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A Short Hist,Western Pain
所屬欄目:高中英語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2017年“湖北好課堂”高中英語優質課錄像視頻(附課件)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Reading)黃秀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2017年“湖北好課堂”高中英語優質課錄像視頻(附課件)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Reading)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黃秀麗
基于思維培養的閱讀課教學設計及反思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黃秀麗
課文標題 |
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 |
教材版本 |
人教版選修六 |
課程類型 |
Reading |
授課年級 |
高二 |
今年五月份,本人有幸被選拔參加武漢市優質課比賽,課題為第六冊第一單元“ART”的閱讀課,經由學校教研組反復研討和本人反復嘗試和調整,形成如下的教學設計,一并還有教學反思,寫出來大家共勉。
一、整體設計思路
1. 理念剖析
«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將高中生核心素養凝練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落實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分階段、分層次、有側重地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本節課定位于高二學年第一學期。學生通過參與對教材的說明文(西方繪畫簡史)作基于文本和超越文本的閱讀解讀過程,實現從理解過渡到應用,最終達成遷移,并基于此,實現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多方面的提升。
2. 內容解析
本節課的文本是西方繪畫簡史。語篇結構清晰,典型的說明文。通過文本的解讀,我們發現語篇表面是介紹幾個不同時期的西方藝術特點,但是深層理解中發現藝術帶有濃厚的歷史和文化烙印。同時,如何將如此深奧的內容通俗易懂地介紹給的讀者,運用好說明文的寫作手法必不可少。此外,文中有不少留白點,比如文章相對缺乏相關藝術作品和作者的介紹、對未來藝術的暢想等等,這些留白點可以用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3. 學生分析
學生為華師一附中高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高中學習,其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因此問題的設置也應該有適當的深度。
4. 教學設計思路
本人力求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打造一節“基于文本—挖掘文本—超越文本”的深度閱讀教學課,探索英語閱讀教學新的實施路徑。
(1) “讀前-讀中-讀后”教學模式,層層推進
讀前:教師通過與學生“對話式”交流,自然引出本課話題,通過頭腦風暴,激發相關知識。在這個階段,做好語言準備、話題準備和情感準備。
讀中:首先,學生通過跳讀課文,關注標題和小標題,把握文章大意,列出時間軸。然后細讀文章,邊讀邊完成相關表格。核對答案環節,教師提出以下問題:為何中世紀的宗教藝術主題在文藝復興時期過渡到人和自然為主題?文藝復興究竟是什么的復興?印象派畫家面對質疑,是何態度?他們的處理方式,對現代藝術有何影響?接下來深層閱讀,設置三個活動。一是藝術欣賞,學生對于教師提供的畫作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將其歸類到不同的流派或歷史時期,此環節中,既是檢測所學,也是鞏固所學。二是寫作技巧分析,辨別文章的文體,分析文章作為說明文,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將西方繪畫這種陌生的專業的知識介紹給大家。三是批判思維,在分析寫作手法的基礎上,思考若是自己是文章作者,還可以加入哪些信息,以使得文章信息量更充足,更加易懂。
讀后:教師以作者還留下另一個問題給我們思考即未來藝術暢想來創設情境,并且做好鋪墊,藝術是歷史、文化、情感、信仰、風俗等的體現,讓學生以圖片或者思維圖的形式從主題和技法的角度暢想未來藝術。然后總結升華文章主題,藝術需要發現、創造、感受,以藝術之心過藝術人生。
(2)挖掘文本留白,培養思維品質
在目前英語閱讀教學中,閱讀僅僅停留在信息提取層面,對發展學生的深層次思維關注不夠(蔣炎富,2015)。
筆者深入挖掘文本,發現文本有三處留白點:①印象派畫家對于眾人質疑所采取的態度。利用這一點可引導學生思考面對質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實現情感教育目標。②未來藝術的猜想。筆者只是點到,并未提出合理想象,引導學生在所學基礎上去想象并表達,既訓練了語言,也超越了文本。③作者對于畫家和畫作并未介紹,引導學生思考可補充的信息,為完成課后的寫作任務做鋪墊。利用好幾處留白,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
(3)運用信息技術,及時反饋學情
在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可幫助充分師生互動。筆者運用互動課堂,通過學生拍照上傳,學生終端完成檢測并上傳,以及老師拍照上傳學生創作成果等等方式,及時了解和反饋學情,并及時針對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實現了課堂的高效。
作業:在教師提供的網頁上學習,然后運用說明文的寫作手法寫一篇題為«中國藝術簡史»的文章。
二、 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
以學生自主閱讀和展示為主,老師引導總結為輔的教學模式。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在與教師互動中學會思考。
從技術層面上來講,PPT、運用平板及網絡的互動課堂和黑板相結合。平板和網絡實現了實時呈現和及時了解評價,增強了師生互動的效果。
三、教學目標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將能夠:
1. 熟悉各個不同時期的西方繪畫的特點;
2. 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此文章,了解其不足之處,并指導自己的創作中揚長避短;
3. 運用所學暢想未來藝術走向,了解說明文的寫作手法并嘗試運用;
4. 了解藝術作為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欣賞創造,要用藝術去打造自己的藝術人生。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 學生能夠讀懂文中不同階段所包含的藝術有關的信息并深入思考不同階段之間的依托關系;
2. 學生能夠批判性思維文章的不足之處;
3. 學生能夠掌握說明文的寫作手法并試著去運用它。
教學難點:
1. 專業詞匯的理解,比如“透視法”;
2. 說明文寫作手法的掌握和運用。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時間安排 |
第一部分:
導入
Lead-in |
直入話題,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詞并簡單預測。運用頭腦風暴,激活已有知識。 |
思考并回應教師的提問,進入情境。 |
使學生進入話題情境 |
約1分鐘 |
第二部分:
整體閱讀
把握大意
Reading for gist |
引導學生關注文章標題和副標題,把握文章的大意。 |
歸納文章大意,畫出時間軸。 |
讓學生整體上把握篇章結構和文章大意。 |
約2分鐘 |
第三部分:
精細閱讀
解決問題Reading for details |
引導學生細讀課文,獲取信息,并通過師生互動讓學生深入分析信息
提出問題:what features do paintings in each period have?
