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五屆全國中學物理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五屆全國中學物理教師名師賽現場課視頻(南昌)高中組《庫侖定律》—許洪發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五屆全國中學物理教師名師賽現場課視頻(南昌)高中組《庫侖定律》—許洪發
§1.2 庫侖定律
一.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物理·選修3-1
二.教學目標
1.理解庫侖定律,明確定律的內容及適用條件;
2.領會“觀察電相互作用現象、建立點電荷模型、推測電力作用的決定因素并進行實驗驗證”的物理學研究方法。
三.重、難點分析
本節重點一是庫侖定律的得出,之二是庫侖定律的內容及適用條件。
本節的難點是進行定量靜電實驗的穩定性。
四.教學實驗器材
自制扭轉形變教具、自制定量探究庫侖定律實驗裝置、電子起電機等
五.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1.科學問題的提出 |
(1)演示實驗:探究影響帶電體間相互作用力的因素 問題①:影響帶電體間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有哪些? 問題②:看來帶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的問題還很復雜,它不僅跟帶電體間的距離r、帶電量q1、q2有關,還會受到帶電體自身的形狀和大小、電荷分布等因素影響。怎樣簡化一下這些因素,方便我們進行定量的實驗研究呢? (2)建立“點電荷”模型 當帶電體間的距離比它們自身的尺寸大得多,以致帶電體的形狀、大小、電荷分布等對它們之間的作用力的影響可以忽略時,這樣的帶電體就可以看做帶電的點,叫做“點電荷”。 問題③:通過問題簡化,我們引入了點電荷的理想模型來研究。利用什么工具去測出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 |
觀察實驗,思考并討論 思考并回答 結合問題①的結果進行初步建模簡化 領會物理學研究中理想模型的運用 思考 |
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明確影響帶電體間作用力的因素。 會在復雜問題中抓住主要矛盾,建立簡化模型進行研究 滲透物理學研究中理想模型的運用;明確實際帶電體在什么情況下能近似看成點電荷 |
|||
2.庫侖定律的實驗探究 |
(2)庫侖定律的實驗探究
利用Excel處理數據并得出結論 (3)結合自制形變教具,簡要介紹庫侖的實驗及庫侖扭秤 (4)檢驗F∝q1q2的假設 |
理解實驗裝置的工作原理 先觀察教師演示實驗并幫助教師記錄數據 然后分組實驗,各組進行合作探究 再進行實驗數據分析 了解庫侖扭秤的精妙設計 觀察演示實驗 |
師生進行實驗探究 介紹利用Excel處理實驗數據 簡要介紹 檢驗前輩物理學家的理論假設 |
|||
3.庫侖定律 |
庫侖定律: 真空中兩個靜止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與它們的電荷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的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1)適用條件:真空、靜止、點電荷 (2)量化關系: ![]() 靜電力常量:k = 9×109N·m2/C2 (3)作用力方向 |
閱讀,思考并討論,從適用條件、量化關系、作用力方向三個方面來理解庫侖定律 |
突出本節的知識重點 明確定律的適用條件 知道根據點電荷間相互作用力計算一般帶電體間相互作用力的思路 |
|||
4.習題 |
已知氫核(質子)的質量是1.67×10-27 kg,電子的質量是9.1×10-31 kg,在氫原子內它們之間的最短距離為5.3×10-11 m。試比較氫原子中氫核與電子之間的庫侖力和萬有引力的數量級大小。 (k = 9×109N·m2/C2 ,G=6.67×10-11N·m2/kg2 ,e=1.6×10-19C,) 問題:這樣的結果可以給我們哪些啟示? (在涉及微觀粒子的研究中,電磁相互作用比萬有引力相互作用要大得多,可以忽略萬有引力作用) |
練習 觀察、思考 |
運用定律解決實際問題 引導學生建立這樣的觀點:在涉及微觀粒子的研究中,電磁相互作用比萬有引力相互作用要大得多,可以忽略萬有引力作用。 |
|||
5.課后思考 |
課后思考題:從公式上看,當兩個帶電體之間的距離趨近于零時,似乎它們之間的作用力將變得無窮大,這種想法對不對?為什么? (這種情況下,兩個帶電體不能再看成點電荷) |
課后思考 | 再次明確“點電荷”的條件。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