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葉與光合作用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生物北師大七年級上冊《葉與光合作用》成都石室中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生物北師大七年級上冊《葉與光合作用》成都石室中學
【課題】七年級上冊 第3單元 第5章第1節光合作用 第4課時葉與光合作用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描述綠色植物葉片的基本結構,說出表皮、葉肉、葉脈的結構組成及特點。
2、概述葉片與光合作用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二、能力目標
1、學會觀察并繪制植物葉片橫切結構裝片,進一步熟練顯微鏡操作方法。
2、根據葉片光合作用的功能特性,推測葉片的結構組成。
三、情感目標
1、在了解葉片結構如何與光合作用功能相適應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2、在觀察活動中,養成善于思考、推導的品質。
【教學重點】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教學意圖 |
導入 |
通過前面光合作用發現史以及四個光合相關實驗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如: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產物、場所? 追問:就場所而言,葉綠體是在植物的任何部位都有嗎? 因此我們說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那么除了富含葉綠體外,葉還有哪些結構與完成光合作用有關?本課繼續學習 |
回憶之前所學 思索回答(主要在葉) |
承上啟下 引入新課 |
學生認識表皮的結構 學生認識葉肉的結構 |
展示一個綠蘿葉片,提出:根據結構層次一章所學知識,葉作為器官主要是由哪些組織構成?這些組織存在于葉的什么位置? 你認為葉綠體主要存在于哪些組織細胞中? 是否存在于表皮? 表皮有哪些特點?表皮上有什么特殊形狀的細胞?氣體是如何進出葉片的?需進行觀察 老師展示菠菜葉表皮顯微圖,說明上表皮氣孔少于下表皮。 板書表皮結構 指出葉綠體最有可能集中于葉肉中,到底是不是像我們推測的一樣?眼見為實,需要觀察。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顯微鏡進行葉切片觀察 投影展示學生繪制的橫切結構圖,并進行結構分析 |
看葉回答 保護、營養、輸導 表皮、葉肉、葉脈 回顧表皮細胞的觀察結果 學生分析原因 氣孔分布在下表皮,減少水分的散失。 學生邊顯微觀察迎春葉橫切永久切片,邊繪制自己看到的。 觀察回答 明確上下層葉肉的結構區別 |
由葉綠體主要存在于葉的哪個組織?引起學生思考并觀察迎春葉的橫切切片,得出表皮和葉肉的結構特點。 通過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分析,進一步鞏固結構功能相統一的特點 |
學生認識葉脈的結構 |
通過學生繪圖展示,引出葉脈結構。 葉子光合所需要的水怎么運來?制造的營養怎么輸送出去 介紹葉脈的結構,并板書。 |
學生了解葉脈輸導組織,導管篩管的區分 |
由圖形入手,學生認識到葉脈的結構。 |
葉的橫切結構模型展示 圖片展示特殊葉片結構 |
學生加深直觀了解 學生了解特殊環境下葉片結構的異同 |
||
總結 |
結合板書,師生共同總結葉片的結構及其與光合作用相適應的特點。 |
|
便于整體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落實學習目標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