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卡門序曲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音樂人音版九年級上冊《卡門序曲》天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音樂人音版九年級上冊《卡門序曲》天津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卡門序曲》
課
型
欣賞
學科 音樂
年級
九 教材
人民音樂出版社 九年級上冊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指導思想:根據《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引導學生親自參與演唱等實踐活動,適當地運用觀察、比較和練習等方法進行模仿,積累感性經驗,為音樂創造和表現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根據初中學生生理、心理漸趨成熟,參與意識增強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教學活動。
理論依據:依據建構主義的音樂教學模式即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促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發展。
教學背景分析
學生情況分析:九年級學生參與意識和交往愿望增強,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途徑增多,在學習上形成了自己初步的經驗,表達感情的方式日益豐富。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 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在實踐中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知,增加對序
曲、回旋曲式的認識。
(二) 了解作品曲式結構及各段主題旋律、節奏特點,視唱C段主題旋律。 (三) 知道法國作曲家比才。
教學重點:記憶音樂主題,把握音樂要素特征。 教學難點:通過多種實踐活動感受與表現音樂。
教學 階段
教 學 內 容 師 生 互 動 達 標 意 圖
導
入
欣賞演奏片段
師:演奏《西班牙斗牛士》片段
生:猜猜樂曲的曲名
通過欣賞教師現場演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為進入教學主題作準備。
感
師:在西班牙斗牛是十分高雅的藝術活動,現在我們欣賞另一首和斗牛活動有關的作品《卡門序曲》。
教師講解:什么是序曲。 欣賞全曲。
生: 談談樂曲帶來的感受。不同學生可能存在
落實知識目標:
認識序曲。 教師引導學生
感受、鑒賞《卡門序曲》全曲,不同觀點。 師:介紹作者。
留下總體印象,為后面逐段聆聽做好準備。
師:引導學生感受A段。 生:總結旋律特點并 想象情景
師:引導學生總結音樂要素特征
生:拍手體驗節奏特點 模唱旋律
師:演奏兩種不同效的旋律(連奏與斷奏) 生:嘗試用跳躍的音符演唱,體驗歡快熱烈效果。
通過聆聽、拍手、模唱的實踐操作,使學生走
進音樂,加深音樂體驗,增加音
樂探究興趣。 引導學生用比
較分析的方法,
感受連音與斷音的不同效果。
師:感受B段音樂,比較A段與B段的變化?
生:1、用手當做節拍器感受A、B段速度沒有變化
通過音樂要素
的比較來分析樂曲,使學生感
受、理解音樂所
表達的情緒。
析
整體欣賞音樂會序曲版《卡門序曲》
2、總結得出節奏變化 導致音樂效果的變化 3、用手拍打B段節奏 4、想像B段音樂描繪的音樂場景
師:引導學生欣賞C段音樂 生:1、聆聽C段
2、模唱旋律
3、聆聽并思考C段主旋律出現了幾次 4、兩次之間有什么區別 5、視唱樂譜
師:請觀看歌劇中的《斗牛士之歌》,熟悉斗牛士形象。 生:扮演斗牛士表演
通過通過聆聽、
模唱、視唱音樂使學生更深層次地體驗音樂,
比較主題兩次出現在旋律和音樂形象塑造
上的區別。
發揮學生創造
性,通過扮演實踐,深入理解人物及音樂特點。
師:引導學生完整欣賞音樂會版《卡門序曲》思考A主題共在分段分析之
后,再次整體感知作品。
出現幾次。 生:分組使用彩紙展示作品結構。
師:介紹回旋曲式。
彩紙展示生動
顯示作品結構,
同時考驗同學對主題的掌握情況
落實知識目標。
整體欣賞歌劇序曲版 《卡門序曲》
生:思考與前面版本的不同,結尾的一段的情緒特點。
師:音樂與劇情吻合,介紹歌劇的悲劇性劇情。
拓寬學生視野,了解不同版本及序曲對劇情
的暗示作用。
課 堂 小 結
師:就本課隨堂小結, 對今后的學習提出 期望。
為今后的學習
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教學反思
本課設計以教師演奏導入,迅速吸引學生注意,直接走入學習主題。 在《卡門序曲》的學習過程中,為加深學生對主題的印象,每個主題都需要反復聆聽,但每次聆聽都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運用了不同教學手段,使學生參與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有效地避免了學習的枯燥感。
本課的教學思路采取了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的布局,從最后整體聆聽的反饋效果看,基本達到教學目標,學生能熟悉主題,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并從中得到美的享受。
關于本課需要改進的意見,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教師的教態還要再從容一些,親和力還應進一步加強。
2、音樂教師語速、語調的最佳狀態是能與所講不同音樂段落的節奏、情緒相契合,如何更好利用教師語言把握課堂節奏、調節課堂氣氛是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