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呼吸與健康生活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科學的教材重構——以《呼吸與健康生活》為例_成都市鹽道街小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科學的教材重構——以《呼吸與健康生活》為例_成都市鹽道街小學_教學設計
2.2 呼吸與健康生活
【教材簡析】
通過前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人體進行呼吸其實就是一個氣體交換的過程,呼吸包含呼氣和吸氣。本節課中學生通過對不同狀態下呼吸次數進行統計和分析,理解呼吸功能與身體健康的關系,引發對健康生活的思考。
聚焦板塊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出問題“我們在不同狀態下,呼吸會發生什么變化”。探索板塊主要是學生通過統計、分析不同狀態下的每分鐘的呼吸次數,發現運動可以改變人的呼吸次數,用可靠的數據來說明人體運動量越大,呼吸次數增加得越多。通過閱讀資料,了解到呼吸的過程其實就是氣體交換的過程,知道運動后呼吸增加的原因是為了加快氣體交換,保證正常的生命活動。在研討板塊,學生通過分析交流認識到人運動后會加快呼吸次數,知道鍛煉可以增加肺功能,使我們人體更健康。同時通過測量脈搏初步了解伴隨著呼吸次數的改變心跳也會隨著改變,明白人體的器官是協同作用,共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拓展板塊,通過資料閱讀明白肺是人體氣體交換的“中轉站”,這個中轉站的大小是可以通過鍛煉增加的,所以經常鍛煉有利于身體健康。
【學情分析】
學生在平時鍛煉的過程中,已經有了這樣的經驗:劇烈運動后呼吸會變得急促。甚至有的學生就已經知道了運動量越大,呼吸會愈急促這個規律。但是,對于有些活動也會減緩呼吸需要教師點撥,而對于用確切的數據來證實自己的感受是學生沒有經歷過的,且正確的測量呼吸次數對于學生來說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
1.學生通過資料閱讀,知道呼吸是進行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體進行氣體交換的“中轉站”。
2.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知道人體運動量越大,消耗的氧氣會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吸入更多的氧氣。
3.學生通過拓展閱讀,知道肺的功能大小是可以改變的,經常性鍛煉可以使我們的身體更健康。
科學探究目標
1.學生在人體活動對呼吸影響的活動中,能及時地記錄數據,并能對數據進行初步的分析。
2.學生在人體活動對呼吸影響的活動中,能根據不同活動對呼吸次數的影響,提出合理的解釋。
科學態度目標
1.學生能夠耐心、細致地完成測量活動,并在活動中相互交流,相互協作。
2.學生在科學探究中能針對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或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學生通過拓展活動,了解呼吸與健康生活之間是有關聯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通過統計與分析不同狀態下呼吸次數的變化,理解呼吸功能與身體健康的關系。難點:學生通過統計與分析不同狀態下呼吸次數的變化,理解呼吸功能與身體健康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師:計時器,教學課件,班級記錄表(一張白紙)。
每個小組:1瓶250毫升澄清石灰水,2個燒杯,1根吸管,1個針筒。
【教學過程】一、聚焦:揭示課題(預設2分鐘)
1.引出主題:看圖片,在不同的狀態下,我們的呼吸會發生什么變化呢?二、探索:人體活動與呼吸(預設25分鐘)
【活動一、不同狀態人體呼吸次數】 [材料準備:每人1張記錄表] 一、安靜狀態
1.提問:人在安靜狀態下一分鐘呼吸幾次呢?學生推測。
2.講解呼吸次數測量方法。提示:1)閉上眼睛,邊扳手指邊數呼吸次數。2)一吸一呼加起來3)放松心情正常呼吸,不要刻意控制。
3.學生集體實驗:第一次測試1分鐘呼吸的次數,并記錄。
4.了解學生的呼吸次數。
5.學生再測試兩次,并記錄。
6.數據處理:三次測量后取相同數值較多的數;沒有相同數值的,取位于中間大小的數。
每分鐘呼吸次數 | |||||
姓名 | 靜息 | 室內操 | 跳躍運動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