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交際中的,語言運用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3《交際中的語言運用》典型教學 -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3《交際中的語言運用》典型教學 -漢壽縣第一中學
《交際中的語言運用》典型教學 湖南省漢壽縣第一中學 謝雍
【課程分析】
《交際中的語言運用》是人教版語文必修3中“梳理探究”部分的內容。
在交際活動中,語言的表達作用,集中體現在語言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從某種意義上講,交際過程,實際上就是人們的心理活動過程。說和寫,聽和看,既是語言溝通情境的行為,又是人們相互間心理活動的反映,是人們的心理構成的重要成分這是由于人的情緒和情感體驗是借助于面部表情、動作姿態、語言和語調的參與交際和溝通來實現的。進行交際活動始終,可以充分展示交際者的語言心理。所以,在交際過程中,要重視言語交際的藝術。交際過程中的心理活動,既然是通過言語活動過程反映出來的,那么,言語對于展現交際心理過程就至關重要了。“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交際雙方融合還是神離,成功還是不歡而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言語藝術。
人際交往的方式盡管多種多樣,但大多離不開語言。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際交往就是語言交際。盡管每次交往的目的,場合,對象都不同,但怎樣開始交談,怎樣結束,怎樣表達感謝,怎樣表示拒絕……,這一切都像一門藝術。探究交際中的語言藝術,能大大提高交際能力,從而使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強。 【學情分析】
高一年級學生均為十四五年紀的孩子,經過小學與初中語文的教育,社會環境的影響,都能夠流利地使用語言,與其他人流暢地交際,大多數能夠察言觀色,懂得根據對象或場合的不同,如何開始交談,怎樣結束,如何感謝與回絕,種種情況還是有一定的能力去應付。可以說言語交際一直伴隨著學生成長,但在交際中語言的使用是一門藝術,古人如何使用語言讓自己睿智文雅,怎么稱呼自己和別人;今人如何使用讓彼此愉悅高興,怎么使用謙敬詞,怎么避諱,怎么委婉用語,這些都是學生還未掌握的,是學生語言交際中的欠缺之處。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 ,不僅要學好文化知識,更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而素質的最好體現便是我們在交際中的語言。因此,研究他人在交際中的語言藝術也可以作為我們一個學習的過程。中華民族素為禮儀之邦,探究交際中的語言藝術,也可以由此打開一扇了解傳統文化的窗口,使中華民族的“禮”文化得到傳承。同時也提高個人素質。 【學法設計】
教材“梳理與探究”部分,是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而設計的。該部分既要突出語文性,又要注重趣味性和實用性,能夠從內外課本搜集有關語言運用的故事與詞語,同時通過學習,能在現實生活中學會使用相關稱謂語和委婉語,同時鏈接高考專題——語言表達得體,深入練習。
一.本節課安排四個認知層次:情境導入——整體感知——具體研討——鏈接高考。
用大多明星的獲獎感言與李雪健的獲獎感言做對比,突出語言能展現個人性格氣質的特點,進入主題:交際中的語言運用,說明合理使用語言的重要性。
導入后,學生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整體了解并找出三個語言運用方面:稱謂語、禁忌語、委婉語,再結合故事與相關詞語,深入具體探討三種語言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通過實際訓練指導學生正確使用語言。
三種語言解析后,趁熱打鐵進入第四個層次,對交際中的語言運用這個知識點在高考中的考點與考題形式進行解讀,讓學生對此類高考題型有整體認知,繼而進行牛刀小試,鞏固訓練。語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點,學生必須了解知識點在高考中的運用,以便在日后有所準備。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學會恰當使用稱謂語,了解弄懂禁忌語,靈活運用委婉語。 2、通過探究交際中的語言運用,提高交際能力,了解傳統的一些文化。
重點 :根據交際中運用語言的要求,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語境條件恰當地表情達意,正確使用語言。
難點 :通過課內探索延伸至課外,積累關于交際中的語言運用的一些知識,多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有助于提升文言文閱讀水平。 【教學流程】 二.情境導入
情境式提問:如果一位明星獲得奧斯卡最佳男(女)主角要上臺發表獲獎感言,他會說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體會交際中語言表達得體的重要性。
