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力的合成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物理人教課標版必修1-5力的合成-廣西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物理人教課標版必修1-5力的合成-廣西省級優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分力的概念;
2.掌握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會用作圖法和直角三角形知識求共點力的合力;
4.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探究的能力,歸納總結研究問題的方法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2.培養學生的領會處理問題的重要思想--等效替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能獨立思考,養成尊重事實,大膽想象的科學態度課科學精神
2. 通過學習,了解合力在日常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2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初步學習了力的知識,學過了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在高一前面階段又學習位移、速度等矢量,學習了力的圖示這些都對于本節學習起了良好的鋪墊作用,但畢竟矢量的運算還是比較抽象的,所以本節課從實驗入手,利用小組合作進行實驗探究,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實驗結果,另外,通過課件和問題引入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研究問題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力學的熱情。
3重點難點
重點:
實驗探究的方式分析歸納出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和平行四邊形定則的運用
難點:
實驗探究尋找求合力的方法。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引入新課
教師演示實驗:
用一根棉線穿過重錘提起來,用手握住棉線的兩端緩慢的拉開,觀察現象:棉線被重錘扯斷了。
師:為什么拉開一個角度繩子就會斷呢?學習本節課的內容就能解答了
活動2【導入】新課講授
從實驗入手,教師展示上端固定在木板上的橡皮筋,橡皮筋下端系有兩根細繩套,分別掛上兩個掛鉤,觀察到橡皮筋被拉開了,把它到達的位置畫下來,教師再用一個手將橡皮筋拉到剛才位置
師:手施加的力F與兩個掛鉤施加的力有什么關系?
生:作用效果相同
教師用課件引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并提出等效替代的思想
活動3【導入】實驗探究
1、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成
提問:初中已經學習過同一條直線上的兩個力的合成,請同學們回憶
課件分析引導學生得出:
同向F=F1+F2,方向與分力方向相同
反向F=F1-F2,方向與大的分力同向(F1為大的力)
2、互成角度二力合成
提問:如果兩個力不在一條直線上,而是互成一定角度時,它們的合力是否也是兩個分力的代數和或差?
探究一: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合力大小等于兩個分力代數和或差嗎?
課件投影讓小組思考討論幾個問題然后進行實驗探究
(1)、用什么方法找出分力F1、F2及合力F?
(2).怎樣才能保證合力F與兩個分力的效果相同?
(3)、實驗中需要記錄哪些數據?
(4).實驗步驟?
學生分小組根據現有的器材(彈簧秤、鉤碼)設計實驗,探究得出結論并展示結果:F≠F1+F2
教師總結:合力與分力的關系不僅跟大小有關,還跟力的方向有關。
探究二:互成角度的兩力合成的規律
同樣課件投影讓小組先思考討論幾個問題然后進行實驗探究
(1)、怎樣做才能記錄下力的方向?
(2).實驗步驟?
(3)、如何處理實驗數據?怎樣同時描述力
根據設計好的實驗方案學生分組實驗,老師巡回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指導解決。觀察所得的力的圖示,猜測F與F1、F2 之間可能遵循的規律。 引導學生猜想合力、分力連在同一個平行四邊形中,合力為平行四邊形的一條對角線。
活動4【導入】練習和小結
課件展示例題:力F1=45 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 N,方向豎直向上。求這兩個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讓學生完成并思考:1、大小一定的兩個分力的合力是如何變化的?變化范圍呢?
2、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如何求合力?
教師引出共點力,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
進行小結:談談本節課學到的內容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