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重整河山,待后生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初中音樂九年級上冊《重整河山待后生》-南昌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音版初中音樂九年級上冊重整河山待后生-南昌市實驗中學
第二單元 說唱天地(第1課時)教案設計
一、教材分析
該課為人教版課標初中音樂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這個單元與八年級下冊《梨園擷英》相類似,通過選取較有代表性的作品、配以清晰的表演劇照、輔以簡明的文字解說來展示有代表性的說唱曲種的基本面貌,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能以較好的方式領略同為民族音樂文化瑰寶的說唱藝術的魅力。說唱藝術是說、唱、表三位一體的藝術,它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與語言緊密結合,表演者在簡單樂器的伴奏下或敘事或代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本單元通過引導學生欣賞有代表性的唱段,使他們了解京韻大鼓、有影響的說唱藝術形式。教科書上以知識板的方式提供了較多的文字解說,讓學生通過自己閱讀并結合所聽音響、所看畫面來加以體會。教材上不提倡在教學中過高要求學生,以此來打消部分地區師生的疑慮。我國各地區、各民族有著豐富的民間說唱藝術資源,師生在實施教學活動時,可以廣泛發掘、利用。
二、學生情況分析
九年級學生通過兩年的音樂學習,有了一定的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本單元所涉及的說唱音樂,很多同學都比較熟悉,有些還能哼唱一小段,這對完成本單元的內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1課時教學內容:
1、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 2、京韻大鼓《賀新春》。
教學準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有關“說唱音樂”的文字、教師準備鋼琴伴奏、音響資料。
三、教學目標
1、聆聽《賀新春》,了解京韻大鼓的基本風格特點。 2、學唱、背唱《重整河山待后生》,感受京韻大鼓的風格特點及基本的演唱技巧。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學唱歌曲,做到有感情地演唱,音準、節奏準確,咬字、吐字正確,氣息控制到位,并背唱。
2、難點:初步認識說唱藝術中語言與旋律的緊密關系。 五、教學過程
1、教師播放相聲、快板、二人轉片斷,讓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導出什么是說唱音樂(又稱為曲藝音樂,是說(白)、唱(腔)、表(作)三位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根據風格特點大致可把說唱音樂分為八大類:鼓詞類、彈詞類、魚鼓類、牌子曲類、琴書類、雜曲類、走唱類、板誦類。)
2、欣賞京韻大鼓《賀新春》,第一遍欣賞讓學生知道歌曲描寫了什么?歌曲表達了什么?(通過新春美好的描寫了祖國大地欣欣向榮的面貌,表達了中華兒女大展宏圖的豪情壯志)。第二遍欣賞讓學生掌握京韻大鼓的音樂特點(從語言種類、樂句字數、表演形式、伴奏樂器、唱腔等五個方面來分析)。同時掌握《賀新春》屬于說唱音樂哪個類別的——鼓詞類,從而導出把這種表演形式稱為——京韻大鼓(介紹)
3、學唱京韻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
(1)初聽聆聽歌曲,從對學生印象最深的的歌詞到作品的情緒、背景來理解歌曲的內涵。
(2)朗讀歌詞,通過對歌曲的理解及背景有感情的朗讀。 (3)再次聆聽,對歌曲分段分析,加深學生對歌曲的感情的處理,
(4)教師范唱,讓學生討論如何演唱才能抒發出歌曲的情緒?
(5)請學生跟鋼琴用 “U”模唱。練習切分節奏、空拍休止及音程跨度比較大和節奏密集的樂句。。
(6)帶上歌詞完整演唱,糾正學生不當之處。最后隨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學習鼓點節奏(互動)
X. X X X X X X X
教師在樂譜需要打節奏的地方標記出來,可讓學生隨音樂為其伴奏。
5、總結整堂的內容及說唱藝術對我國音樂文化的影響。 6、作業
課后分小組練習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體會京韻大鼓的音樂魅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