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交通運輸方式,布局變化的影響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二節《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的影響》江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二節《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的影響》江西省優課
5.2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的影響學案
——以九江商業網點分布為例
【學習目標】了解交通運輸及其變化對商業網點密度和布局及商業中心的影響。
【學習形式】通過課前實地調查、課堂探究性學習以及課后拓展性思考讓學生充分了解交通運輸布局和變化對九江商業網點及北京商業中心的影響。
【學習過程】
一、調查研究:
①觀察圖中商業網點分布特點。
②探究形成山區和平原商業網點密度差異的主要原因。
結論:1.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密度的影響
二、研究性學習
地點:京九批發市場、九方購物中心、沃爾瑪和華東市場
方式:結合自身體驗及閱讀地圖
調查內容:商業網點的地理位置和周邊的交通狀況如何?選派一名代表陳述調查結果。
思考討論:影響這些商業網點布局和聚集的主導區位因素是什么?
結論:2.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位置的影響
知識拓展:1月13日,從潯陽區三產發展服務局傳來好消息:阿里巴巴與九江市政府正式簽訂“阿里巴巴·九江產業帶”項目合作協議,與阿里巴巴的首次牽手將會使九江電子商務發展走上一條“快速道”。
出謀劃策:為了更好地促進九江的商業發展,請你為阿里巴巴電商倉庫選址。
三、課堂活動:不同時期九江商業中心與交通的發展變化
過去:
現在:
未來:
結論:3.交通運輸布局和變化對商業中心布局的影響
四、情景創設
小城故事:石家莊原來不過是正定縣的一個小村莊,當初京漢鐵路修到正定縣城時,把車站往南遷了十幾千米,建在了石家莊。后來石德、石太鐵路又在這里與京廣線相交,石家莊成了重要的鐵路樞紐,城市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成為河北省的省會、商業中心,而正定縣城仍不過是座3萬人的小城。
追問:1、九江“米市”和“茶市”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2、石家莊的快速發展又說明了什么問題?
結論:4.交通線路的改變也常會引起集鎮的繁榮或衰落
課堂拓展:
江西第一橋:“魅力”耀長江 二橋的開通對九江商業網點布局將會有怎樣的影響?
新聞鏈接:隨著京九高鐵建成通車,九江的商業網點密度和分布又將會有怎樣的變化?對九江城市經濟發展又有何推動作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單元《交通運輸布局和變化》
5.2“交通運輸布局和變化的影響”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說明
一、教材依據
本教學設計依據為人民教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二),第五單元《交通運輸布局》第二節《交通運輸布局和變化的影響》第二部分:交通運輸布局和變化對商業網點的影響。
二、教學設計思想
本節內容選自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單元第二節,交通運輸是實現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運輸布局和變化,會直接影響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方面。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廣大地理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新理念、新思想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啟迪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在設計本節課內容時,始終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采用“調查研究”、“分組討論”、“探究活動”“案例分析”、“拓展聯想”、“課堂小結”等問題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教學設計中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重學習能力培養、重計算機輔助教學,以展示思維過程、掌握方法、發展能力為目標,充分體現課程的三維教育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結合實例和身邊的所觀所感理解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對商業網點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通過案例和實地調查分析體驗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對商業網點的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用所學的地理知識發現和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對商業網點的影響。
五、教學難點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對商業網點的影響。
2
六、教學方法
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教師緊密依據地理新課程標準:結合實例,分析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整堂課以學生活動貫穿始終,遵循從實例到歸納再到應用的過程,充分體現了地理新課程“身邊的地理”和“有用的地理”的鮮明特色。
七、教學準備
本課教學資源文字部分和地圖主要來自于課本,圖片和視頻從網絡上搜索獲得。課件主要是應用PPT格式制作,地圖和交通運輸線路利用谷歌地球,用作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
八、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運用資料
學生活動
教學方法和設計意圖
新課導入
【情景創設】九江是一座具有2200年的歷史文化名城,并以“四
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而著稱于世。但現如今米市和茶市的優勢地位大不如前,從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分析原因。
九江“米市”、“茶市”圖片
討論分析
導入新課
知識歸納
商業網點的概念
閱讀課本 學生明確概念
創設情境
教師扮演記者,進行課堂訪談:你家附近的交通狀況和商業網點是怎樣的?
