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老人與海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3《老人與海》西安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3《老人與!肺靼彩刑锛冶袑W
《老人與!方虒W設計
教學設想
《老人與!纷鳛槊绹骷液C魍拇碜鳎云浜啙嵜骺斓臄⑹拢蓛裟毜恼Z言,細膩真實的內心獨白和意蘊豐富的哲理被各國的人們品鑒著。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首先看中的是文中主人公桑地亞哥這一形象身上所體現出的精神品質。作為高一學生,平日的寫作中就欠缺這種在困境中永不屈服、執著向前的新穎素材,再加之步入高中后,有一部分同學由于主觀因素,對自己的學習缺乏足夠的自信,所以我更多的是想從人物形象出發,去發掘其內在的內涵意蘊,一方面能有效指導學生寫作,另一方面也能豐盈學生的思想,砥礪學生的意志品質。 教學目標
1、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和文學功績,認識作者的創作風格。 2、掌握內心獨白對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3、學習主人公桑地亞哥永不服輸的頑強精神。 教學重點
分析故事情節,找出人物內心獨白,把握人物的“硬漢”形象。 教學難點
理解桑地亞哥這一形象的象征意義,并能汲取精神指導自己的學習生活。 教學方法
自讀法、合作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位被稱為“先知”的神,他就是普羅米修斯。據說,他與智慧女神雅典娜共同創造了人類,并教會了人類很多知識。當時宙斯禁止人類用火,普羅米修斯看到人類生活的困苦,就幫人類從奧林匹斯偷取了火,因此觸怒宙斯。宙斯將他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每天派一只鷹去吃他的肝,又讓他的肝在晚上重新長上,使他日日承受被惡鷹啄食肝臟的痛苦。然而普羅米修斯始終堅毅不屈。幾千年后,海格力斯為尋找赫斯珀里得斯來到懸崖邊,把惡鷹射死,并讓半人半馬的肯陶洛斯族的喀戎來代替他,解救了普羅米修斯。那么我想問同學你從普羅米修斯的身上讀
到了什么?(教師所到之處,隨機點名)所以古希臘神話中把他稱為悲劇英雄,那么我想問問同學們,在你心中怎樣的人還可以被稱為英雄呢?(教師所到之處,隨機點名)
聽了同學的七嘴八舌話英雄,我覺得不論答案如何,我們都得肯定英雄首先要勇敢,勇于面對,勇于承擔。那么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美國作家海明威筆下的桑地亞哥,來看看他是不是一位英雄呢? 二、 自讀檢測
1、 走近海明威(學生結合課下搜集資料,對海明威進行簡介)
教師補充:
海明威14歲走進拳擊場,滿臉鮮血,可他不肯倒下;19歲走上戰場, 200多塊彈片嵌入他的身體,也沒能讓他倒下;寫作上的無數艱辛,無數次的退稿, 無數的失敗,還是無法打倒他;直到晚年,連續兩次飛機失事,他都從大火中站立起來;最后,因傷病交加,他不甘愿成為無能的弱者,舉槍自殺,這就是硬漢海明威。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人不是生來被擊敗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擊敗。” 他的作品以其特點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以《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為代表,主要表現的是一戰后西方青年一代迷惘、頹唐的精神狀態。后期的作品《喪鐘為誰而鳴》、《老人與!返,其主人公大都是具有堅韌不屈精神的硬漢形象,尤以《老人與!分械纳5貋喐缱顬榈湫。海明威也因此被稱為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
2、 簡介《老人與海》的故事(要求學生概述整篇小說的內容,重
點突出節選部分的內容。) 三、走近文本,合作學習
將學生分成三大組,分別從情節、人物、方法入手,有針對性的進行文本閱讀,在規定時間內學生合作討論,然后分組派代表回答問題。
講講老人的故事:講述老人與鯊魚的斗爭經過? 說說老人的形象:桑地亞哥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分析人物刻畫的方法:文章是怎樣表現桑地亞哥這一形象的? 1、 講故事,梳情節
瀏覽全文,從大馬林魚和鯊魚兩個方面填寫下列表格
2、 讀文章,知形象 (1) 你認為桑地亞哥是個怎樣的形象?(小組派代表回答,組內其
他成員進行補充。)(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教師強調要針對形象特點有具體情節來對應作為依據。) 明確:勇敢無畏 充滿智慧
豁達樂觀 堅強執著 永不屈服 永不放棄
(2) 五次過招,殺死數鯊,活著歸來,老人憑借什么?
