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學會論證,例證法,敘例訓練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3《善待生命學會論證——例證法之敘例訓練》梧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3善待生命學會論證——例證法之敘例訓練-梧州市第八中學
善待生命學會論證——例證法之敘例訓練
教學設計
梧州八中 黃 穎 (一)教材分析
1. 本課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三“表達與交流”部分的第三個專題,也是必修模塊中關于議論文寫作的專題。這套教材的作文教學是按照寫作本身的規律來設計的,第一冊的重點是記敘文的寫作,第二冊的重點是各種表達方式的訓練,第三、四冊的重點是議論文寫作基礎等級的訓練,第五冊的重點是發展等級的寫作訓練。必修三的作文教學是學生剛由記敘文學習轉入議論文學習的開端,安排的四個專題分別為:“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學習論證”“學習議論中的記敘”。編者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議論文入門時了解議論文必不可少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以及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本套教材的表達交流部分的編寫有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力圖糾正過去那種只重結果而不重視過程的弊端,突出了“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搜集素材、分析材料、完成構思、完成作文的過程中,逐步把握寫作要領。這樣安排的旨意是讓學生能在議論文寫作實踐中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議論文寫作水平。
2. 本課的地位及作用
今天我所說課的專題“學習論證”則是議論文三要素中最重要也最難掌握好的一個環節,議論文是用邏輯、推理和證明,闡述作者的立場和觀點的一種文體。議論文寫作除了要有正確鮮明的觀點和確鑿充分的論據外,還要有符合邏輯的嚴密的論證,只有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才是一篇有說服力的文章,因此我選擇了“學會論證”這一個對學生具有一定難度的課題來進行說課。“學會論證”的最基礎最容易掌握則是學習論證中的例證法,例證法也叫事例論證,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來證明自己論點正確的一種方法。而例證法的最基礎當然是要學會如何敘述事例,因此,我覺得在學生學習議論文的這個初始階段選擇這一知識點“如何敘例”這個基礎能力點來授課是十分必要的。 (二)學情分析
作文是語文高考的“半壁江山”,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議論文是學生重點練習的常用文體之一,此時的學生剛學習記敘文寫作轉為議論文寫作,學生對議論文寫作知識的掌握還處于起步階段,大部分同學會首選例證法來進行寫作,在寫作過程中尤其是敘例過程中會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各種問題,如:敘述的論據與論點脫節,例子敘述不夠簡明等情況,這讓學生的作文難以收到良好的論證效果從而影響作文得分。而此時,幾乎所有的學生對自己的議論文寫作充滿突破的期待,那么要如何更好地開啟議論文寫作的大門呢?此時學好如何敘例則顯得十分重要。學習敘例是學寫議論文寫作的基礎,掌握敘例的正確方法可為學生日后能寫好議論文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們要讓學生盡快熟悉并且學會如何對應論點并簡明準確地敘述事例。
(三)學習目標:對應論點并簡明準確地敘述論據 (四)學習重難點:
(1)學習重點:歸納敘例的思維流程及基本方法。 (2)學習難點:對應論點中的關鍵詞,簡要敘述事例。 (五)課時安排:1課時
2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感受例證 (3分鐘)
1.請同學看一幅圖:在舟山乞討的殘疾人李小輝看到有人要跳樓,在警方沒能勸服跳樓男子之際,這位因患小兒麻痹癥而下肢殘疾的乞丐向輕生者大喊:“大哥,你看看我啊!別想不開!”他就這樣在樓下一直喊話,直到輕生者放棄自殺后方才離開。這位乞丐的行為感動了無數人。
2.提出思考題:李小輝為何能勸服輕生者?
學生獨立思考后,教師請一名學生回答,其他同學補充。
乞丐“現身說法”為何會效果顯著呢?——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善待生命。命運如此不濟的人尚且活著,輕生者四肢健全有什么坎會過不去呢?事實就擺在眼前,由不得你不信服。議論文也一樣,要人信服你,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擺事實,正所謂“事實勝于雄辯”!
明確:典型事例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3.教師提出本課時的學習重點:本節課是高中議論文寫作難點突破系列訓練的開始,要突破的是第一個難點——例證法中的“敘例”。
4.學生齊讀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意圖:《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關注社會熱點,激發寫作欲望。”采用多媒體展示網絡熱點圖片的形式來導入新課,能夠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應“珍愛生命”這一話題,也能生動形象的讓學生知道議論文要擺事實,事實勝于雄辯的道理,這樣設計可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的熱情。
二、對比分析,探究方法(12分鐘)
在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之后,請同學們閱讀 “教學材料”第一部分,對比分析A、B兩個學生論證片斷,思考:
(1)哪個片斷的敘例部分能更好地印證論點?為什么?
讓學生先思考,然后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討論分析A文段和B文段的優劣。 A
B
缺點
沒有緊扣論點關鍵詞進行敘例,敘述不夠簡明。
優點 緊扣論點關鍵詞進行敘例,語言簡
明流暢。
對策
找出論點的關鍵詞,緊扣關鍵詞簡明地敘例,刪去與論點無關的語句。
(2)根據你的經驗,敘述事例經歷了怎樣的思考過程?可以分幾個步驟?
