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力的合成和分解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物理部編版新教材課堂教學優質課比賽必修一第三章《3.4 力的合成和分解》劉(銅陵)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物理部編版新教材課堂教學優質課比賽必修一第三章《3.4 力的合成和分解》劉雙(銅陵市樅陽實驗中學)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目的 |
創設情境 引入課題 |
請兩名同學提水,前面用簾子遮住,請大家猜猜這桶水是一個人提起來的,還是兩個人提起來的? |
學生積極參與猜猜看 |
讓學生體會一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兩個或更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體會等效觀點。 |
新課教學 |
前面我們學習了重力、彈力、摩擦力以及牛頓第三定律和受力分析。我們知道一個物體往往受到多個力的作用,當物體受到多個力的作用時,怎樣來計算這個力呢?接下來我們翻開課本68頁,看一下問題。 一個靜止的物體,在某平面上受到 5 個力作用,你能判斷它將向哪個方向運動嗎? 如果我們能找到一種方法,即“用一個力的單獨作用替代兩個力的共同作用,而效果不變”,上述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你覺得這個力和被替代的兩個力會有怎樣的關系呢? 這5個力有什么特點? 一:共點力 共點力:幾個力如果都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于一點。 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事例是說明幾個力與一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 啟發引導同學找出這些例子的共性,給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 二:合力與分力 合力:一個力單獨作用的效果跟某幾個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分力:幾個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個力單獨作用的效果相同。 三:力的合成與分解 力的合成:求幾個力的合力的過程。 力的分解:求一個力的分力的過程。 那么如何才能求出幾個力的合力呢?也就是說合力與分力之間有什么關系?首先求一下同一條直線上的力的合成。 思考:互成角度的兩個力怎樣求合力?還能直接相加減嗎? 閱讀課本中相關內容,請同學們思考后回答:
四:實驗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 提出問題:(1)一個彈簧秤拉力的大小一定等于兩個彈簧秤拉力的大小之和嗎?
猜想和假設:可能分力與合力構成的平行四邊形有關系 實驗器材:方木板﹑白紙﹑彈簧秤(兩個)﹑橡皮筋﹑細繩 ![]() 設計實驗方案:能否利用桌上的實驗器材設計一個方案驗證我們的猜想呢?以小組為單位,思考討論交流提出你們的實驗方案。 (1)在桌上平放一個木板,在木板上鋪一張白紙,用圖釘把白紙固定好. (2)用圖釘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點(A點的位置應該靠近頂端中點),在橡皮筋的另外一端拴上兩條細繩,細繩的另外一端是繩套. (3)用彈簧秤分別鉤住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長,結點達到某一位置O. (4)用鉛筆記下O的位置和兩條細繩的方向,分別讀出兩只彈簧秤的示數(在同一條件下). (5)用鉛筆和三角板在白紙上從O點沿著兩繩的方向畫直線,按照一定的標度作出兩個力F1和F2的圖示. (6)只用一只彈簧秤,通過細繩把橡皮筋的結點拉到相同的位置O點,讀出彈簧秤的示數,記下細繩的方向,按同一標度作出這個力F的圖示. (7)探究這三個力的大小及方向的關系. 完成實驗,采集實驗數據 改變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再做兩次實驗,找出普遍規律 得出實驗結論:用表示兩個力的有向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這兩鄰邊之間的對角線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這就叫平行四邊形定則. 實驗過程要注意: ①選取彈簧秤調整零刻度,使用時彈簧秤與板面平行。 ②在同一次實驗中,橡皮條拉長的結點O位置一定要相同。 ③在滿足合力不超過彈簧秤量程及橡皮條形變不超過彈性限度的條件下,應使拉力盡量大一些,以減小誤差。 ④畫力的圖示時,應選定恰當的標度,盡量使圖畫得大一些,但也不要太大而畫出紙外.要嚴格按力的圖示要求和幾何作圖法作出合力。 ⑤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盤垂直。 提問:知道了二力合成,如果物體受到多個力的作用該如何處理? 思考:如果沒有限制,對于同一條對角線,可以作出多少個平行四邊形?也就是說,同一個力F可以分解為多少對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五:平行四邊形定則的應用 例題:某物體受到一個大小為32N的力,方向水平向右,還受到另一個大小為44N的力,方向豎直向上。通過作圖求出這兩個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作圖時的注意事項: (1)合力、分力要共點,實線、虛線要分清 (2)合力、分力的標度要相同,作圖要準確 (3)對角線要找準 (4)力的箭頭別忘畫 作圖法求合力比較麻煩,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 |
不能 相等 都相交于一點 學生思考列舉實際例子。 根據合力與分力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學生積極參與問答 1:兩次將結點拉到同一位置O處,使兩次橡皮條伸長的長度相同。 2:O點的位置、彈簧測力計每次的示數、對應細繩的方向。需要作出三個力的圖示。
動手操作,探究所提問題 仔細體會,與自己所設計的實驗比較,補充自己的不足 展示探究結果,總結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根據自己經驗與知識儲備,結合本節課內容回答老師問題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認真思考理解 可以根據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數求解合力F |
通過復習引入怎樣計算多個力的合力。 通過問題點題——力的合成 通過圖片引發學生思考,導入共點力的概念 通過列舉生活中的實例,進一步體會一個力可以與幾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同時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積極思考,領會合力、分力的等效替代關系。 促進學生對力的合成的概念的理解 解決簡單的二力合成的規律問題,引出互成角度二力合成,由舊知識引入新知識,并為下一步探究做鋪墊 提出探究問題 幫助學生理解實驗探究過程中的等效思想及探究實驗的設計 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及總結歸納的能力 加深學生對力的合成規律的理解,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學會科學探究方法,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 完善學生對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理解與掌握 對力的平行四邊形作進一步擴展 與“問題”部分相呼應 引發學生思考 為下節課力的分解做鋪墊 教師講解力的平行四邊形的畫法。 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
課 堂 小 結 |
一:共點力 二:合力和分力 三:力的合成和分解 四:實驗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 平行四邊形定則 五:平行四邊形定則的應用 |
||
當 堂 檢 測 |
有兩個力,他們的合力為0。現把其中一個向東的6N的力改為向南(大小不變),它們合力的大小、方向如何? |
||
布 置 作 業 |
書后練習題P71頁2、3題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