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小羊兒要回家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三年級音樂下冊第六課小小羊兒要回家-山西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音版三年級音樂下冊第六課小小羊兒要回家-山西省 - 太原
《小小羊兒要回家》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以《小小羊兒要回家》這首歌曲為學習主題,學生通過準確的換氣,不同的力度,教師設計的和聲來表現歌曲的情緒。能用樸實的感情、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
2.運用指讀、聽音默寫、節奏卡回顧之前學過的節奏,有順序的掌握“全音符”的讀寫。在復習、新授的過程當中提升穩定音高,內心聽覺,音響記憶,固定節拍對位,調式體驗等能力。
3.在學唱《小小羊兒要回家》以及聆聽《天邊》感受內蒙民歌的風格,在音樂中體會人與動物、大自然的密切關系,激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學重點:
運用指讀、聽音默寫、節奏卡回顧之前學過的節奏,有順序的掌握“全音符”的讀寫。在復習、新授的過程當中提升穩定音高,內心聽覺,音響記憶,固定節拍對位,調式體驗等能力。
教學難點:
以《小小羊兒要回家》這首歌曲為學習主題,學生通過準確的換氣,不同的力度,教師設計的和聲來表現歌曲的情
緒。能用樸實的感情、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1.誰能給老師一個標準音“6”的音高?(使用音叉檢測)生一個人唱,師在鋼琴上彈出標準音“6”,大家一起唱。(用音叉檢測個別學生,高還是低,讓學生說出)。
2.把6當成3,同時唱出1。唱出五聲調式音階:12356(為F調的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做準備)。 二、復習歌曲:
1.師在黑板上出示“字母譜”音梯,并在上面指出《蒙古小夜曲》這首歌曲的旋律。(內心聽覺)
2.找出節奏卡貼至黑板。(同學們已經建立了穩定的音高概念)
3.師生唱出旋律并復習學過的節奏X,XX,X-,并引出“全音符”,讓學生默寫出來。強調時值(四拍子)“全音符”動作。
4.師吹奏陶笛帶領生一起唱《蒙古小夜曲》。 5.總結:剛剛聽到的是“內蒙民歌”《蒙古小夜曲》。 三、學唱新歌:
1.出示《小小羊兒要回家》曲譜,跟隨伴奏唱旋律,讓生發現相似地方。(師全曲貫穿“強拍動作”,并在全音符的
地方做出“四拍子動作”)。
2.師加教唱動作逐句教唱(注意音準和“換氣”)。 3.跟隨伴奏演唱歌曲(加動作)。 四、唱好歌曲:
1.二次跟隨伴奏,師生分樂句。
2.三次跟隨伴奏,師男女生分樂句(疊加和聲)。 3.四次跟隨伴奏,分配“馬蹄鈴”,增加表演效果。 五、拓展:
1.聆聽臺灣高音王子“楊培安”演唱的搖滾版《小小羊兒要回家》,推薦大家課后聆聽50年代香港歌手“張露”版《小小羊兒要回家》,想一想:這些臺灣香港歌手演唱《小小羊兒要回家》中的家指的是(?)
2.聆聽內蒙風格歌曲《天邊》結束課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