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飛翔的女武神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音樂九年級上冊《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片段》《飛翔的女武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音樂九年級上冊《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片段》《飛翔的女武神》
《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片段》《飛翔的女武神》
教學設計
課題:《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片段》《飛翔的女武神》 課型:欣賞課 年級:九年級
教材分析
1.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課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西樂擷英二》
2.教學內容: 《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片段》《飛翔的女武神》
3.教材處理:選擇本單元的《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片段》《飛翔的女武神》 《地獄中的奧菲歐》是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根據希臘神話改編、創作的一部輕歌劇。他在創作這部輕歌劇時,對劇情做了大膽修改,使悲劇變成了喜劇。時至今日,這部輕歌劇已很少上演,但這首序曲卻成為人們非常喜愛的一首樂曲。該序曲自始至終貫穿著歡樂的喜劇氣氛,節奏明快、流暢,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整部歌劇的調侃色彩。樂曲最后的《加洛普舞曲》和《康康舞曲》膾炙人口,表現了男女眾神得到奧菲歐帶他們去地獄的許諾,圍著酒神歡樂歌舞的情景。教材選編的就是這個片段。
《飛翔的女武神》選自德國作曲家瓦格納創作的樂劇《女武神》第三幕第一場中的前奏曲,表現了以布倫希爾德為首的九名女武神,騎著駿馬在云霄馳騁的形象。樂曲開始,弦樂與木管樂器演奏速度極快的顫音,以三個八度向上翻騰。旋律進行中,穿插小提琴急促的三十二分音符上行音階,形象地描繪了狂風暴雨。接著,由小號、圓號和長號演奏號角式的英雄主題。輝煌的樂聲栩栩如生地描繪出女武神在空中巡行時飄逸、瀟灑的形象以及輝煌場面,具有深厚的神話色彩和宇宙空間的感覺。這首作品是最能體現瓦格納音樂風格的作品之一。極具浪漫樂派音樂風格。
教學對象分析
1.知識技能:九年級的學生對教材中的音樂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學習上也有一定的認識,有一定的音樂欣賞能力。
2.學習能力:經過兩年多的的音樂教學,九年級的學生已具備有一定的識譜、歌唱等能力,但還需加強其創編、合奏等能力。
3.學習態度:學生在八年級已接觸過古典樂派的音樂,對古典樂派音樂特點有一定的了解,對教材上的音樂也不排斥。而老師本節課所選的兩首浪漫樂派的樂曲各具特色,組裝記憶法及不同主題的律動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因此學生的學習態度應該是積極的。 教學目標:
1.聆聽《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片段)》《飛翔的女武神》,在多元感官聯動中感受音樂特點,提高聽、記、唱、動、編、奏的能力。
2.積極參與欣賞活動,感受體驗浪漫樂派音樂風格。 3.知道輕歌劇及其代表人物與代表作品。
4.樂于與他人合作創編節奏型為第三主題伴奏,在多元感官聯動中體驗創編 與合奏的樂趣,展現個性與創造才能。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多元感官聯動中聆聽、感受、體驗浪漫樂派樂曲的音樂風格;創編節奏,體驗合奏;提高聽、記、唱、動、編、奏的能力。 教學難點:
創編節奏,體驗合奏。感受輕歌劇及浪漫樂派音樂風格特點。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二、 導入新課,欣賞《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片段)》 (一) 完整聆聽
1.這首樂曲給你帶來一種怎樣的感受?你能記住哪些旋律,能試著哼唱嗎? 2.哼唱旋律。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對音樂有個整體的感受,發展學生聽、記音樂的能力,并引出第三主題)
(二)聆聽《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片段)》第三主題
1.用組裝記憶法唱、背《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片段)》第三主題。
(設計意圖:利用組裝記憶法快速唱、背音樂主題,即老師不斷的唱該主題旋律,學生通過片段記憶將該主題旋律組裝完整,再任意擦除旋律片段讓學生繼續完整唱完主題旋律,直到完全擦除,從中考查學生是否真的能完全唱背旋律。)
2.認識康康舞曲。
3. 聆聽音樂作品,選擇與所聽音樂相符合的圖。 你熟悉的《康康舞曲》是哪個圖?它的速度、情緒?
(設計意圖:結合國家音樂質量監測的理念,讓學生通過選擇與所聽音樂相符合的圖感知音樂主題及結構、區分音樂基本段落。) (三)聆聽《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片段)》第二主題
1.熟悉旋律,隨樂律動。
(設計意圖:利用彈紙、抖動紙張隨樂律動,熟悉音樂)
2.聆聽音樂作品,選擇與所聽音樂相符合的圖。 當出現剛才的主題音樂時請隨樂律動,并聽辨它出現幾次?