本環節的學習方式說明:學生以自主思考——組內討論——全班分享評議的方式以及過程中教師的有效指導,開展學習活動。最后共同提練出關于敘例的方法論知識。
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形式,讓學生從B文段的分析中歸納出敘例的思維流程。
B文段:直面人生困境,讓生命綻放出奪目的光輝。【引入論點】史鐵生(誰)年輕時突發疾病致雙腿癱瘓,在經歷苦悶彷徨幾欲自殺之時,(際遇)他看到地壇公園荒蕪但不衰敗,他看到母親在凄惶焦慮中表現出的勇氣和愛,他有了直面人生困境的勇氣,他放棄了腦海中醞釀著的輕生的念頭,(態度)轉而開始發奮創作,相繼發表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我與地壇》等影響深遠的作品,(行動)在當代文學史留下了重要的篇章。在許多讀者的眼里,他不僅是一個文學家,他還是一個用靈魂來體驗生命的思想家。(結果) 【敘述事例】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 1.找論點的關鍵詞。
直面 困境 生命綻出光輝
2.理清邏輯關系。 (這一步由教師先引導)
困境 直面困境 生命綻出光輝
3.敘例: 對應論點的關鍵詞,把握敘例重心——人物的思想言行 請你根據B文段的敘例部分寫出基本思路。
霍金(誰) 直面困境(態度)+發奮創作(行動) 成為偉人(結果) 4.歸納敘例的思維流程
分析論點 1.找關鍵詞 2.理清邏輯關系 (前提)
敘述事例 1.對應論點關鍵詞敘述 誰 + 思想言論 + 行動(緊扣關鍵詞內涵)+ 結果
2.語言簡明 (刪去無關語句)
分析事例(因果、假設、條件、對比分析等) 5.請全班同學讀一遍敘例的思維流程。
意圖: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使學生在“做中學”,學生通過對比分析案例,從而探究規律,主動建構知識。這體現了《課標》提出的“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為改變機械訓練的狀況,特別要重視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要求。有效落實知識目標②和能力目標。同時也體現了“以思維訓練為核心”的基本思想。
三、分析材料,練習敘例(20分鐘)
(在同學們歸納出思維流程之后,下邊請同學就依照敘例的思維流程來練一練。)
1.請同學們參考學案第二部分的材料——霍金簡介,用自己的語言在 “直面人生困境,讓生命綻放出奪目的光輝 ”的論點后面完成敘例訓練。
霍金簡介: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國的牛津,霍金在牛津大學畢業后即到劍橋大學讀研究生,21歲時他被診斷患了“盧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癱瘓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進行了穿氣管手術,他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后來連說話的能力也徹底喪失了,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進行交談;看書必須依賴一種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需要請人將每一頁都攤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霍金正是在這種一般人難以置信的艱難中,成為世界公認的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霍金在劍橋大學任牛頓曾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講座教授之職,他的黑洞蒸發理論和量子宇宙論不僅震動了自然科學界,并且對哲學和宗教也有深遠影響。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他曾在通俗演講里,生動地向聽眾解釋“利用光速,從„黑洞‟進去,從„白洞‟到宇宙另一區域去作時空旅行”的設計,是有趣的科學幻想,而現實卻是難以做到的簡明道理。經過數年的辛勤寫作和修改,于1988年4月正式出版宇宙論科普著作《時間簡史》。書中引導讀者遨游外層空間奇異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大統一理論、“帶味”粒子和“自旋”的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探索。《時間簡史》,已用33種文字發行了550萬冊,如今在西方,自稱受過教育的人若沒有
讀過這本書,會被人看不起。
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癥的霍金只能活兩年,他之所以能支持到今天并取得卓越成就,最主要的是他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極其堅強的意志。他覺得自己的手指還能活動,大腦還能思維,就應該有終生追求的理想。霍金的一生,是人類意志力的記錄,是科學精神創造的奇跡。
2.完成敘例后進行小組討論,選取本小組最佳文段與全班分享。
本環節的學習方式說明:學生以自主思考——組內討論——全班分享評議的方式以及 過程中教師的有效指導展開。
(注意:在小組展示時,其它小組認真傾聽,并以敘例的的思維流程做評議的標桿) 意圖:在第二環節提煉規律的基礎上,及時進行規律運用的訓練,體現了漸進性和操作性原則,有效落實能力目標,突破教學難點,促進學生能力的形成。 3.展示優秀習作(集體朗讀)
直面人生困境,讓生命綻放出奪目的光輝。【引入論點】霍金(誰)21歲時不幸患上了盧伽雷氏癥,此后,他被禁錮在輪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后來連說話的能力也徹底喪失了。(際遇)但他卻覺得自己的手指還能活動,大腦還能思維,還有終生追求的理想。他要直面人生困境,(態度)并以頑強的意志與人生的困境勇敢地斗爭,經過數年的潛心研究,提出微型黑洞蒸發理論和量子宇宙論 ,并書寫了科普著作《時間簡史》,(行動)成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結果) 【敘述事例】
四、總結反思,布置課外練習(5分鐘)
1.學生反思本課所學,總結并寫下本節課學習的收獲,然后請若干名學生與全班分享。 2.教師布置課外作業:圍繞“善待生命”的話題,自定論點,并從預習時收集的故事中選擇一例典型事例,也可以用教師提供的感動中國的人物劉偉的善待生命的故事材料,進行敘例練習。
意圖:1.有效落實知識目標③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強化了學生的成就動機。
2.作業布置進一步強化能力,并為后續訓練提供依據。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