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借物寓意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2課借物寓意_甘肅省 - 慶陽(教學設計)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八年級美術上冊第三單元
第二節《借物寓意》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中國花鳥畫“借物寓意”的理念,體驗寫意畫的筆墨情趣。
2、掌握中國畫基本的用筆、用墨方法。
3、感受中國畫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情感,體會中國寫意花鳥畫的藝術魅力。
過程與方法:對作品的“賞析──評述──觀察──比較──示范──實踐──練習──評價”等方法體會用筆用墨“借物寓意”表達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本課通過學習,使學生感悟到中國畫的“借物寓意”的思想、體會寫意的魅力,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中國畫基本的用筆、用墨方法。
教學難點:借物寓意的真正含義。
三、教學策略
本課教學采用“作品的賞析──評述──觀察──比較──示范──實踐──練習──評價”等方法對花卉蔬果寫意畫的學習,了解國畫通過筆墨表達情感的方法,進一步體會國畫的造型理念。理解畫家在運用筆墨技法描繪物象的同時,借助作品抒發情感。
教學中通過賞析與評述、觀察與比較、體驗與練習三個活動讓學生循序漸進的理解和運用寫意的方法借物寓意表達情感。
教學時,教師在課前畫一些花卉蔬果的小范畫利于學生參考。實踐時教師當堂示范,直觀的方法學生易于接受,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寫意畫的技法。同時通過欣賞精品有效提高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和創作能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發揮藝術天地和展現學生自我個性的藝術舞臺。
四、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含過程與方法)
設計目的和說明
導入階段
欣賞中國花鳥畫中的名家名作,梅蘭竹菊荷花等題材及教師作品欣賞。
師:欣賞齊白石作品《祖國萬歲》 (課件展示圖片)1955年國慶的時候畫的。
提問:1.畫中植物學生們認識嗎?
2.畫面畫的是萬年青,題款是“祖國萬歲”,這有什么聯系?
生:齊白石用萬年青來表達是象征欣欣向榮的祖國。“祖國萬歲”點名主題。
生:借萬年青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生:筆墨簡略,色彩奪目。
師:大家的評述真是精彩!齊白石在這幅畫中運用了寫意畫的常用手法“借物寓意”來表達對祖國的愛。下面我們共同研究吧!(出示課題)
通過欣賞、評述齊白石的作品,引導學生對國畫的“借物寓意”的理念有一個了解。
發展階段
(一)師:中國畫的借物寓意是指畫家將個人的“意”依托在具體的“物”上,“物”便有了某種象征的意義。再加以藝術夸張給人以豐富的啟迪與聯想。如畫家喜歡表現的“四君子”,同學們知道是哪四種植物嗎?
生:梅、蘭、竹、菊。
生:梅花──歌頌不怕困難的精神
蘭花──高潔的君子
竹子──君子的氣節
菊花──清高拔俗的君子(課件展示圖片)
師:觀察、比較說說在造型上有什么區別,特點?(二)師:欣賞、評述清代 吳讓之《蔬果圖》
提問:1.畫面畫的是什么?(口頭表述)
2.怎樣用蔬果的形象和筆墨表現情感和寓意?
生:畫的是柿子和白菜。
生:畫家借用漢字的諧音,將柿子寓意“事事”。白菜寓意“清白”。
生:作品運用勾勒和沒骨技法,色彩淡雅。
生:是一種直接的借物寓意的方法。
師:畫家的是通過蔬果形象表達一種士大夫的清廉品質。
(三)教師示范:
1、 用筆的基本方法:中鋒用筆,側鋒用筆,逆鋒用筆,拖鋒用筆。
2、 用墨的基本方法:墨分五色即“焦、濃、重、淡、輕”。中國畫除了借物寓意還追求筆墨情趣。如《荷花》的畫法。
欣賞教師畫的寫意荷花作品。
生:觀看教師演示,感受用筆、墨的技法,學習寫意畫的畫法。
師:示范寫意荷花的畫法。
示范、講解──用大筆在清水中濕潤后蘸中墨,畫荷葉的前部。
按荷葉的結構依次向內心畫,由外向內運筆,完成整張荷花,補畫葉梗、花梗、花朵、花蕾。點花蕊及水槽、浮萍,落款,根據畫面需要而定。
師:同學們畫時可以創意用墨。
發揮媒體作用采用直觀的方式引發學生興趣,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學生賞析提供素材。
通過欣賞、討論、交流畫家作品與實物照片的活動,讓學生了解中國畫的造型、構圖的特點。
通過展示教師作品和教師示范,給學生直觀的感受,讓學生了解用筆、墨的技法和“借物寓意”的表現方法。
通過不同荷花畫法的欣賞、評述,感受不同的畫風,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體會中國畫的“借物寓意”。
實踐創作
教師: 巡視指導
學生:分別完成一幅花卉、蔬果寫意畫的練習。
在互動中加深對中國畫“借物寓意”的理解。教師進行適當引導,提高示范的有效性。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與動手嘗試的創作欲望。
展示與評價
請同學展示自己畫的作品,學生可以隨意地欣賞他人的作品,指出不足和優點。
教師評畫要鼓勵學生的創新精神,對學生作品中的“新”“奇”“特”的閃光點加以科學準確的評價。
師:同學們畫的真不錯。大家對國畫的借物寓意;有了一定的理解與掌握。
利用多種方式多角度評價,使學生受到不同程度的肯定,讓每位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課后拓展
課下查閱清代畫家朱耷的資料及作品,深層次理解國畫的“借物寓意”。
國畫生根于中國文化,希望學生繼承和發揚。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