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一語文《荷塘月色》武春梅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一語文《荷塘月色》寶安中學武春梅
依據學生學習特點、教材特色以及大綱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情感與態度目標: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悶的心境和潔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懷。(背景提示)
(2)知識與能力目標:欣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揣摩語言,體會語言的抒情性,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同時,學習本文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3)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師恰當的提升引導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語文課具有開放性。
〔說明〕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并重的教學理念。
1.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這是一篇寫景抒懷的散文。作者給我們描繪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美麗景象,語言優美、典雅。新的職業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在閱讀上的要求是:“在初中語文的基礎上,培養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了解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初步掌握欣賞文學作品的方法;感受文學形象,品味文學作品的語言及藝術手法的表現力,具有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編者正是按大綱要求把散文的閱讀與欣賞安排在職業高中語文第二冊第五單元,本文是第一篇課文,屬于精讀文,但對于本課,教師不宜過多地繁瑣地分析,點到為止。重在引導學生仔細閱讀,反復品味,領悟滲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獨運的構思,以及語言藝術的魅力。
《荷塘月色》屬于散文閱讀與欣賞課,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是典型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核心意義分析是教學活動的邏輯起點和歸宿,核心意義須通過審美形式表現出來.“教材是個例子”(葉圣陶語),《荷塘月色》這個例子既承擔落實本單元教學重點的任務,又承擔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從朱自清的《匆匆》到《威尼斯》,對語言美意境美有所領會,但由于我們的學生認識問題膚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閱讀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培養形成之中。見于此種情況、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