What led to the change in themes?
What attitude did Impressionists hold to other’ oppositions?
If there were no persistence of the Impressionists, what would be the situation of modern art? |
讀書,完成相關問題,拍照上傳相關內容,并配合老師Check表格信息。思考教師提出的相關問題,并陳述自己的觀點。 |
讓學生了解不同時期的作品特征。
討論各個時期作品之間的依托關系。
學會通過上下文來猜測詞義的技巧。
巧妙引出本單元語法重點虛擬語氣。 |
約11分鐘 |
第四部分
深層閱讀
批判思維
Further reading
|
層層推進學生對于文本的深層思考,從語言和寫作技巧以及文章內容上深度挖掘文本。 |
跟隨老師深度思考文本,參與相關活動。 |
考查并鞏固所學藝術相關知識,把握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
約14分鐘 |
活動一
作品賞析 |
發給學生西方繪畫作品,引導他們對照課文,討論作品。 |
分析作品特點,對應不同時期或風格。 |
運用所了解知識賞析作品,并鞏固所學知識。 |
約4分鐘。 |
活動二
寫作技巧
分析
小組討論 |
引導學生發現文體特征,分析寫作手法。 |
小組活動分析寫作手法。總結文體特征。 |
了解說明文的寫作手法。 |
約6分鐘。 |
活動三
批判思維
配對交流 |
引導學生發現文章留白,思考如何讓文章更充實易懂。 |
依據之前分析,思考文章的留白點。 |
學會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文章,補充文章留白。 |
約5分鐘。 |
第五部分
創造運用
|
引導學生思考未來藝術走向,預測未來藝術主題及技法。 |
按照老師的引導暢想未來藝術,形成圖文,并呈現。 |
學會運用所學來創造。 |
約10分鐘。 |
第六部分
思想升華
布置作業 |
分享關于藝術的美句,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欣賞美,創造美。
布置關于中國藝術簡史的作業。 |
理解思想升華,了解作業。 |
學會帶著藝術之心暢享藝術人生。 |
約2分鐘。 |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這節閱讀課,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做得比較成功:
1. 教學目標明確
備課之前筆者反復研讀教學文本,在此基礎上設立教學目標,將知識、技能、文化品格和思維培養有機結合。通過頭腦風暴,激活學生已有知識;通過完成圖表,深化文本理解,使信息輸入更加完整;通過信息技術運用,及時檢查反饋學習情況;通過深層思考,提高學生分析文本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實現情感教育目標;通過創造性活動,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并形成高質量的語言輸出。
2. 深層閱讀模式凸顯
讀→思→言的閱讀教學模式貫穿整個的教學過程,也涵蓋在每一個教學步驟中。通過不同層次的問題,引領學生深入文本,探索藝術作品背后的歷史和社會背景,并挖掘文本的留白點,探討說明文的寫作技巧,批判性思考文章的不足之處并提出整改建議,基于文本超越文本的深層閱讀模式體現得淋漓盡致。
3. 教學活動多樣化
本節課中的學習活動有個人活動、同伴交流、小組合作等形式;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有交流,有分享,有碰撞;活動形式有藝術欣賞、藝術創作、小組討論等等。所有這些活動都為教學目標服務,活動呈現多樣性的同時也體現出趣味性和有效性,努力培養學生的認知策略與創造性思維。
4. 課堂氣氛融洽
基于合理的教學設計,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流暢自然,課堂生成精彩紛呈,課堂掌聲不斷,氣氛熱烈融洽,有利于激發學習的熱情,師生在快樂中共同成長,此乃教學的高境界。
當然,教學永遠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本節課仍有以下方面可以改進:
1. 深層閱讀和創造性輸出濃墨重彩,文本信息的處理方面,稍顯倉促。不排除學生基礎很好的原因,但畢竟大多小學生理解文本獲取信息需要大量的時間,以后處理文本信息方面要留足時間,讓學生充分輸入,為輸出做足準備;
2. 班上有些學生回答問題非常積極,表現的機會也大多給了這些積極主動的學生,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應照顧到更大的學生面;信息技術的運用的確使得老師能夠實時了解反饋學情,但同時也很費時,如何更好地讓信息技術服務于英語學科,在聽說讀寫各個方面提供便利,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A Short Hist,Western Pain”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2017年“湖北好課堂”高中英語優質課錄像視頻(附課件)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Reading)黃秀麗”,所屬分類為“高中英語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2017年“湖北好課堂”高中英語優質課錄像視頻(附課件)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Reading)黃秀麗”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