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美在民間永不朽
所屬欄目:高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美版的高中美術鑒賞第十六課美在民間永不朽-甘肅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美版的高中美術鑒賞第十六課美在民間永不朽-甘肅省 - 隴南
第16課 美在民間永垂不朽——中國民間美術 一、 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民間美術是廣大農村勞動人民為滿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作,并在他們自己當中應用和廣泛流傳的美術作品。它與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在一些民俗活動中,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性格特征和審美觀念。根據學生的層次,可以有選擇的通過動手操作來體會民間美術的魅力。 二、 教學目標
通過講述、演示和欣賞使學生明確民間美術的基本概念,了解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形式、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以及民間美術的重大意義,豐富和發展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 三、 教學流程與教學資源設計 1、 教學流程圖
2、 教學資源
教師:多媒體課件 民間刺繡、面具、布藝各5件
毛筆及顏料 剪刀、彩色手工紙 磁石及卡片 社火戲服兩套
學生:剪刀、彩色剪紙 3、教學設計 教學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使用
一、如何界定民間美術
二、中國民間美術主要有哪些 三、請同學們欣賞關于民間美術的圖片并思考歸納分類。
四、提問,民間美術的藝術語言有什么特征?分組請同學們討論發言并總結。
五、如何理解民間美術的藝術語言?
六、請同學們跟著老師學習剪紙(傳統雙喜字剪法)來感受民間美術的魅力。
七、布置關于學生課后學習活動。本節課堂教學內容結束。
一、引入話題,把學生引入主題,增強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認識 請穿著社火戲服的兩位同學上講臺展示。問題:艷麗的著裝有沒有感到濃濃的節日氣息?生活裝會有這種濃厚的節日感嗎?
學生回答: 有過年的氣息。生活裝沒有這種濃厚
感。
問題:來自民間的色彩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
艷麗、質樸、粗獷。
問題:聽說過民間美術嗎?
學生回答:
聽過或沒有聽過
教師詮釋民間美術的概念。
朗讀并理解
播放相關圖片 二、感受中國民間美術的魅力及分類,促進學生對生活中質樸美感的發現、創作。
問題:中國民間美術主要有哪些分類?并提示注意總結歸納。
學生觀看幻燈影片 播放相關圖片
重復上個問題并在學生回答的同時將分類卡片貼在黑板上。
學生回答:
剪紙、年畫、刺繡、玩具
分別給每個小組發給一個布藝玩具。問題: 每件玩具有什么象征意義?
學生回答: (例)端午布玩具有避毒蟲叮咬之意
三、討論,開發學生思路。
問題:民間美術的藝術語言有什么特征? 學生回答: 寓意性、象征性 播放相關圖片 問題:如何理解民間美術的藝術語言?
簡述“剪花娘子”的藝術人生,引出對藝術語言的理解。 學生觀看幻燈片
播放相關圖片
四、通過師生操作剪紙練習,活躍課堂氛圍,進一步體會民間美術的魅力。
示范“傳統雙喜字”的剪法
播放相關圖片
教師巡回指導學生練習剪紙
學生分組練習“傳統雙喜字”的剪法 播放相關步驟圖片
將每組剪得又快又好的同學請上講臺演示他們的課堂作品并給予肯定。
其他同學一致好評
播放相關步驟圖片
五、寓教于樂,進一步活躍課堂氛圍 老師快速才藝展示,在黑板上用毛筆書寫“美”字
同學們一起展示自己的課堂剪紙作品
播放相關圖片 四、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通過《中國名間美術》這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敏銳
地發現樸素美的素材,能夠了解名間美術的分類、特點及創作手法,對民間美術能夠做簡單的評價,從而拓寬學生的審美思路,提高表達能力及創作能力。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我認識到,在課前準備時盡可能多的從學生角度出發,以課堂的實用性為主,問題的設置要以學生的實際能力為主,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去準備。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程度,讓課堂教學正真的以學生為主體,寓教于樂,使學生從快樂的課堂氛圍中,輕松的學到應掌握的內容知識,實實在在的體現新課程標準下學科課堂的實效性意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