谷歌地球展示廬山
腳下威家鎮某村地圖和九江市區廬山南路地圖
來自農
村和城市的兩位同學各自向同學們介紹商業網點布局狀況
讓學生切身感受山區與平原商業網點密度的不同
明確結論 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密度的影響
學生明確概念 分組討論
設問1:為什么山區商業網點密度遠低于平原呢?
商業網點示意圖
看圖思
考討論,得出結論
結合課文材料和實際理解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密度影響
承轉過渡 設問2: 商業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標志,在九江,有很多商業網點,
他們分布在城市的各個地方,那么
影響他們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結合身邊的地理導出新課
3
調查研究
分別說出圖中商業網點的分布位置
圖片
思考討
論并且總結發言
探索影響商業網點布局的不同因素
總結歸納 交通運輸布局對商業網點位置的影響
思維導圖和谷歌地球
討論發言
得出結論
拓展應用 出謀劃策:為了更好地促進九
江的商業發展,請你為阿里巴巴電
商倉庫選址。
新聞材料、圖片和谷歌地球
思考討論并選擇地點 進一步強化交通運輸布局和變化對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承轉過渡
商業中心的形成和布局,與交通運輸的發展和變化密切相關。
導出新課
分組討論 九江市的商業中心在哪里?你
知道以前是在哪里嗎?那么未來又
會怎么分布?
圖片、谷歌地球
閱讀材
料并討論完成
明確交通運輸發展和變化對商業中心形成和布局的影響。
承轉過渡 追問:九江的“米市”和“茶市”的興衰
導出新課
分組討論 九江“米市”和“茶市”因為
交通方式轉變而衰落,那么有些城
市也會因交通而發展起來。
通過同學們的討論得出結論
總結歸納 設問3:這些都說明了什么問題?
材料和圖片“小城故事”
閱讀材料,分析問題 結合補充材料了解交通運輸布局和變化對聚落興衰的影響
知識小結 板書提綱
復習回顧知識
課堂拓展 二橋的開通對九江商業網點布
局將會有怎樣的影響?對九江城市
經濟發展又有何推動作用?
圖片展示 討論分析 鞏固知識
新聞鏈接 京九高鐵建成開通之后,九江
的商業網點密度和分布又會有怎樣
的變化呢?
圖片和視頻《魅力九江》
展望美好未來
知識拓展
4
九、板書提綱
5.2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的影響(第二課時)
——以九江商業網點分布為例
山區——密度小 一、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密度的影響
平原——密度大
二、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位置的影響:交通最優
三、交通運輸對商業中心的影響
四、交通運輸對集鎮興衰的影響
十、教學反思
本節課利用多媒體和谷歌地球作為輔助教學,結合學生平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采用了大量翔實的案例、直觀的地圖和精美的圖片,形象而生動地分析了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商業網點密度、分布位置和商業中心及集鎮興衰的影響。在上課的時候沒有停留于表面的課件上,而是借助多媒體的視覺和聽覺效果更加形象直觀的進行了深層次的分析和學習,用探索思考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得出的一個接一個的結論,從而直達這節課的重難點,使學生反映積極,印象深刻,緊貼課標中“身邊的地理”的教育教學理念,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但在成功的同時,也存在著不足之處,主要是在上課的過程中由于內容太過豐富,教師講的時間偏多,而沒有留給學生足夠思考、消化和討論、展示的時間。而且在鄉土地理的教育上也應該再多涉及一些本土比如九江交通運輸的案例和圖片,如果有條件的話能夠帶領學生通過實地調查研究分析九江市的商業網點分布和變化可能效果和反響會更好。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注意備課不僅是備知識點還應該備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角度去透徹理解教材,爭取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