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join us
所屬欄目:初中英語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外研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8B M10U1 I hope that you can join us one day.廣東省 - 佛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ening of a fire.
- 1 - 一. 教學內容分析(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本課取自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語八年級下冊第十模塊第一單元。本模塊的話題是廣播,介紹
了電臺、廣播節目和播音員的工作內容等。本節課是第一單元的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里,學生已經學習了新聞的類型,通過抓取關鍵詞來辨析所聽的新聞類型,通過新聞導演陳歡帶領玲玲和Tony參觀北京電臺,了解到一些有關廣播和電臺的知識。在模塊八和模塊九已經全面學習了賓語從句。本節課,主要是給學生進行新聞廣播的話題拓展,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校園開放日,校園籃球賽等),聯系最近新聞熱點(中國華為5G技術,高考,端午節),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教授新聞播報的目標語言,并讓學生進行校園廣播新聞的話題實踐,在播報新聞過程中,能夠自如地使用賓語從句和其他的英語表達。
二. 學生分析(Analysis of students):
學生來自我校八年級電子書包班,學生綜合能力相對平均,有良好的學習基礎,上課積極思考,主動發言。對小組合作學習有長時間的訓練,基本每一個模塊都有一節話題實踐課,對小組角色扮演比較熟悉。學校廣播站在開學初招募了一些中文播音員和校園記者,班上有少部分同學參與面試,最終有兩人成功加入學校廣播站的隊伍,因此部分學生對校園廣播這個話題比較熟悉,能夠為學習本課知識打好堅實基礎,也能為最后的語言輸出做好鋪墊。
三. 教學目標(Teaching objectives):
1. 語言能力:通過學習新聞播報的目標語言,掌握新聞播報的語言知識并在真實語境中整合性運用,小組
合作制作一個校園廣播新聞播報。
2. 學習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問題的思考與討論,新聞播報目標語言的輸入和輸出等活動提升學生合作
學習的能力。
3. 思維品質:通過對新聞廣播知識的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能夠對一些新聞 理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在小組制作校園新聞廣播中,創造性地運用語言。 4. 文化品格:
(1) 讓學生通過一條美國新聞視頻,了解中國華為5G技術領先全球,增強文化自信;
(2) 讓學生談論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高考,校園文化等,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具備傳播中華
優秀文化的能力。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ening of a fire.
- 2 - 四.教學重難點(Key points and potential difficult points):
重點:學習廣播新聞播報的具體內容。
難點:小組合作制作一次校園廣播新聞播報并展示。
五.教學方法(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情景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問答法
六.教具(Teaching aids):
多媒體設備、電子書包、課本、學案
七.教學過程(Teaching procedure):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的
教學反思
復習舊知 課前熱身 (5分鐘) 1. 讓學生瀏覽有關課文
內容的思維導圖; 2. 播放課文視頻;
3. 核對學生思維導圖的
答案。
1. 瀏覽思維導圖; 2. 觀看課文視頻; 3. 口頭完成復習課文內容的思維導圖。
讓學生復習上一節課所學內容,為這一節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導入話題 發散思維 (10分鐘)
1. 總結課文中有關“如何成為一名播音員?”的兩點要求;
2. 提問:If someone wants to be a presenter, what other qualities should he/she have?
3. 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簡單反饋;
4. 播放有關“華為5G技
術領先全球”的視頻; 5. 引發學生對“華為5G技術領先全球”新聞的思考;
6. 介紹文翰中學廣播站正在招聘英語播音員和
1. 小組討論:If someone wants to be a presenter, what other qualities should
he/she have? 2. 回答小組討論的問題; 3. 觀看有關“華為5G技術”的視頻; 4. 小組討論:
What is this piece of
news abou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piece of news? What quality does the
presenter have? 5. 回答小組討論的問題。
1. 導入有關“主持人”的話題; 2. 通過觀看有關“華為5G技術領
先全球”的新聞視
頻,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并增強他們對國家的文化自信; 3. 輸入有關華為5G的新聞內容,為之后的語言輸出奠定基礎; 4. 通過提出小組競賽任務,激發學
生的學習熱情和
對學生提出的有關“主持人”其他品質的觀點,在黑板上以brain-storming的方式畫出,能夠讓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也能更加激勵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努力學習,友善待人等。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ening of a fire.
