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起跑線上的奧秘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起跑線上的奧秘》濟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起跑線上的奧秘》濟南
《起跑線上的奧秘》教學設計
濟南市歷下區盛景小學 石莎莎
教學內容:本節課是以“PBL下的小學數學圓的復雜的問題教學”為研究的大方向。針對問題與新課標理念的要求嘗試運用PBL教學理念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以" PBL”理論為基礎,對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確定起跑線”為項目載體,設計教學,展開教學實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田徑場以及環形跑道的基本結構,學會綜合運用圓的周長等知識來計算并確定400 m跑的起跑線。
2. 使學生經歷觀察、計算、推理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抽象、推理等基本的數學思想。
3. 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增強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重點:通過對跑道周長的計算,了解橢圓式田徑跑道的結構,能根據所學知識解決確定起跑線的問題。
難點:綜合運用圓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探究起跑線的設置與哪些因素有關。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卷尺 橢圓式跑道結構圖 學習任務單 計算器
教學過程:
1.創設問題情境,確定驅動問題。
播放100米、200米、400米、800米比賽視頻,引導學生發現生活問題:為什么100m運動員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200米、400米、800米運動員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
【使學生通過對起跑線位置的關注和思考,明確本節課的內容。】
2.實地測量橢圓式田徑跑道的長度、共享資源,分析驅動問題。
(1)項目選定-了解跑道相關知識如田徑跑道的結構。
明確:半圓形跑道的直徑是如何規定的以及跑道線的寬在這里忽略不計等問題向學生作具體說明。
(2)在教師幫助下,學生選定方法及所需工具,小組分工,選出組長。明確項目分工,制定詳細的測量跑道周長的活動計劃。
(3)在教師指導下,開展實地測量每條跑道長度項目活動,如果方案不可行,則再次搜集資料,分析問題,對方案的可能性進行討論。
【例如:在學生用計步法測量第一跑道長度后,發現測量數據與實際誤差較大,及時調整研究方案。】
(4)作品展示-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后,課上匯報研究成果。從而明確以下信息:
①兩個半圓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圓。
②各條跑道直道長度相等。
③每圈跑道的長度等于兩個半圓形彎道合成的圓的周長加上兩個直道的長度。
【雖然實地測量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同時測量還可能會產生誤差。但學生獲得實地勘察,動手測量,數據分析的機會,更進一步體會到實地直接測量彎道長度操作困難,以及只需測量一條直徑,其它彎道直徑根據前一道彎道直徑加兩個道寬便可求出的便捷之法。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后初步認識了測距輪這種測量工具,拓展了課外知識。】
(5)根據測量數據說明每條跑道長度不一樣,若運動員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不公平。
【提出本活動的核心問題:各條跑道的起跑線應該相差多少米?即如何確定每條跑道的起跑線。】
3.深入探究驅動問題。
(1)根據學生測量數據制定表格。
(2)通過讓學生分析觀察跑道直道長度、兩個半圓形跑道的周長以及跑道的全長,從而計算出相鄰跑道長度之差,初步感知各跑道的總長度的差別。
【在計算相鄰兩條跑道長度之差時,既可以把每條跑道內側跑道線的長度分別計算出來,再相減;也可以分析出相鄰跑道的長度比較中,哪些部分是不變的,哪些部分是在變的,從而發現相鄰兩條跑道長度之差就是兩個同心圓周長之差。】
4.發現新驅動問題,解決問題。
(1)200m賽跑中的跑道起跑線應如何設置?
(2)800米賽跑中的跑道起跑線應如何設置?
小結:已知400米和200米起跑線的位置,在此基礎上,對于800米賽跑中的跑道起跑線學生推理出每往外一個跑道,起跑線就要提前5π米。
(3)結合學生自身比賽跑步的體會,介紹關于800米起跑線和黃金跑道的知識,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問題解決不應止于解決某個具體問題,而應在此基礎上引發進一步的思考。經過以《起跑線上的奧秘》為主題的項目化學習,孩子們在聯系實際、發現問題、小組合作、探究展示等方面有了明顯的進步。】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