(設計意圖:繼續感知音樂主題及結構、區分音樂基本段落。利用律動強化熟悉第二主題)
(三)聆聽《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片段)》第一主題 1跟琴學唱旋律。
2.隨樂模唱旋律,并律動。
(設計意圖:雙手用筆進行律動熟悉第一主題旋律。)
(四)創編節奏型,為《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片段)》第三主題伴奏
1.利用打擊樂器及身邊的音源分組創編節奏型。 2.各組展示節奏型。 3生、生.配樂合奏。
(設計意圖:在多元感官聯動中體驗創編與合奏的樂趣,提高學生聽、記、唱、動、編、奏的能力,展現個性與創造才能。) (五) 簡介作者奧芬巴赫、輕歌劇
1.奧芬巴赫(1819——1880) 法國作曲家,古典輕歌劇奠基人。創作了一百余部舞臺音樂作品。代表作有《地獄中的奧菲歐》《美麗的海倫》《霍夫曼的故事》等。
2. 輕歌劇 產生于19世紀中期的法國,源于喜歌劇和歌唱劇,其特點是:題材輕松,音樂通俗,具有諷刺性。
(設計意圖:從《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片段)》認識奧芬巴赫,感受輕歌劇的特點)
(六)在多元感官聯動中完整欣賞、體驗作品
不同的主題分別用不同的感官律動,再次感受、體驗音樂。
(設計意圖:三個主題用不同的感官律動再次感知音樂的結構與所聽音樂不同段落的對比與變化。鼓勵學生能夠用圖譜或其他形式表現音樂的旋律、結構及其音樂特征。)
三、 欣賞《飛翔的女武神》 (一)聆聽引子部分
1.聆聽音樂,請判斷以下哪一個圖示與音樂最吻合?音樂情緒? 2. 再次聆聽音樂,聽辨該段音樂由什么樂器組主奏?
(設計意圖:利用圖譜讓學生感受音樂并能聽辨是由什么樂器組主奏的。) (二)聆聽英雄主題
1. 這段主題音樂是由什么樂器組主奏的? 你有怎樣的感受? 請選擇一個詞:走、跑、跳、飛。
2簡介女武神。 3.隨樂律動。
(設計意圖:感受由銅管樂器組演奏出具有輝煌音樂色彩的英雄主題,知道該主題是表現女武神英武的形象,并隨樂律動、熟悉主題音樂。) (三)在多元感官聯動中欣賞、體驗作品片段
1.你認為該音樂特點是嚴謹、典雅、端莊還是強烈、自由、奔放?音樂流派屬于古典樂派還是浪漫樂派?
2.隨樂律動,感受音樂風格。 3.互動:學生陳述選擇的原因。
(設計意圖:從欣賞作品片段中感受浪漫樂派音樂特點。) 4.在對比中探究浪漫樂派特點。 古典樂派 浪漫樂派 標題
多是無標題音樂
提倡音樂的標題性
內容題材
內容以謳歌人的精神和 反映自然界的美
以古代傳說和神話、幻想故事 為題材。偏重于幻想的題材
情感 嚴謹、典雅、端莊 抒發內心的主觀感受
音樂
嚴謹、典雅、端莊
突破古典樂派的限制,使音樂創作得到了新的發展。
強烈、自由、奔放
代表人物
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
瓦格納、奧芬巴赫……?
5.聆聽兩段音樂,聽辨其各屬哪個樂派。
(設計意圖:將八年級所學的古典樂派與浪漫樂派進行對比探究,加深學生對浪漫樂派的認識。最后通過聽辨考查學生是否掌握兩個樂派特點) 四、 小結、布置作業、下課
課后收集其他浪漫樂派的代表人物及其音樂作品;繼續了解兩部作品的劇情及聆聽其他音樂;認識瓦格納、樂劇。
教學反思
1.因為本節課是錄像課,學生有點緊張、拘謹,不夠放松、自然。 2.組裝記憶法能夠很好的刺激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快速唱背《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片段)》第三主題,并為自己能夠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中迅速唱背旋律感到快樂。為了增加難度,老師特地寫錯一個節奏,讓學生去發現,但大部分學生在唱時并沒有發現,直到學生上臺為旋律補寫小節線時才發現問題,從中可以發現學生的識譜能力還不是很好。
3.結合國家音樂質量監測的理念,讓學生通過選擇與所聽音樂相符合的圖感知音樂主題及結構、區分音樂基本段落,鼓勵學生能夠用圖譜或其他形式表現音樂的旋律、結構及其音樂特征的教學方法比原來的教學方法更好、更有效。
4.為《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片段)》第三主題創編節奏型時,由于時間關系,第三組的節奏型奏得不是很整齊,有待提高。而且大部分學生只顧奏好自己的節奏型,而忘了要唱旋律。
5.最后的完整欣賞《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片段)》如果分組分主題律動,學生就不會因為要換筆、紙而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景,而且學生也會更留意自己的主題什么時候出現,對音樂的關注度會更高。
6.輕歌劇的概念,學生能從音樂中感受到,而且記得比較牢。
7.欣賞《飛翔的女武神》時,由于時間關系,沒有完整欣賞全曲,主要讓學生感受引子與英雄的主題具有強烈、自由、奔放的浪漫樂派音樂特點。引子的旋律線條能夠讓學生很容易的感受到它的音樂情緒。由銅管樂器組主奏出的英雄主題具有飛與英武的音樂形象學生也能很好的感受到。
8.從與古典樂派的對比中探究浪漫樂派的特點,能夠鞏固舊知識、加強掌握新知識,學生能更好地感受到浪漫樂派的特點。
9.最后的聆聽兩段音樂,聽辨其各屬哪個樂派,能夠很好的檢驗學生是否真的體驗到了兩個樂派的特點。當學生回答有誤時,他們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
10.課堂的留白及課后作業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