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面積的初步認識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面積的初步認識》山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面積的初步認識》山東省優課
《面積》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材61-62頁例1、例2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身邊的實例(事物)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最合適,能用正方形作單位表征簡單圖形的面積。
2.經歷用不同圖形作單位度量面積的過程,知道確定面積單位的方法,培養初步的度量意識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主動探索的精神,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度量意識的培養.
教學準備:小方格(黑板貼)、學具(小圓片、正方形)、課件。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引入“面”這一概念)
師: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咱們男生和女生來個比賽,請雙方各派一名代表。 說任務:這有一個小方格,把它涂滿顏色,這塊大黑板,也涂滿顏色,請兩位同學選任務。
師:老師的要求是不看誰涂的好,咱們比一比誰涂的快,開始!
師:誰贏了?太棒了,首先完成了任務,涂的真快!看男生好像有點不太情愿,說說為什么?
生:我們涂的比女生涂的大。
師:有道理,所以男生輸的一點都不丟人,男生涂的面比女生涂的面大的多。同學們通過剛才的游戲有了自己的思考,非常好。他們的面是不一樣大的。方格的面比黑板的面小。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了通過游戲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也能通過這一游戲活動讓學生感受物體有面而且面有大有小,為認識面積作好準備。) 二、理解面積的意義
1. 物體的表面(引出面積這一概念)
師:剛剛我們提到了面,那我們身邊的物體有面嗎?誰能找一找?(示意舉手) 生舉例。你能來摸一摸嗎?
預設:舉例到數學課本或者是面比較多的物體(數學書只有這一個面嗎?每一個面都讓學生摸一摸)
師: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物體,你能摸一摸它們的面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物體的表面,通過摸一摸的活動,使學生感知物體的表面。通過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例,使學生認識到物體不止有一個面。豐富對面的認識。)
師:人們平時說的時候習慣說物體的表面。
師: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 師舉例:看,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積。墻面的大小就是墻面的面積。誰還能舉例說一說。 生舉例
師表揚:說的太完整了!
(設計意圖:教師結合實例,揭示面積概念,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讓學生舉例說一說,用豐富的實例,幫助學生建立面積的概念。) 2. 圖形的面積
師:看,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以前學過的一些平面圖形,請一個同學上來給大家指一指它們的面積在哪,(生上來)其它同學在下面用手勢比劃一下。 課件演示哪是這些平面圖形的面積?誰的面積最大?誰的面積最小?
師表揚:同學們真棒,看來同學們對面積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下面老師想來考考大家了,有信心能答對嗎?
三、比較面積大小,引發認知沖突,確定面積單位 1.觀察法
師:課本封面的面積和課桌面的面積哪個大? 生:課桌面的面積大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出來的或者說一個課桌上能放好幾本數學書。
師:一眼就看出來了,在數學上這種直接用眼睛看出來的方法我們叫它觀察法,
板書:觀察法。 2.重疊法
師:我們再來比一比,老師這兒有兩張長方形紙片,你能比較出它們面積的大小嗎?
生:藍色或者一樣大,
師:觀察比較困難了,怎么辦呢? 生:放到一起比一比
師:剛剛同學們用到了一個很好的方法,重疊法。板書:重疊法。
(設計意圖:通過比一比的活動,進一步認識觀察法與重疊法這兩種比較方法,同時在比較中產生認知沖突,為激發用度量的方法進行比較奠定基礎。) 3.探討度量單位,培養度量意識 (1)激發度量的意識
師:老師這還有一組,你能比較出他們的面積的大小嗎? 生:粉色的面積比藍色的面積大。 師:到底哪個大?怎樣來驗證一下呢? 生:重疊
師驗證:從右邊看好像藍色的大,從下面看好像粉色的大,看來重疊的方法也不能比較出他們面積的大小。還有什么好辦法嗎? 預設1:極限思想,重疊后把多余的部分撕下來繼續比
師:太棒了,這真是個好辦法,可是老師不想破壞這兩張紙片,而且有的物體是撕不動的。還有什么好辦法嗎? 預設2:用直尺量一量 師:量哪? 生指。
師:同學們,這里量的是紙片的什么? 生:長度
師:對,我們比較的是它們的面積,如果能夠量出它們的面積就好了,能用什么來量一量呢?