(簡要實錄)學生積極發言,有的說“很榮幸獲得了這個獎項”;有的說“感謝我的朋友和家人對我的關心,感謝影迷們對我的喜愛,感謝導演組對我的信任”等等,大多為感謝與榮幸的話語,我表揚了同學們多有當明星的潛質。承接話題,引出演員李雪健,并介紹李雪健:電影《焦裕祿》中焦裕祿的扮演者,獲得金雞獎最佳男主角。說出他在獲獎時的發言——所有的苦和累都讓焦裕祿受了,所有人的榮譽都讓一個傻小子得了。能看出李雪健謙遜、有內涵,是一位紳士。繼而引導學生與前面奧斯卡明星發言進行比較,總結出在交際中語言的得體使用時能夠體現其性格修養,然后投射出本課主題——交際中的語言運用。
〔課件投影〕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并思考交際中語言運用要注意的方面,并從文章中找出關鍵。
2.學生代表回答。
(設計意圖)學生的認知順序一般都是從整體到部分,層層深入。本課沒有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學生對本課所要講的知識點一無所知,就必須空出時間讓他們有一個整體的認知,便于進行下一步課堂計劃。
(簡要實錄)學生自讀4分鐘后,請學生回答前面的問題,學生很明確地回答:稱謂語、禁忌語、委婉語。 板書:稱謂語 禁忌語 委婉語 三.具體研討
1.稱謂語 了解稱謂語的定義,通過情境一再現,講述謙敬詞的使用,以及拓展到古人的自稱與他稱的區別,結合故事《青梅煮酒論英雄》,體會曹操和劉備不同的性格與不同的實力。
①謙辭與敬辭 家大舍小令外人 稱自己的父親:家父、家嚴、家尊、家君 稱自己的母親:家母、家慈 稱自己的妹、弟:舍妹、舍弟 稱自己的兒女:犬子、小女 稱自己家庭:寒舍、舍下 稱別人的父親:令尊 稱別人的母親:令堂 稱別人的兄妹:令兄、令妹 稱別人的兒女:令郎、令媛、令愛 稱別人家庭:華居、尊府 ②古代的稱謂語
直稱姓名 不然籍何以至此 稱字、號、謚號 子犯請擊之 稱官名、爵名 晉侯、秦伯圍鄭 稱郡望 柳河東 韓昌黎
總結:稱自己時往往直稱姓名:表自謙;稱別人時一般以字、號、謚號、書齋名、官職、爵位、官地、籍貫、郡望等來稱呼:表尊敬
③經典品讀:仔細觀看《青梅煮酒論英雄》,分析曹操與劉備對同一人的不同稱呼,體會二人的不同性格特點。
總結:受性格和實力的影響,曹操笑傲群雄,意氣風發,劉備謹言慎行,謙恭有禮。 〔課件投影〕
板書:家大舍小令外人
2.禁忌語 通過情境二再現,了解禁忌語的定義,結合課內《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段落比較“停止思想”“睡著了”“永遠地睡著了”與同義詞“死”的區別,讓學生自由討論自己所知道的禁忌語,學生代表回答。尋求解決禁忌語的方法——避諱。 ①課內舉例:《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禁忌語使用
②說說你所知道的禁忌語。學生相互交流日常生活中相關禁忌語的使用,師生共同總結。 稱謂禁忌 數字禁忌 風俗禁忌 缺陷禁忌
討論總結:生活中有許多禁忌方面,古代講求避諱,并舉例說明。 ③講求避諱的方法:改換說法,需找替代。(“死”的不同說法)
入境問俗,入鄉隨俗。(不同地方風俗:上海人看病人不送蘋果,因“蘋果”諧音“病故”)
注意語言對象和環境,以防產生反感 。(化學老師、語文老師與殺豬匠的故事) 〔課件投影〕 板書:避諱
3.委婉語 通過情境三的再現,探究小強自殺的原因,說明語言委婉表達的重要性,引出委婉語的定義,結合《林黛玉進賈府》中黛玉回應吃飯的話語,總結使用委婉語的方法。 ①課內舉例:《林黛玉進賈府》委婉語比較。
②如何使用委婉語:避重就輕(結合情境三,學生共同討論如何委婉拒絕小強,不至于他跳樓自殺) 優化語言(少說“不”,讓禁止停止。標語舉例) 〔課件投影〕 板書:婉曲 諱飾
(設計意圖) 此環節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講解重要的知識點。按照文章順序依次講解三個重要知識點,細化內容,讓學生有具體的了解;同時理論一定要應用于實踐才有意義,細化本課內容時依次對知識點進行練習,強化知識點,也便于學生有直接形象地了解。
(簡要實錄)此環節主要運用提問法,討論法。按照稱謂語、禁忌語、委婉語的順序進行講述,結合PPT課件,提問,學生集體討論或單獨思考,師生共同總結。
四.銜接高考 ①考點解讀與考題形式 ②小試牛刀,鞏固訓練 〔課件投影〕
(設計意圖) 語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統一的學科,作為基礎學科,它熏陶學生,教學生使用語言,合理得體地使用語言,展示更高水平的知識性,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同時學生學習語文也是為了高考,學好語文,對高考成績的提升,幫助很大。所以學課文必須與高考題型相聯系,能夠讓學生在日常的語文學習中有高考意識,也更從容地應對日后的高考復習,在高考中不慌亂,沉著應對。
(簡要實錄)教師先講解考點解讀與考題形式,再讓學生獨立思考,回答問題。 五.總結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在交際中,我們要學會準確的稱呼,注意避諱,嫻熟地運用委婉語,世間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情,人事交往中也就多了一分文明,多了一分理解。 〔課件投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