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文學作品,個性化解讀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3《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3《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
【設計思路】
設計理念:
閱讀其實就是一個思想與文本碰撞,讀者與作者對話,心靈與歷史溝通的過程。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用合作探究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聯系自身經驗,對文本進行個性化解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 教材分析:
《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材必修第三冊“梳理探究”模塊的一個專題。這一模塊的設置是針對“閱讀鑒賞”提出的,它關注人的內心世界注重個體差異,引導他們注意觀察語言、文學和文化現象,自己動手收集資料,學會深入思考,獨立探究和解決問題,鍛煉其從習以為常的現象中發掘、探索問題的能力。這正是《語文新課程標準》主張語文學習個性化,閱讀個性化的體現。所以《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課堂設計旨在通過多角度的解讀,不同見解的討論,對不同見解產生原因、原則的研究探討,以及人物形象的解讀,讓學生不再成為“人云亦云”的學舌者,而是初具自我解讀文本思維與能力的個性者,使學生在研究整理、合作爭鳴、發展創新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學情分析:
通過高一一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具備了閱讀詩歌、散文、小說、新聞的基本能力。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閱讀各種文體的基本方法,但對閱讀鑒賞文章的規律認識不夠,還沒有形成明確的“個性解讀”認識,對問題的思考深度不夠。相當多的學生獨立思考的精神不足,多數學生習慣期待一份已知的、唯一的、標準的答案;部分學生習慣依賴教參、專家與老師對作品的講析;在課堂上探討問題時樂于發表見解,但對自己的解讀缺乏自信。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 2、了解產生文學作品個性化解讀的原因。 3、探討個性化解讀文學作品的基本原則。 4、嘗試個性化解讀文學作品。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思考分析學習生活中的解讀現象。 2、學生合作討論明確個性解讀的原則。 3、學生自主學習,嘗試解讀文學作品。
4、老師通過多媒體手法,引導學生完成教學目標。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閱讀優秀作品陶冶情操,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2、通過討論了解作品主題的多義性和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培養積極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嘗試個性化解讀文學作品。
教學難點:探討個性化解讀文學作品的基本原則。 【教學準備】
1、搜集整理各種教學資料,篩選出魯迅談《紅樓夢》、網友談對唐僧的印象、《西游記》中“三打白骨精”片段、莫泊!俄楁湣返雀鞣N有效資料。
2、通過網絡下載浙江版及央視版《西游記》中影視資料,利用工具截取出教學使用片段。
3、利用powerpoint工具制作了方便教學的幻燈片。
4、采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設置情境,給出相關資料、視頻資料,并從學生實際出發,設置有效問題,設置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理念
新課導入 創設情境,揭題導入:(出示PPT1)這是一首非常美妙的小詩,它含蓄雋永、耐人尋味、傷感而又美麗。讓我們和著音樂輕聲吟讀這首詩,體味這首詩蘊含了一
個怎樣的故事。
配樂吟讀鄭愁予的《錯誤》 你從中看到、想到、聽到了什么?
結合學生發言引入課題(出示PPT2) 1、進入情境吟讀并體味詩歌。 2、從閱讀感受出發,學生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看到、想到、聽到了什么?完成對詩歌的個性解讀。
用圖片和音樂以最直觀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熱情從身文本出發,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設計問題,創設學習情境。
了解現象
(出示PPT3)引導學生閱讀魯迅名言思考并總結
閱讀現象一。 明確答案:
同一作品,讀者不同,解讀不同。
(出示PPT4)引導學生閱讀網友對唐僧印象思考并總結閱讀現象二。 明確答案:
同一作品,同一讀者,階段不同,解讀不同
學生讀魯迅先生關于不同人對《紅樓夢》命意的看法,思考并明確閱讀現象一。
學生讀某網友對唐僧的不同看法,思考并明確閱讀現象二。
此環節從學生熟悉的文學名著入手,激發學生所積累的閱讀感受,使之與文豪魯迅也“心有靈犀一點通”,引導其關注文學作品中這一常見的現象,并思考根源?芍^
5
5、小結:同一部作品讀者不同或者閱讀時間不同,解讀結果不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呢? 之“以小見大”!
思考原因
1、組織學生思考:產生個
性化解讀的原因? 2、引導學生回答問題。 3、補充介紹原因。
4、小結:今天,在課堂上我們總結了這些原因,但是隨著我們知識的增長、閱歷的豐富,也許你還會發現更多的原因。
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思考并
回答產生個性化解讀的原因? 本環節是對學生預習的一個檢測。
明確原則
1、播放央視版和浙江版的《西游記》中《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片段。(出示PPT5)
2、組織學生比較:兩劇中唐僧趕走孫悟空的原因與原著相比有何區別? 3、幻燈片出示原著、央視版、浙江版中唐僧趕走孫悟空的理由。(出示PPT6)
4、組織學生討論:
哪個版本中的唐僧形象更
接近原著?
5、小結:個性化解讀原則:
1、觀看央視版和浙江版的《西游記》中《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片段。 比較:兩劇中唐僧趕走孫悟空的原因與原著相比有何區別?
3、小組討論:
哪個版本中的唐僧
形象更接近原著?
4、學生展示。
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獲取知識。
尊重原著、綻放個性(出示PPT7)
綻放個性 1、出示PPT8
2、組織學生解讀《項鏈》中的馬蒂爾德。
3、引導學生從尊重原著角度綻放個性。
學生閱讀《項鏈》。 學生思考并回答:瑪蒂爾德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此環節通過學生
的個體學習,實踐解讀原則,在閱讀的成功體驗中,去
感受這份收獲的樂趣。
課堂總結 本節課,我們了解了文學作品個性化解讀的現象、探討了個性化化
解讀的原因及原則,并在課堂上盡情綻放了自己的個性。
課后探究:瑪蒂爾德知道真相后的心理活動。
結束語
正如每一滴水珠都隱藏著海洋的奧妙一樣,每一部文學作品都是我
們生活中每一件瑣事、每一種境遇、每一條經驗和智慧的升華,就讓我們在閱讀的原野上汲取智慧、綻放個性,讓我們的閱讀精彩紛呈,讓我們的生活充滿詩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