出不來就小組討論一下。
預設三:學生直接說出來可以用其它物體來測量一下面積。
師:哦,直接比比不出來,這個同學找了一個好朋友來幫忙,用這個物體做單位來測量,看那張紙片上擺的多哪個面積就大。這種方法怎么樣? 生:很好
師:除了**我們還可以用什么量呢? 生:橡皮、硬幣、手指蓋等等
師:太棒了同學們,想到了這么好的辦法。 (2)學生自主探究,體驗度量的方法
師:老師這還有小正方形和圓形,我們可不可以用它們來量一量? 師:想親自動手測量一下嗎?老師給大家準備好了
信封里有剛剛看到的2張長方形紙和一些小圖形,操作之前先聽清要求。 1.小組合作,任選一種小圖形在2張長方形紙上擺一擺、數一數來比較它們的大小
2.比完后小組內說一說比較的結果。 (3)交流反饋,確定度量單位 學生展示 方法一:
生:我們組選擇正方形來測量,藍色卡紙上一行擺了7個,擺了兩行,一共14個正方形。粉色卡紙上一行擺了5個,一共擺了3行,一共15個正方形,我們的結果是粉色長方形的面積大。 方法二:
生:我們組選擇圓形方形來測量,藍色卡紙上一行擺了7個,擺了兩行,一共
14個圓形。粉色卡紙上一行擺了5個,一共擺了3行,一共15個圓形,我們的結果是粉色長方形的面積大。
師:看,同學們選擇了兩種圖形做單位來測量,都比較出了它們面積的大小,太棒了!老師有一個問題,你認為用哪種圖形作單位來測量更合適?為什么? 生:小正方形,因為小正方形擺起來沒有空隙。 生:比較飽滿
師:你的意思是沒有空隙? 生點頭。
師:同學們說的很有道理,和數學家們都想到一塊去了,國際上也規定用小正方形作面積單位。
師:當我們用觀察法和重疊法都比較不出來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用面積單位來測量,這可真是個大收獲!
(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經歷用不同圖形作單位度量長方形面積的過程,在拼擺的過程中體驗單位的價值和選擇面積單位的依據,通過比較感受正方形作面積單位的合理性,認識正方形使最合適的面積單位。) 5.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師:下面圖形的面積各是多少?請完成練習紙。兩個半格是一格。 生:15個正方形,16個正方形,27個正方形
師:同學們真棒,不僅確定了正方形作為面積單位,還能夠數出圖形面積的大小,下面我們稍作休息,再來玩個游戲怎么樣? 男生女生數格子游戲。
師:男生一組,女生一組分別數一數你看到圖形的面積,全體趴在桌子上,聽到老師的口令再起來。
男生看,數。教師手勢不要出聲。 女生看,數。教師手勢不要出聲。 師:誰看到的面積大? 生:男生/女生 師:想知道結果嗎? 生:想
師:一起看 生:一樣大
師:為什么會這樣? 生: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樣。
師:面積單位太重要了,看來我們不止要確定面積單位的形狀,還要統一它的大小。所以國際上對面積單位進行了統一,想知道國際上有哪些常用的面積單位嗎?想知道這些面積單位是怎樣規定的嗎?那么這部分內容請同學們課下去自學一下課本63頁,下一節數學課和同學們一起交流。 四、 練習
1. 2.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都有什么收獲?誰能來說一說?
師小結:今天咱們學習了什么是面積,還知道應該用面積單位來測量面積。其實
不光是面積,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是不是也是這樣。想要知道它的長度,我們可以借助長度單位來測量,有多少個1厘米就是幾厘米。像這樣的單位還有很多,下課同學們可以去找一找,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