明確:堅強的意志、 高貴的自信和永不言敗的生命準則。 教師補充:海明威自評《老人與!: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然艷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云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
教師補充相關素材,豐富學生知識儲備:中央電視臺《挑戰不可能》中的張曉光。前神舟十號宇宙飛船的宇航員張曉光,年過五旬,在那期的節目中帶來的是挑戰人類對于離心力的承受極限。平日我們提起航天員想到的總是他們飛天時的輝煌。孰不知,在這些光環背后,是我們常人無法承受的種種訓練。其中為了能更好的應對在飛天過程中的種種壓力,他們會在平常進行專門的離心力訓練,在專門設計的離心機里,常人所能承受的離心力極限是4g,即四倍于自己的體重,在撒貝寧挑戰4g的離心力時,我們都已透過屏幕看到了撒貝寧在離心機里面面部已經嚴重變形,心率加速,胸部壓抑,而張曉光這次帶來的節目是挑戰8g,并要堅持30秒,這讓我們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擊者 數 量 老人作戰工具 結 局
禁為他捏一把汗。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張曉光居然挑戰成功了。而且據張曉光透露,在那個離心機里,有個紅色的緊急制停按鈕,可是迄今已有近二十年了,那個按鈕沒有被使用過一次。說到這里,我覺得宇航員他們挑戰的不僅是人類的極限,更是自我堅強意志、永不言敗精神的表現。這點不是和桑地亞哥一樣嗎? 3、 品語言,析方法
(1)思考:文章是如何刻畫桑地亞哥這一人物形象的?
明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教師在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時,強調要聯系文本,用文本說話,并且簡要分析具體的描寫表現出了人物的什么特點,這些描寫有什么作用)
教師補充:內心獨白即用第一人稱的口吻進行的心理描寫。這一描寫更能突出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而更有效地表現人物的性格。本文的主人公桑地亞哥就有很多內心獨白,給讀者表現的人物最真實的一面。
(2)鑒賞文中的內心獨白(啟發學生關注那些能夠表現桑地亞哥內心矛盾甚至有些消極的文句)
a、 “想點開心的事吧,老家伙。”“你想得太多啦,老頭兒”“但是,只要我有漿,有短棍,有舵把,我就一定要想辦法去揍死它們。”“我要跟它們斗到死。”“然后把你的手弄好,因為還有麻煩的事兒還沒有來到呢。”
b、“這也許是一場夢”“這要是一場夢多好,但愿我沒有釣
到這條魚,獨自躺在床上的報紙上面”“但愿這真是一場夢。” c、“可是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3)名句鑒賞
人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學生談自己對這句話的認識和理解) 四、合作探究
面對注定的失敗,老人如此不屈不撓有意義嗎? 從第一條鯊魚的出現,老人就意識到保住馬林魚的希望十分渺茫。后來老人拼得筋疲力盡,幾近死亡,大馬林魚還是被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這樣做值得嗎? (請大家就此展開討論。)
教師寄語:
1、過程遠比結果重要。
我們難道會因為生命的最終結局是死亡而放棄對生的追求嗎? 2、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堅持,百分之一可能等于百分之百;放棄,百分之九十九也會等于百分之零。 3、這并非最終結局。
無論面對怎樣糟糕的局面,都要樂觀、積極、自信,誰能說山窮水盡的后面不會是柳暗花明呢? 五、課堂練筆
請大家用精辟的語句寫下學習本課后的 感悟和啟示。 (教師巡視,點名讓兩到三個同學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梳理情節,品鑒海明威洗練的語句,對桑地亞哥這一人物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海明威沒有給予老人成功,卻賦予老人在重壓下優雅而堅韌的形象,以最后大馬林魚那光禿禿的骨骼奏響了老人生命的硬度。讓我也不禁想起了那句“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正如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的頒獎詞所言,勇氣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題,他通過寫桑地亞哥這個老人,卻給我們展現了一個世界。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每當這時,桑地亞哥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七、布置作業
課下閱讀《老人與!啡,將課堂上的練筆進行擴充,完成一篇500左右的讀后感。 板書設計
老人與海
簡潔明快的敘事
海明威 干凈凝練的語言 的創作風格
細膩真實的內心獨白
意蘊豐富的哲理
教學反思:
本節課,學生表現良好,預習認真、仔細。課堂活動中能積極思考,踴躍回答。教學中問題設計符合學生實際,尤其是在討論桑地亞哥這一形象帶給自己的啟示時,學生能夠聯系自己實際,暢所欲言。另外課堂練習中,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較好地表達己見,整體不錯。但是從學生在課堂的語言表達及寫作情況來看,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語句表達還不夠流暢、優美,語詞儲備略顯匱乏,這些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均應引起教師和學生的足夠重視,適時開展有效地活動,針對性地練習,提高學生的整體表達和寫作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