有嘆息,但不哀傷,有顧盼,但不凄然。
四、三讀課文:深入體會,把握主旨 1、“我”到底有沒有遇到丁香姑娘?
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可在詩中找出自己的依據。引導讀第一、第七小節。
明確:這只是“我”的想象,我站在雨巷中的神往。
2、那么,這個“姑娘”僅僅是姑娘嗎?有人認為“姑娘”就是“我”,有人認為“姑娘”相當于“我”心中的理想,還有人認為“姑娘”就是“姑娘”,沒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小組討論,派代表發言,其他同學做補充)
明確:(1)個人經歷: 一場天花給他臉上留下了片片瘢痕, 常常被當作取笑的把柄,詩人的性格從此變得非常沉郁。匿居松江期間,詩人對施蟄存的妹妹產生了愛慕之情, 但愛情之花終未結果。根據詩歌內容,姑娘就是姑娘,詩人當時22歲,說他沉醉于愛情,這是首愛情詩。
(2)結合時代背景,姑娘是我心中的理想。
寫作背景:這首詩寫于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處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與痛苦。
(3)有時候,抒情詩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詩人自己,詩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想象的補充。我們看姑娘是憂郁彷徨的,作者當時的處境也是憂郁彷徨,而且詩中多次出現“像我一樣”從這一角度說:詩人和姑娘是二位一體的,即:“我”是實實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來的我,另一個層面的我。 總結:
都說《雨巷》這首詩美:形式的音樂美;意境的朦朧美;情感的含蓄美。在我看來,它的作者戴望舒本身就是一種美,在它身上體現著一種略帶一絲憂怨的,苦苦追夢的執著美。 板書設計:
意象:雨巷 丁香 油紙傘
“我”? 姑娘(象征)
意境:凄清、憂傷、朦朧 作業布置:
賞析雨巷、丁香、油紙傘中的任意一個意象,寫一個小片段。 教學反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