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服務社會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第七課第二框《服務社會》河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第七課第二框《服務社會》河南省優課
《服務社會》教學設計
教材來源:教育部審定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內容來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七課第二框題 主題:服務社會 課時:1課時
授課對象:八年級學生
目標制定的依據 1. 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課程內容第三部分“我與國家和社會”中“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的第六條“積極參與公共生活、公益活動,有為他人、為社會服務的精神。”
2.教材分析
本框題是八年級上學期《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勇擔社會責任”中的第七課第二框題,在第一二單元對社會生活、社會規則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開始引導學生意識到對社會承擔的責任,即在學習責任與角色同在,關愛他人之后,思想上和行動上進一步深入,引導學生積極奉獻社會,服務社會。同時,第四單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上升到對國家的責任。 3.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在經歷了初中一年的學習生活之后,身心日漸成熟,
視野更加開闊,更多地關注社會、國家生活。因而有必要讓學生在這個時期走進社會生活,了解社會規則,承擔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 目標
1. 通過圖片欣賞、分享交流,了解和掌握服務社會的做法。 2. 通過案例分析、現場模擬活動,理解服務社會的意義。 3.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增強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意識,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計思路
導入——視頻導入《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頒獎典禮》,引導學生思考服務社會的意義和做法,導入新課。
第一環節——服務社會我體驗,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結合圖片欣賞,整體感知服務社會的做法。
第二環節——服務社會我成長,通過“向道德模范致敬”和“愛心義賣”情景劇兩個活動,引導學生理解服務社會的意義。
第三環節——服務社會我踐行,通過圖片欣賞,引導學生掌握服務社會的做法。
第四環節——服務社會我策劃,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制定策劃內容,引導學生對本框題進行整體把握。
總結收獲 學習重點與難點
學習重點:服務社會的意義 學習難點:服務社會的意義
教法與學法 教法:
講解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擬法、提問法、討論法、研究法。 學法:
自主預習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擬法、交流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評價任務
1.通過圖片欣賞、分享交流,引導學生掌握服務社會的具體做法。(評價目標1)
2.通過案例分析、情景模擬活動,引導學生理解服務社會的意義。(評價目標2)
3.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制定策劃方案,引導學生增強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意識,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價目標3)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視頻《第六屆全國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頒獎典禮》 思考問題:通過觀看視頻,你有哪些感悟?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不管是黃大發30多年的執著修渠,還是黃旭華的愛崗敬業,都體現了多國家,對社會的服務和奉獻。對我們青少年而言,服務和奉獻社會有什么意義呢?又應該如何去做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學習的內容第七課第二框〈服務社會》。
二、展示學習目標
1.通過圖片欣賞、分享交流,了解和掌握服務社會的做法。 2.通過案例分析、現場模擬活動,理解服務社會的意義。 3.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增強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意識,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推進新課
(一)、服務社會我體驗
圖片欣賞
我校“重陽節敬老愛老”公益活動
慈善日捐款活動
思考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還見過或者參加過哪些類似的活動呢?
請與同學們分享你的感受。
學生列舉見過或者參加過類似的活動,總體感知什么是服務社會。 (二)、服務社會我成長
1、探究與分享之一——致敬道德模范
材料一:見義勇為道德模范——王峰
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陽市方城縣廣陽鎮古城村發生火災,租住在一樓的王鋒不顧自身安危與烈火搏斗,三入火海救人,為專業救援人員施救贏得寶貴時間。最終使20多名鄰居全部安全脫險。但他終因傷勢過重,于2016年10月1日不幸逝世。
材料二: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張全收
張全收,駐馬店市上蔡縣朱里鎮拐子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近20年來,張全收用自己的善心,捐資助學、敬老孝老、扶貧濟困、建橋修路,累計捐出善款2000多萬元,幫助農民工就業200多萬人次,為農民工帶來100多億元勞務收入。
閱讀材料,思考問題:
(1)我省兩位道德模范的優秀品質有哪些?
(2)結合課本,說說我省兩位道德模范的事跡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學生討論問題、展示成果,最后歸納到服務社會的意義之一:服務社會體現社會價值。 2、情景劇場
通過觀看情景劇,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依照課本81頁探究與分享的內容,分角色進行情景劇表演
《愛心義賣活動》,現場采訪參與表演的學生談收獲,觀看的學生談感受,歸納總結服務社會的意義之二:服務社會促進我們全面發展。 (三)、服務社會我踐行
圖片欣賞
思考問題:通過欣賞圖片,你認為服務和奉獻社會應該怎么做?
鄭州市環保公益活動
鄭州市進社區服務活動
鄭州市志愿者服務活動
中國青年志愿者標志的整體構圖為心的造型,同時也是英語“青年(YOUTH)的第一個字母Y;圖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鴿子的造型,與紅色的背景構成愛心圖案。
其寓意是中國青年志愿者向社會上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奉獻一片愛心,伸出友愛之手,面向世界、奔向未來,志愿服務的原則表現青年志愿者“熱心獻社會,真情暖人心”的主題。
志愿服務的原則:自愿參加、講求實效、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我校“我為保護環境做貢獻”活動
我校“交通文明崗” 活動
我校“重陽節敬老愛老”志愿者活動
通過圖片欣賞,引導學生總結務社會的做法之一是需要我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并采取步步深入的方式引導學生說出公益活
動的具體形式以及注意事項。
我校同學認真打掃衛生
我校同學努力學習
我校老師認真工作
通過以上圖片欣賞,引導學生總結出服務社會的做法之二是需要我們熱愛勞動,愛崗敬業。 (四)奉獻社會我策劃
微公益活動雖小,卻意義重大。請以小組為單位,試著制定一份活動策劃方案。
策劃方案內容:微公益名稱、活動主題、活動背景、活動目的、活動內容、活動要求。
受課堂時間限制,無法在課堂上完成策劃方案,因而提前布置本框題預習作業,提前完成活動策劃方案。
在預習完成策劃方案的基礎上,給予學生足夠時間討論交流,進一步修改活動策劃方案,并進行展示。
四、談收獲
引導學生學生總結本節課的學習收獲。 五、結束語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從知識上掌握了服務社會的意義和做法,也希望同學們從行動上進行落實,只有這樣,我們社會才會涌現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志愿者,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愛心,才會變得更加美好和諧。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授課過程中確實像預估的那樣做到了思路清晰,邏輯思維明確,同時發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較好地結合了學生身邊的生活。但在“奉獻社會我策劃”環節時,當堂設計、展示占用時間過多,可提前布置預習作業。 專家點評
本節課優點如下:
1、教學思路清晰,從整體感知出發,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設計本節課,邏輯性強。
2、討論、情景劇表演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教學中緊扣時政,緊貼學生生活,突出了生活性和思想性。 4、板書設計別致新穎,緊扣主題。
另本節課在展示成果時多給予學生一些展示時間效果更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