- 3 - 記者的消息,并且提出本節課的小組競賽的最終任務——制作一個校園廣播新聞播報。
學習興趣。
初步理解目標語言 (5分鐘) 1. 讓學生找出課文中的新聞播報用語并進行解釋和說明;
2. 要求學生模仿課本中的新聞播報用語,進行
1-2句話的新聞播報;
3. 對學生的新聞播報進行簡單反饋和糾錯。
1. 回歸課文,初步感知新聞播報用語;
2. 模仿課本中的新聞播報用語,進行1-2句話的新聞播報;
3. 針對不同的類型的新聞,小組討論并嘗試進行新聞播報。
讓學生初步了解和理解新聞播報用語并能進行簡單模仿。
如果時間充足的話,準備更多不同類型的新聞,能夠讓學生多多嘗試,對之后的語言輸出有更大幫助。
深入理解目標語言 (10分鐘) 1. 播放校園新聞的視頻; 2. 待小組核對完選句填空的答案后,再進行反饋;
3. 更加深入、全面地講解
新聞播報用語,包括播音員如何開始新聞播報,如何連線記者,如何播下一條新聞,記者如何進行采
訪,記者如何結束播報,播音員如何結束播報。
1. 觀看校園新聞的視頻; 2. 根據校園新聞視頻的內容完成選句填空,并小組討論核對答案;
3. 小組討論“How to make a news report?”的六個問題; 4. 舉手回答“How to make a news report?”的六個問題。 5. 自己深入理解新聞播報用語。
1. 引發學生對身邊校園新聞的興趣;
2. 調動學生想要
參與新聞播報的
濃厚興趣;
3. 搭建腳手架,讓學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并理解新聞播報用語,為接下來的語言輸出奠定堅實基礎。
在學生討論“How to make a news report?”環節,給予的時間不夠,可以
嘗試讓學生先進行討論
總結,再給予反饋,效果可能會好一些。
小組合作 綜合運用 (6分鐘) 1. 分發3條新聞紙; 2. 提出新聞播報的評價
標準;
3. 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
作;
4. 解答部分學生在準備過程中的疑問。
1. 小組長分發新聞角色卡;
2. 小組長布置具體任務; 3. 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和練習,制作一次校園新聞播報。
1. 把所學的新聞播報用語運用到
實際中去; 2. 提升小組的合作學習能力。
如果時間充裕,希望能給各個小組更多的準備時間,才能讓他們準備更加充分。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ening of a fire.
- 4 - 小 組 成果展示 (9分鐘)
1. 對各小組的表現進行簡單的反饋和糾錯; 2. 頒發本節課的獲勝小組。
1. 小組上臺展示,其他小組觀看并評價; 2. 祝賀獲勝小組。
1. 把所學的新聞播報用語運用到實際中去; 2. 提升小組的自信和集體榮譽感。
因為課程時長的關系,對各小組表現的反饋還不
夠到位。在時
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從語音語調,語法,小組合作,脫稿等方面進行反饋。
家庭作業
小組合作把學校最新的新聞寫成新聞播報稿并用平
板錄制下來,下節課分享。 把本節課所學內容運用到實際生
活中去。
八.教后感想
在本節課的實際教學中,順利完成了預設的各項教學任務。根據英語核心素養理論,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接受水平,我從本單元課文中“播音員”的兩句新聞播報用語出發,采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課堂任務——校園廣播新聞播報,極大地激發了小組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尤其是當看到我制作的校園新聞視頻時,驚喜之情和羨慕之情溢于言表。
遺憾的是,一節課的時間總是有限的,因為時間的關系,最終只有3個小組進行展示,這有些許的遺憾。在下一課時,我會讓未來得及展示的小組先展示并給予更多的反饋。本節課結尾的頒獎“小插曲”,證明各小組有著非常強烈的集體榮譽感,這讓我非常驚喜。但也讓我反思自己,在上課時需要注意各種小細節!
學校廣播站也計劃在下學期增設英語播音部,希望班上的孩子們能夠大膽自信地參與其中,把英語這門語言真正地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真正提升自己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九.板書設計
Module 10 On the radio
Unit 1 I hope that you can join us one day. (the second period)
G1: G2: G3: G4: G5: G6:
1. I hope that...
2. Can you tell us what...? 3. We’ve just heard that... 4. We don’t know who.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