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灰雀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灰雀》安徽省 - 滁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灰雀》安徽省 - 滁州
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
《灰雀》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
本文講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里尋找一只不見了的灰雀,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深受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這個故事體現了列寧的善解人意以及對男孩的尊重。
通過言語和行動的描寫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展現事件發展進程,是本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選編這篇課文,主要是要學生認識到列寧對兒童的愛護,教育學生要愛護鳥類動物。
學情分析:
文章故事情節簡單,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基本能了解課文的梗概,但對剛上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卻不是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內涵。文章篇幅較長,難讀的句子和詞語較多,學生理解課文有一定的難度。此外,列寧的循循善誘是隱含在列寧對鳥兒不見了的著急和擔心之下的,學生也不容易領會,所以在揣摩人物心理,體現人物品質環節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需要老師巧妙引導,加以體會。 教學目標:
1.認識“胸、脯”等10個生字。會寫“雀、或、肯”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體會列寧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 4.初步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
教學重點:小男孩每次回答時心中的想法。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列寧高超的育人之道。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2.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3.疏通生字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寫字,理解詞語。 教學難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交流,談話導入
導入:孩子們,在奇妙的動物世界中有很多可愛的動物,其中有一類動物是鳥類,你最喜歡什么鳥呢?
1. 指名說自己喜歡的小鳥。 2. 能加上描寫鳥特點的詞嗎?
3. 導入課題,板書課題。(學生書空寫課題) 4. 出示圖片,了解灰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文中的這幾只灰雀是怎樣的呢?請你們打開課本,自由讀一讀,并用“——”畫出來。。
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難讀的詞語和句子多讀幾遍,不懂的字詞圈出來。
1. 讀了課文,你覺得這是怎樣的灰雀? 2. 出示圖片:認識灰雀。
3. 出示文中描寫灰雀的文字,說說抓住灰雀的哪些方面來描寫? (板書:顏色、動作、歌聲)
師:如此可愛的灰雀怎能不?(板書:惹人喜愛)
4. 課文還交代了什么?(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
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
①簡介列寧。
②重點引導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事件”。(老師適時引導) 三、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1.本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得?(按時間的順序) 引導: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 2.按照時間的順序劃分段落: 第一部分:(1自然段) 第二部分:(2-10自然段) 第三部分:(11-13自然段) 7.試著用一句話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自然段)列寧非常喜愛公園里的三只灰雀。
第二部分:(2-10自然段)其中一只灰雀不見了,列寧與小男孩進行對話,詢問灰雀的下落。
第三部分:(11-13自然段)灰雀回到樹林,小男孩低著頭。 四、疏通字詞,掃清障礙
1.出示生字、詞,不同形式認讀。 2.指導寫生字。(雀、或、肯) 四、課后作業
1.完成課后的生字。 2.熟讀課文和二類生字。 板書設計:
26. 灰雀
顏色 動作 歌聲 惹人喜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